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 第146节(3 / 4)
宁达听完儿子的话,想了想说:“也是,那你去找那个人问问。”
宁达说着,左右看了看,确认除了自己和宁绍明没别人,打开房间的柜子,又打开柜子里的小盒子,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沓钱来。
压低声音,小声说:“我手上还有七千块钱,这是当初给你们分家后,我跟你妈给自己留的棺材本和我这两年捡破烂卖钱攒的,你拿去……”
其实他和黄秀华的钱早就分开,各管各的。
黄秀华那部分,给了宁绍德三千,她自己也花了一些,已经不剩下多少,这些钱大部分都是宁达自己的。
“爸,你不用给我钱,”宁绍明打断他的话,也没接钱,“这房子我买了也是我放我名下,以后就算是我的房子了,我给自己买房子,哪能用你的钱,你快收回去,我现在不差这一点,真的,快收起来。”
宁达问:“真不用啊?”
“真不用。”宁绍明看他没动作,直接帮他把钱塞盒子里,重新重新锁起来了。
见儿子神色认真,宁达也不强求,心想着:既然儿子不要,那就留着以后给小秋和小夏好了,孩子升学爷爷给奖励,他总不能不让孩子收。
宁达把钱收回去:“那你回去跟你媳妇儿好好说,两口子可别吵架。”
要是那个人真愿意把房子卖还给宁绍明,宁绍明一下子花那么多钱,买的还是老房子,他怕儿媳不高兴。
毕竟儿子儿媳在镇上又不是没房子住,这房子买回来,就是给自己老两口住的,他们用不上。
宁达对于房子的想法,跟很多人一样,觉得有房子住就行。
买房子那得是有居住需求,或者生的儿子多,以后要给每个儿子都准备房子,自家的房子和宅基地不够分,才要买。
身边绝大部分人的想法跟他差不多,他下意识就觉得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
所以才觉得,儿子花了原本没必要花的钱,儿媳可能会不高兴,担心他们会因为这事吵架。
宁绍明让他放心:“这事我来的时候她已经知道了,也说能买回来最好。”
宁达感慨:“你媳妇儿是个好的,深明大义。”
同时心里对当初没把这房子给老三夫妻俩的事越发愧疚。
宁绍明也不好解释,只能把话说完就赶紧走了。
过了几天,宁绍明如约带着钱去跟韦安民交易,把房子放在他名下。
赵如月和两个孩子的户口之前已经迁到县城那栋拆迁房上,
只有宁绍明为了镇上的田地和宅基地,没有迁户口。
办理这事的工作人员也是本地人,看到这房子被卖出去,没过几天又被宁家人买回来,也不觉得意外。
只是通过这事,知道了宁家兄弟之间的矛盾还挺深,很快镇上的很多人也都知道了。
有人说宁绍德宁愿把房子便宜卖给外人,也不愿意卖给自家兄弟。
也有人说宁绍明,明明出得起宁绍德最开始时开的价钱,却宁愿把这钱给别人,也不愿意给自己兄弟赚。
不过对于宁绍德卖老宅这事,大家倒是全都有志一同地地认为,宁绍德这事做得太不像话,老家的房子都卖,实在败家,也难怪宁绍明生气,不把钱给他赚,很多老人告诫自己家儿子,不许跟宁绍德学,要不以后他们死了在地下都要托梦来骂人。
宁绍德知道这事的时候,还挺生气,但是转头一想,多卖出几千块钱,只是一次性的买卖,这钱花掉就没了。
赚外快的门路可不一样,那是可以持续进账的,两个一对比,他还是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返回顶部↑
宁达说着,左右看了看,确认除了自己和宁绍明没别人,打开房间的柜子,又打开柜子里的小盒子,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沓钱来。
压低声音,小声说:“我手上还有七千块钱,这是当初给你们分家后,我跟你妈给自己留的棺材本和我这两年捡破烂卖钱攒的,你拿去……”
其实他和黄秀华的钱早就分开,各管各的。
黄秀华那部分,给了宁绍德三千,她自己也花了一些,已经不剩下多少,这些钱大部分都是宁达自己的。
“爸,你不用给我钱,”宁绍明打断他的话,也没接钱,“这房子我买了也是我放我名下,以后就算是我的房子了,我给自己买房子,哪能用你的钱,你快收回去,我现在不差这一点,真的,快收起来。”
宁达问:“真不用啊?”
“真不用。”宁绍明看他没动作,直接帮他把钱塞盒子里,重新重新锁起来了。
见儿子神色认真,宁达也不强求,心想着:既然儿子不要,那就留着以后给小秋和小夏好了,孩子升学爷爷给奖励,他总不能不让孩子收。
宁达把钱收回去:“那你回去跟你媳妇儿好好说,两口子可别吵架。”
要是那个人真愿意把房子卖还给宁绍明,宁绍明一下子花那么多钱,买的还是老房子,他怕儿媳不高兴。
毕竟儿子儿媳在镇上又不是没房子住,这房子买回来,就是给自己老两口住的,他们用不上。
宁达对于房子的想法,跟很多人一样,觉得有房子住就行。
买房子那得是有居住需求,或者生的儿子多,以后要给每个儿子都准备房子,自家的房子和宅基地不够分,才要买。
身边绝大部分人的想法跟他差不多,他下意识就觉得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
所以才觉得,儿子花了原本没必要花的钱,儿媳可能会不高兴,担心他们会因为这事吵架。
宁绍明让他放心:“这事我来的时候她已经知道了,也说能买回来最好。”
宁达感慨:“你媳妇儿是个好的,深明大义。”
同时心里对当初没把这房子给老三夫妻俩的事越发愧疚。
宁绍明也不好解释,只能把话说完就赶紧走了。
过了几天,宁绍明如约带着钱去跟韦安民交易,把房子放在他名下。
赵如月和两个孩子的户口之前已经迁到县城那栋拆迁房上,
只有宁绍明为了镇上的田地和宅基地,没有迁户口。
办理这事的工作人员也是本地人,看到这房子被卖出去,没过几天又被宁家人买回来,也不觉得意外。
只是通过这事,知道了宁家兄弟之间的矛盾还挺深,很快镇上的很多人也都知道了。
有人说宁绍德宁愿把房子便宜卖给外人,也不愿意卖给自家兄弟。
也有人说宁绍明,明明出得起宁绍德最开始时开的价钱,却宁愿把这钱给别人,也不愿意给自己兄弟赚。
不过对于宁绍德卖老宅这事,大家倒是全都有志一同地地认为,宁绍德这事做得太不像话,老家的房子都卖,实在败家,也难怪宁绍明生气,不把钱给他赚,很多老人告诫自己家儿子,不许跟宁绍德学,要不以后他们死了在地下都要托梦来骂人。
宁绍德知道这事的时候,还挺生气,但是转头一想,多卖出几千块钱,只是一次性的买卖,这钱花掉就没了。
赚外快的门路可不一样,那是可以持续进账的,两个一对比,他还是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