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第142节(3 / 4)
苏笑笑道声“过年好”,就和张怀民带着团团过去。
到刘大伯家门口,刘家大孙子喊一声“大姑”转身就跑。张怀民奇怪:“这么大了还怕人?”话音落下,少年的声音传出来,“爷爷,大姑来了。”
刘大伯一家子都从屋里出来。
苏笑笑看到她大伯穿着雪地靴很意外。以前苏笑笑卖对联,他在旁边卖菜,看到人家穿雪地靴,跟苏笑笑嘀咕:“这鞋就是看着好,其实一点也不暖和。”
苏笑笑当时想问,你怎么知道。不巧有人来买对联。现在苏笑笑明白,他那时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啊。
张怀民也注意到刘大伯一家都穿着新衣服新鞋,小声说:“看来赚到钱了。”
苏笑笑微微点头,把张怀民拎的东西接过来递过去。她大妈接过去就抱怨:“来就来,还拿什么东西啊。”
苏笑笑:“三家的。今年就不给大姑了。”
她大伯母想也没想就说:“她有钱,让她自己买。你大姑啊,为了赚钱家都不要了。”
苏笑笑心头一跳:“什么意思?”
刘大伯瞪一眼妻子:“大过年瞎说什么。”叫苏笑笑先进屋,然后同她解释,她大姑嫌天天进城麻烦,最近住在闺女家,跟她外孙女一个房间。
苏笑笑那个考上中专的表妹在城里租两间房,一间她和丈夫以及孩子住,一间当客厅,做饭在楼道里。刘大姑叫闺女女婿给她在客厅弄一张床,叫外孙女跟她睡。
刘大姑的闺女女婿巴不得孩子出去,再加上可以跟着丈母娘卖衣服,自然是一万个愿意。所以刘大姑就把儿子儿媳孙子孙女老伴扔家里。
年前生意好,整个腊月都没回去,直到除夕前两天才回家。刘大姑嫁的不远,冬天村里没事,她老伴闲着无事就找几个大舅子小舅子抱怨她眼里只有钱。
苏笑笑还以为她大姑要离婚,等她大伯说完,忍不住说:“吓我一跳。其实长远来看,还是城里租房划算。平时地里的活不多,两三个人就忙得过来,其他人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刘大伯:“可是租房要买炉子买锅碗瓢盆啊。”
“以后不在城里干了,这些东西也可以拿回来。”
张怀民点头:“可以买一辆自行车。夏天去冰棒厂弄几箱冰棒,在你们租的房子门口卖,一天也能赚三四块。”
一个夏天卖五十天,一年房租出来了?明年卖两个月,赚够一辆自行车?一辆自行车能骑七八年,有的能骑十多年啊。刘大伯越算越划算。可他又不放心把精心伺候的麦子交给儿子,“回头跟你二伯小叔商量商量。”
苏笑笑:“决定好就租公园或商业街附近的房子。”
刘大伯点点头表示记住了。
苏笑笑和张怀民领着团团去
二伯和小叔家。两家长辈都给团团准备了压岁钱。团团收下就跟表兄弟姊妹出去玩儿。
下午,苏笑笑和张怀民跟长辈去上坟。回来休息片刻,一家三口就走着去镇上。
到镇上,出门前换的鞋子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苏笑笑不禁说:“要是把路修好,公交车到村口,大伯他们都不用去城里租房。”
张怀民:“不过也比以前好多了。咱们以前过来,你大伯哪舍得鸡鱼肉蛋全上。给团团一两毛钱压岁钱心疼的直抽抽。”
团团把钱掏出来:“以前给我压岁钱,让我买铅笔,还提醒我好好学习。这次给我一块钱,让我买糖吃去。这是不是说明大姥爷赚到钱了?”
张怀民:“肯定比你们几个赚得多。”
“大姑奶奶要在城里买房。”团团转向他妈,“要是大姥爷二姥爷和小爷都在城里买房,以后去他们家是不是就不用像现在这么麻烦?”
苏笑笑点头。 ↑返回顶部↑
到刘大伯家门口,刘家大孙子喊一声“大姑”转身就跑。张怀民奇怪:“这么大了还怕人?”话音落下,少年的声音传出来,“爷爷,大姑来了。”
刘大伯一家子都从屋里出来。
苏笑笑看到她大伯穿着雪地靴很意外。以前苏笑笑卖对联,他在旁边卖菜,看到人家穿雪地靴,跟苏笑笑嘀咕:“这鞋就是看着好,其实一点也不暖和。”
苏笑笑当时想问,你怎么知道。不巧有人来买对联。现在苏笑笑明白,他那时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啊。
张怀民也注意到刘大伯一家都穿着新衣服新鞋,小声说:“看来赚到钱了。”
苏笑笑微微点头,把张怀民拎的东西接过来递过去。她大妈接过去就抱怨:“来就来,还拿什么东西啊。”
苏笑笑:“三家的。今年就不给大姑了。”
她大伯母想也没想就说:“她有钱,让她自己买。你大姑啊,为了赚钱家都不要了。”
苏笑笑心头一跳:“什么意思?”
刘大伯瞪一眼妻子:“大过年瞎说什么。”叫苏笑笑先进屋,然后同她解释,她大姑嫌天天进城麻烦,最近住在闺女家,跟她外孙女一个房间。
苏笑笑那个考上中专的表妹在城里租两间房,一间她和丈夫以及孩子住,一间当客厅,做饭在楼道里。刘大姑叫闺女女婿给她在客厅弄一张床,叫外孙女跟她睡。
刘大姑的闺女女婿巴不得孩子出去,再加上可以跟着丈母娘卖衣服,自然是一万个愿意。所以刘大姑就把儿子儿媳孙子孙女老伴扔家里。
年前生意好,整个腊月都没回去,直到除夕前两天才回家。刘大姑嫁的不远,冬天村里没事,她老伴闲着无事就找几个大舅子小舅子抱怨她眼里只有钱。
苏笑笑还以为她大姑要离婚,等她大伯说完,忍不住说:“吓我一跳。其实长远来看,还是城里租房划算。平时地里的活不多,两三个人就忙得过来,其他人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刘大伯:“可是租房要买炉子买锅碗瓢盆啊。”
“以后不在城里干了,这些东西也可以拿回来。”
张怀民点头:“可以买一辆自行车。夏天去冰棒厂弄几箱冰棒,在你们租的房子门口卖,一天也能赚三四块。”
一个夏天卖五十天,一年房租出来了?明年卖两个月,赚够一辆自行车?一辆自行车能骑七八年,有的能骑十多年啊。刘大伯越算越划算。可他又不放心把精心伺候的麦子交给儿子,“回头跟你二伯小叔商量商量。”
苏笑笑:“决定好就租公园或商业街附近的房子。”
刘大伯点点头表示记住了。
苏笑笑和张怀民领着团团去
二伯和小叔家。两家长辈都给团团准备了压岁钱。团团收下就跟表兄弟姊妹出去玩儿。
下午,苏笑笑和张怀民跟长辈去上坟。回来休息片刻,一家三口就走着去镇上。
到镇上,出门前换的鞋子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苏笑笑不禁说:“要是把路修好,公交车到村口,大伯他们都不用去城里租房。”
张怀民:“不过也比以前好多了。咱们以前过来,你大伯哪舍得鸡鱼肉蛋全上。给团团一两毛钱压岁钱心疼的直抽抽。”
团团把钱掏出来:“以前给我压岁钱,让我买铅笔,还提醒我好好学习。这次给我一块钱,让我买糖吃去。这是不是说明大姥爷赚到钱了?”
张怀民:“肯定比你们几个赚得多。”
“大姑奶奶要在城里买房。”团团转向他妈,“要是大姥爷二姥爷和小爷都在城里买房,以后去他们家是不是就不用像现在这么麻烦?”
苏笑笑点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