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299节(2 / 4)
可惜关外根本种不活粮食啊,他们只能靠挖草药跟养牛羊为生,最近几年生意还不好。
其实她们本来不敢过来做事的。
但外面打得厉害的,她带着三个孩子实在没办法。
知道平临国边关招工后,硬着头皮过来的。
虽说她们没有关内人的工钱,但至少能吃饱饭,还发点针线跟盐巴,这些生活必需品,实在太重要了。
作为关内的百姓来讲,就没那么多想法了。
他们更多的是惊喜!
当初官府说,让他们来修城墙,还是纪大人主持时,大家既觉得这是个机会,也知道必然辛苦。
但真到了这,却发现真正辛苦跟危险的活,根本不需要他们啊。
抗极重物有囚犯跟战俘,危险的事情同样有他们。
如果你识字,还能帮着颜知事他们一起做事,做个小管事,更没什么危险了。
总之说来,这活远比想象中轻松!
要说完全不辛苦,那也不是,但比想象中好太多了啊。
而且待遇比说的还要好。
除了固定的工钱之外,一日三餐是不会少的。
现在天气暖和,天黑得比较晚,甚至会在加班的时候额外补一餐。
听说是关外俘获的牛羊物资,牛拉到曲夏州卖了,羊则是他们加餐的食物。
所以来干活的百姓们越发高兴,在家的时候,一年到头也不吃了几块肉,来这里做劳工,反而能吃上了。
最大的改变就是,以前他们要求工钱每日一结,渐渐可以改为五日一结,之后是十日一结。
工钱结算方法,就能代表大家的信赖。
要求一日一结,多是害怕官府说话不算数,能拿一天工资是一天的。
从五日开始,便有了信任。
之后的十日一结,更是害怕银钱在自己身边弄丢了,放到官府颜知事那里,反而更安心。
他们把消息送回老家,越来越多的人成群结队过来干活。
他们不怕辛苦!
他们就想挣钱!
尤其是仙阳州,善钦州两地百姓,来的人数最多。
毕竟他们的日子最不好过,急需改善生活。
而且现在曲夏州牛价便宜,赶紧赚钱买头耕牛回去才是正理。
这让已经开始修城墙的关外战俘觉得刺眼,有些人不服气,还想闹事。 ↑返回顶部↑
其实她们本来不敢过来做事的。
但外面打得厉害的,她带着三个孩子实在没办法。
知道平临国边关招工后,硬着头皮过来的。
虽说她们没有关内人的工钱,但至少能吃饱饭,还发点针线跟盐巴,这些生活必需品,实在太重要了。
作为关内的百姓来讲,就没那么多想法了。
他们更多的是惊喜!
当初官府说,让他们来修城墙,还是纪大人主持时,大家既觉得这是个机会,也知道必然辛苦。
但真到了这,却发现真正辛苦跟危险的活,根本不需要他们啊。
抗极重物有囚犯跟战俘,危险的事情同样有他们。
如果你识字,还能帮着颜知事他们一起做事,做个小管事,更没什么危险了。
总之说来,这活远比想象中轻松!
要说完全不辛苦,那也不是,但比想象中好太多了啊。
而且待遇比说的还要好。
除了固定的工钱之外,一日三餐是不会少的。
现在天气暖和,天黑得比较晚,甚至会在加班的时候额外补一餐。
听说是关外俘获的牛羊物资,牛拉到曲夏州卖了,羊则是他们加餐的食物。
所以来干活的百姓们越发高兴,在家的时候,一年到头也不吃了几块肉,来这里做劳工,反而能吃上了。
最大的改变就是,以前他们要求工钱每日一结,渐渐可以改为五日一结,之后是十日一结。
工钱结算方法,就能代表大家的信赖。
要求一日一结,多是害怕官府说话不算数,能拿一天工资是一天的。
从五日开始,便有了信任。
之后的十日一结,更是害怕银钱在自己身边弄丢了,放到官府颜知事那里,反而更安心。
他们把消息送回老家,越来越多的人成群结队过来干活。
他们不怕辛苦!
他们就想挣钱!
尤其是仙阳州,善钦州两地百姓,来的人数最多。
毕竟他们的日子最不好过,急需改善生活。
而且现在曲夏州牛价便宜,赶紧赚钱买头耕牛回去才是正理。
这让已经开始修城墙的关外战俘觉得刺眼,有些人不服气,还想闹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