第272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青年脸上带着迷茫。此行一去,他们不知道自己即将面临的究竟是什么。
  而老人面上是浑浊的泪水。他知道,此行一去,再见到自己的儿子就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萧崇面色沉了下来。
  他带着沉重告诉众人:“这是,征兵。”
  征兵?
  【这是杜甫的《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讲到杜甫的《兵车行》了。]
  [杜甫的这首诗画面感真的很强。]
  [而且开门见山,开篇就是这样写实的凄惨画面。]
  百官皆沉默。
  无人再嚷那团庞大的黑影是什么“怪物”。
  这黑影越大,证明即将参军之人就越多。
  而从前,征兵一词对在朝廷上的官员来说,就是两个简单的字。
  国家要打仗,那就会征兵。
  要是需要更多的兵力,那就需要采取些什么强制性的手段了。
  没有人想过征兵场景应当是如何模样,也没有想过征兵对于这些被强行拉走壮力的家庭意味着什么。
  “好了,再往前家属就不能跟随了!”
  “退后,退后!”
  拿着刀枪的士兵驱赶着紧紧跟在征兵队伍后的老人女人们。
  行军队伍渐行渐远,可这些人久久站在咸阳桥上,看着他们离开的方向。
  “我儿,我儿没了啊!”
  一个老人跌坐在提上,捶胸顿足。
  她胸中像是有说不完的委屈,一双眼睛除了眼泪,便是等死的绝望。
  咸阳桥上偶有经过的路人,他们走上前将老人扶起来,问了句:“这是怎么了,家里孩子呢?”
  老人听到了孩子,眼泪又涌出来,她颤抖着手,声音嘶哑着:“没了啊,被征去当兵了。”
  行人安慰老人:“仗打完了,那些兵也就能回来了,不必忧心。”
  “回不来了。”老人喃喃,“回不来了啊……”
  “朝廷征兵实在是太频繁,我大儿子才十五岁啊,就被征去北边黄河,四十岁又去屯田。”
  “他走的时候,我亲手给他裹的头巾,穿的铠甲,我想着打完仗就能回来了。我在家等我儿回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