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367节(1 / 4)
可陇西的种植面积有限,种出来的棉花顶多自给自足,但凡流出去,价格都不会便宜。
所以寻找新棉种,以及第二个能种棉花的地方,就尤为关键。
林元志意外找到适宜的新棉种,眼看着产量还不错,这自然是大好事。
但这事上,也有些美中不足。
便是滇州府的地理位置。
换个平临国的其他地方,那自然再好不过。
偏偏是山多且高的滇州府。
那边的山路有多难走,还用得着说?
那边的山有多高,更不用讲。
只说一件事,大家心里就有数。
朝廷规定,每年乡试中举的考生,第二年进京会试必须参加,如果不参加,那是违背圣意。甚至会被抓起来问罪。
唯独有三个地方的考生不受这个规矩。
一个是海南一带的考生,然后就是云贵考生,朝廷允许他们下一届进京参加会试即可。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什么叫山高路远了。
这般遥远的距离,就算种了棉花,怎么运出来?
消化给当地人?
先不说滇州府那样温暖的地方,对棉衣的需求本就不高,种植热情肯定也不高。
就说平临国其他地方的人肯定不愿意啊。
尤其是京城这些官员们,他们也想要棉花啊。
这种问题,也不是没有解决之法。
甚至早就有人提过这个建议。
修路。
在滇州府内里修路。
滇州府那么多上好的药材,那么多上好的木材茶叶。
一直都运不出来。
不就因为道路没那么通畅吗。
如果修几条好路,岂不是两全其美。
可修路这种事,自古以来都是劳民伤财。
普通官员或许不怕劳民,但一定怕伤财的。
让朝廷来出,朝廷更没有那么多钱。 ↑返回顶部↑
所以寻找新棉种,以及第二个能种棉花的地方,就尤为关键。
林元志意外找到适宜的新棉种,眼看着产量还不错,这自然是大好事。
但这事上,也有些美中不足。
便是滇州府的地理位置。
换个平临国的其他地方,那自然再好不过。
偏偏是山多且高的滇州府。
那边的山路有多难走,还用得着说?
那边的山有多高,更不用讲。
只说一件事,大家心里就有数。
朝廷规定,每年乡试中举的考生,第二年进京会试必须参加,如果不参加,那是违背圣意。甚至会被抓起来问罪。
唯独有三个地方的考生不受这个规矩。
一个是海南一带的考生,然后就是云贵考生,朝廷允许他们下一届进京参加会试即可。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什么叫山高路远了。
这般遥远的距离,就算种了棉花,怎么运出来?
消化给当地人?
先不说滇州府那样温暖的地方,对棉衣的需求本就不高,种植热情肯定也不高。
就说平临国其他地方的人肯定不愿意啊。
尤其是京城这些官员们,他们也想要棉花啊。
这种问题,也不是没有解决之法。
甚至早就有人提过这个建议。
修路。
在滇州府内里修路。
滇州府那么多上好的药材,那么多上好的木材茶叶。
一直都运不出来。
不就因为道路没那么通畅吗。
如果修几条好路,岂不是两全其美。
可修路这种事,自古以来都是劳民伤财。
普通官员或许不怕劳民,但一定怕伤财的。
让朝廷来出,朝廷更没有那么多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