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第15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一名语塞。他姐实在好奇:“李小光怎么了?让苏团团陪他,还给他带健力宝?”
  “他好好的。”杨一名大概说一下李小光的计划,接着点出,“我们几个只有苏团团能经常吃到煎饼。每周末他堂姨或堂舅妈要从附近经过,都会留一点面给他做张饼。苏团团过去,李小光不用帮他姐研究煎饼里头放什么好吃,直接问他就行。”
  杨爸爸不禁感叹:“团团真是个好孩子。”
  杨一名本能想反驳,他习惯了顶嘴,而他一想因为苏团团乐于助人才会帮他补习,他才有机会考上大学:“那当然!他可是我朋友。”
  杨爸爸装没听见。
  话说回来,团团知道李小光他爷不待见他,他先去朱家。朱红伟陪他妈出去了,朱红伟的妹妹把李小光叫出来。
  到公交车上李小光抢着买票,团团心安理得坐下。
  俩人下了公交车又走十多分钟才到他姐夫家胡同口。李小光看到团团一脑门汗,让团团在路口树下等他。
  李小光还没进去,他姐夫就出来,看到他愣了一下转身往家跑,边跑边喊:“小光来了!”
  “我姐夫咋了?”李小光退到团团身边问。
  团团把健力宝打开,给他一瓶,“等急了吧。知道去哪儿买人力三轮车吧?”
  “知道。”朱红伟把买车和锅的地址都写下来,李小光把纸拿出来,“先买车,车离得远。”
  团团看一眼把地址记下来就让李小光收起来。
  健力宝还没喝完,夫妻俩拿着遮阳草帽挎着包出来。团团提醒他们攥着钱别松手,就和李小光在前面带路。
  十点多,乘公交车先回来的李小光和团团到他姐夫家,李小光就根据朱红伟的纸条叫他姐夫的妹妹搅面糊、做酱以及洗生菜。
  李小光的姐夫是首都市民,但他家接近城郊,建国前属于农村,房子是自家盖的,挺大,院子里种了很多瓜果蔬菜。李小光姐姐的婆婆一看他俩准备的这么全,特别高兴,又是切西瓜又是洗香瓜。团团吃饱了,老太太还去邻居家摘葡萄。末了指着门外,一脸可惜地说:“桃和柿子还没熟。赶明儿熟了,我给你们摘几筐。”
  团团慌忙摇头:“吃不了这么多。”
  “慢慢吃,大家分着吃。”老太太以前在家试过煎饼,就是跟卖的不一样。李小光他姐说叫他问问朋友咋和面咋做酱。老太太心说,这是秘方,人家能说吗。现在看到李小光直接把纸递给她闺女,老太太顿时觉着李小光厚道,他朋友更厚道。她说的“大家”就是包括朱红伟等人。
  十一点十分,李小光他姐和姐夫终于回来。
  老太太叫儿子儿媳进屋洗脸,她和丈夫把炉子和锅搬下来,老头点炉子,老太太把蒙了一层尘的煎饼锅刷干净。
  一切准备就绪,李小光让团团演示。
  团团一点也不怯场,挖一勺面糊,一张饼摊的跟月球表面似的。李小光他姐夫一家忍不住皱眉。团团很是淡定,该放鸡蛋放鸡蛋,该放酱放酱,然后夹生菜黄瓜以及李小光半道上买的油条。团团卷好把一张饼切两半,李小光用报纸包着塑料袋拿起饼,让他姐先尝。
  团团见状很无语,拿起报纸和塑料袋夹起另一半递给李小光姐姐的婆婆,“大妈,您尝尝。”
  老太太只顾得担心饼做成这样没人买,所以没觉着李小光不尊重长辈。可这不代表回头想起这一幕心里没疙瘩。团团能注意到这一点还是跟他妈学的,他妈每次拎着东西去爷爷奶奶家,都叫他奶先尝。
  团团嘀咕过一回,你对奶奶真好。苏笑笑提醒团团,老张家的当家人姓罗。
  来到李小光他姐夫家,一直是老太太忙前忙后,看起来辛苦,但做主让女儿和面做酱的也是老太太,团团便看出,这个老太太满意李小光他姐的生意才能开张大吉。
  老太太笑着接过去:“那我尝尝。”
  团团把勺子给李小光姐姐的小姑子,让她试试。
  有团团的“月球表面”在前,这位女同志反而不紧张,做得再不好,凭她会做饭也比团团做得好。
  然而煎饼锅跟炒菜锅不同,往炒菜锅里倒一勺面糊,拿起锅转一下,一张饼出来了。平整的煎饼锅没法左右上下晃悠。所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