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1 / 3)
在这种局势之下,沈若和植木只有在混乱的地带偶尔遇到刚感染的人族,才得以找到可用于试药的感染者。
植木研制了不少药剂,类型分为两种,一种内服的,一种外用的。
“土神的叹息”和“土神的眷顾”都很珍贵,没有办法制作高浓度的药剂,因此植木对药剂中各种原材料进行了不一样比例的配比,以此来确认原料是不是有效、多少量才能生效。
而为了避免引起麻烦,沈若在植木的示意下,不得不把明明是要给感染者用药这么简单的事情,办得像是作奸犯科一般。
每到一个有感染者出现的城镇中,沈若要先借助改变耳识来判定有没有已经被感染但是不想被拉到封锁线中的漏网之鱼。
随后跟踪并把人给打晕,拖到他们在城中提前搭建好的营帐里。
随着感染者的增加,各地的城镇都出现了一些指*定的营地,主要是给经过核查后,决定迁移的人暂住的区域。
沈若和植木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先找一个这样的地方,在角落里远离人群的地方搭建一个营帐。
由于感染者获取不易,沈若和植木会分次给感染者从可能没有效果,可能有效果,可能效果不错的药物进行梯次试验。
先用外用的药剂,再使用内服的药剂。
外用的药剂需要透皮,必须要用到水元素力或者植灵族所特有的魔法。
和植木同行的好处与坏处也都体现出来了。
沈若自认为自己已经是很有备无患的性格,植木则是比他要夸张百倍。
植木收拾的东西中,有很多可能都是一趟旅程下来根本不可能用到的东西,但是他不但会准备,还会准备不止一件。
充分体现了什么叫做防患于未然。
所以,用于替代水元素力的医药师治疗的魔法晶石器械当然也被植木放置在了行李之中。
经过沈若和植木一路上的实践,他们已经大概总结出了感染者邪恶生物化过程的规律,以及有哪些药物能够有效,效果几何,能不能根治。
比如,“土神的叹息”和“土神的眷顾”确实是两种有效的药物原料,但是药剂中对这两种原料的含量有需求,如果达不到需求,那么配方中含有植灵族的治愈汁液,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
当浓度起效后,内服类型的药剂主要作用是让感染停止进一步的影响,但是被感染者身上已经发生变化的部分,无法逆转。
这种药剂的缺陷在于,如果只是饮用,那么对于执行封锁隔离的执行者来说,他们无法区分哪些是感染已经不会进一步发生变化的,哪些是会进一步发生变化的。
而且,由于沈若和植木都不是会被感染的类型,所以,他们也无法判断在这种情况下,感染者是否还会持续让其他原本没有被感染的存在身上出现感染症状。
沈若基于母星地球的医药知识,想到了古老的“疫苗”的产生和发展。
但是母星地球古代疫苗的制作,需要完成灭活的步骤,另外需要用到的设备等等,在尘沙大陆上恐怕不具备。
就算是这里的魔法有类似母星地球科技的地方,也不可能简单的抽取一个停止感染加重的感染者的血液,贸然分开注射给不同的人。
就算不考虑任何其他因素,血型兼容、血液中是否含有其他病因就是个令人头大的问题。
在尘沙大陆上虽然有类似可以看远处的那种借助打磨水晶来镶嵌镜筒做成的远视镜,但是显微镜,尤其是像电子显微镜这样类似的技术,在尘沙大陆上并没有被发展出来。
所以,尽管植木有取感染者的血液,沈若也没有提出与之相关的疗法。
他们仍然只是在药剂学的方向进行摸索。
外用型的药剂能够借助透皮的魔法将药剂作用于皮下之后,让药剂所过之处的感染状态消退,但是如果不使用饮用型的药剂,这种感染状态会在不久之后再次回归。
感染的顺序是从四肢到躯干,最后头部才会发生皮肤颜色的变化。 ↑返回顶部↑
植木研制了不少药剂,类型分为两种,一种内服的,一种外用的。
“土神的叹息”和“土神的眷顾”都很珍贵,没有办法制作高浓度的药剂,因此植木对药剂中各种原材料进行了不一样比例的配比,以此来确认原料是不是有效、多少量才能生效。
而为了避免引起麻烦,沈若在植木的示意下,不得不把明明是要给感染者用药这么简单的事情,办得像是作奸犯科一般。
每到一个有感染者出现的城镇中,沈若要先借助改变耳识来判定有没有已经被感染但是不想被拉到封锁线中的漏网之鱼。
随后跟踪并把人给打晕,拖到他们在城中提前搭建好的营帐里。
随着感染者的增加,各地的城镇都出现了一些指*定的营地,主要是给经过核查后,决定迁移的人暂住的区域。
沈若和植木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先找一个这样的地方,在角落里远离人群的地方搭建一个营帐。
由于感染者获取不易,沈若和植木会分次给感染者从可能没有效果,可能有效果,可能效果不错的药物进行梯次试验。
先用外用的药剂,再使用内服的药剂。
外用的药剂需要透皮,必须要用到水元素力或者植灵族所特有的魔法。
和植木同行的好处与坏处也都体现出来了。
沈若自认为自己已经是很有备无患的性格,植木则是比他要夸张百倍。
植木收拾的东西中,有很多可能都是一趟旅程下来根本不可能用到的东西,但是他不但会准备,还会准备不止一件。
充分体现了什么叫做防患于未然。
所以,用于替代水元素力的医药师治疗的魔法晶石器械当然也被植木放置在了行李之中。
经过沈若和植木一路上的实践,他们已经大概总结出了感染者邪恶生物化过程的规律,以及有哪些药物能够有效,效果几何,能不能根治。
比如,“土神的叹息”和“土神的眷顾”确实是两种有效的药物原料,但是药剂中对这两种原料的含量有需求,如果达不到需求,那么配方中含有植灵族的治愈汁液,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
当浓度起效后,内服类型的药剂主要作用是让感染停止进一步的影响,但是被感染者身上已经发生变化的部分,无法逆转。
这种药剂的缺陷在于,如果只是饮用,那么对于执行封锁隔离的执行者来说,他们无法区分哪些是感染已经不会进一步发生变化的,哪些是会进一步发生变化的。
而且,由于沈若和植木都不是会被感染的类型,所以,他们也无法判断在这种情况下,感染者是否还会持续让其他原本没有被感染的存在身上出现感染症状。
沈若基于母星地球的医药知识,想到了古老的“疫苗”的产生和发展。
但是母星地球古代疫苗的制作,需要完成灭活的步骤,另外需要用到的设备等等,在尘沙大陆上恐怕不具备。
就算是这里的魔法有类似母星地球科技的地方,也不可能简单的抽取一个停止感染加重的感染者的血液,贸然分开注射给不同的人。
就算不考虑任何其他因素,血型兼容、血液中是否含有其他病因就是个令人头大的问题。
在尘沙大陆上虽然有类似可以看远处的那种借助打磨水晶来镶嵌镜筒做成的远视镜,但是显微镜,尤其是像电子显微镜这样类似的技术,在尘沙大陆上并没有被发展出来。
所以,尽管植木有取感染者的血液,沈若也没有提出与之相关的疗法。
他们仍然只是在药剂学的方向进行摸索。
外用型的药剂能够借助透皮的魔法将药剂作用于皮下之后,让药剂所过之处的感染状态消退,但是如果不使用饮用型的药剂,这种感染状态会在不久之后再次回归。
感染的顺序是从四肢到躯干,最后头部才会发生皮肤颜色的变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