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市井发家日常 第1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白鯈又叫翘嘴,长仅数寸,形狭扁,薄如刀,食之不必去鳞,味极美,又难于保存,所以价贵。在前朝更是皇室贡品,有诗云“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如今一个小小通判家的厨婢,竟然说自己“擅”烹白鱼,真是个惊喜。
  至于骆驼蹄,则是形状仿若马蹄的煎包,馅儿有羊肉有豕肉有鱼肉,用猪羊油煎酥,是市井里很受欢迎一道小食。
  “若有客人吃过你做的糟白鱼,道不好,却又道不出如何不好,叫你重做了来,你当如何?”虞蘅问她。
  “白鱼价贵却难以存,食不惯之人亦不是常食之人,根本无需在意其言语。”那雀儿颇有些鼻孔看人的傲气。
  虞蘅听了,并未说什么,转头看向她旁边穿蓝布裙子、靛衫子的姑娘——那姑娘直直盯着她们,似乎很想搭话,又不敢。
  虞蘅问她:“你呢?”
  “若是我,当先察其餐案,看碗中用了多少。若吃得七七八八,想来此人多半为找茬,或想白吃一顿饭食,该即刻报给管事。”
  “若没用多少?”
  “那便观其打扮、乡音,与其交谈,推测其偏好,再重做与他。”
  又问了另几人,回答都无甚出彩的。
  虞蘅点点头,转过头来寻穿靛衫子的那个:“你叫什么?”
  “姓何,在家行二。”何二娘怯怯的,没了方才回答时候激动。
  雀儿脸色有些不好,这是没看上她。
  陈牙婆大抵是收了这雀儿好处,还想再与虞蘅推一推:“小娘子要会做菜手艺的,还是雀儿出色些。”
  虞蘅却道:“雀儿与何二娘,我都要了。不知索价几何?”
  原本以为只能卖一个的,没想到送出去一对,今日走大运了!
  陈牙婆喜上眉梢:“小娘子好眼光,这两丫头可是我这天资最佳的。”
  她牙上还有片菜叶,一笑,便露了出来。
  虞蘅板着脸,怕自己一旦笑出来,那价钱便跟涨潮似的,忍得很是辛苦。
  “旁人来问,我都是叫十八贯的,雀儿手艺又好……小娘子爽快,我便只收你十六贯一个。”
  “不能少些?”
  “小娘子不知,我们家已是汴京城内最实惠的了。”陈牙婆赔笑。
  好贵,阿盼皱眉,拽拽她袖子:“蘅娘子不是说只买一个先。”
  虞蘅点点头,似乎真斟酌起来:“我想了想,似乎也不必这么着急买,咱们再看看。”
  说着,牵了阿盼就走。
  旁的牙人见她走开,已经在招揽她去自家瞧瞧了。
  陈牙婆不愿嘴的肉飞了,忙道:“小娘子留步!其实还能再商议商议!”
  “十五贯怎样?”
  虞蘅仿佛没听到般。
  陈牙婆一咬牙,追了上去:“十四贯……不,二十七贯!二十七贯,雀儿与何二娘,都与你带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