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出书版) 第5节(3 / 4)
钟宁依旧没有抬头,继续擦着桌子。
“宁哥,连环凶杀案啊!你给点反应呀!”张一明再次强调。他搞不懂,以钟宁的性格,发现这种命案早就按捺不住了,即便没有调查资格也会想办法往现场跑。现在倒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盼眼前粉了。
去年那起大案侦破后,两人本来已经到刑侦总队报到了,结果第二天钟宁就主动提出了调回原职,理由是不能胜任。张一明对此很是不解,凭钟宁的本事都不能胜任,那还有谁能?福尔摩斯还是狄仁杰?
钟宁提出调回原职,张一明也跟着他回了派出所。刘所长常说:“革命工作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可钟宁就此和所里的旧卷宗较上劲儿了。张一明搞不懂,留在派出所没往上报的案子,说明社会影响比较低,再加上这些案子年代久远,基本都是结了案的,即便有一些还没结案,也无非就是些鸡鸣狗盗的小案子,值得钟宁为此浪费这么多时间吗?
其实他没有注意到,钟宁在听到“连环凶杀案”几个字时,眼角微微眯了一下。
店员把热气腾腾的米粉端上桌,钟宁终于开口:“吃你的粉。”
“宁哥,我们已经在这里吃了两天,这都是第四顿了。”张一明完全没有胃口。
米粉是价格亲民的星港特色美食,有圆有扁,有宽有细,从牛肉到三鲜,品类繁多,配上剁椒、酸豆角,口感更加丰富,但连着吃四顿,再好吃也有些腻了。
钟宁用筷子拌匀了辣椒油,往嘴里送了一口,丝毫不理会张一明的抱怨。
张一明瞄了一眼就知道,钟宁这是又想起那个他已经看了八百遍的旧案子了—一个姓盛的男人,因为公司破产受不了刺激,在家里烈酒配头孢自杀而亡。这么一个盖棺定论的自杀案,人都死了好几年了,实在是没有半点研究价值,他不知道钟宁到底想从里面看出点什么来。
张一明实在是忍不住了:“宁哥,咱先把正事给办了吧。”
钟宁这次接话倒是快,问道:“门口贴的通缉令还在吗?”
“在啊。”张一明小声答道,“我昨晚按你要求打印的,贴得特牢固,不过……通缉令的内容是你编的,这不太符合规矩吧?”
“放心,一共就让你贴了一张,别人不会知道。”钟宁终于抬起了头,冲张一明咧嘴一笑,“而且……我们现在就在办正事。”
张一明的脑袋有些转不过来。
04
这两天,钟宁和张一明跟进的是一起猥亵案。
案子发生在一周前,受害者吴菲儿,女,22岁,职业是房产销售。根据吴菲儿提供的信息,案发当晚七点左右,她接到客户要求看房的电话,在芙蓉兴盛小超市买了个面包充饥后,便赶到了与客户约定的看房地点。看房过程很顺利,与客户分别的时间大概是八点四十五分。之后,吴菲儿在独自回家途中,遇到了一个暴露狂。
楼盘位于新开发地段,因为没有路灯,周围漆黑一片,更不要说监控了。吴菲儿只看到疑犯身穿棉袄,棉袄内赤身裸体,对她喊了一些下流话,其余体貌特征一无所知。她当晚惊吓过度,没有及时报警,几天后闺密看出她情绪不对,问出原委后,鼓励她来报案。但时日已久,疑犯的毛发指纹等生物信息完全采集不到了。
这么个案子让钟宁犯了轴劲儿,他翻阅了三年以来辖区内所有的报警记录,结果发现类似案件从前年冬天起就屡次发生,案发过程基本一致,但案发地点都在偏僻路段,没有监控拍到疑犯。
张一明挠头:“宁哥,查猥亵案,你翻姓盛的那人卷宗干啥?他都死了好些年了,总不能是他干的吧?”
钟宁没有回答张一明,而是端着碗,起身到了灶台处:“老板,加个虎皮蛋。”
店名虽叫“刘聋子粉店”,但经营者并不是真聋子。老板四十岁左右,头秃,富态。他听到钟宁的话赶紧舀了一个虎皮蛋到钟宁碗中,指了指边上一个二维码,一脸堆笑道:“两块钱,扫那儿就行。”
钟宁没听清楚,问道:“你说什么?”
“两块钱。”老板擤了擤鼻涕,重复了一遍,“扫那个二维码就可以了。”
“感冒了?”
老板点头,赶紧把挂在下巴上的口罩戴上,不好意思地说:“是啊,这天气太冷了。”
“多穿点嘛,你这衣服太薄了,这天气得穿羽绒服。”钟宁看了看老板的后脖颈,看来老板这身衣服是新的,吊牌都没拆。
钟宁低头看了看台面上的盆盆罐罐,纳闷道:“没有酸豆角了吗?”
老板赔笑:“没了,天气不好,送货不及时。” ↑返回顶部↑
“宁哥,连环凶杀案啊!你给点反应呀!”张一明再次强调。他搞不懂,以钟宁的性格,发现这种命案早就按捺不住了,即便没有调查资格也会想办法往现场跑。现在倒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盼眼前粉了。
去年那起大案侦破后,两人本来已经到刑侦总队报到了,结果第二天钟宁就主动提出了调回原职,理由是不能胜任。张一明对此很是不解,凭钟宁的本事都不能胜任,那还有谁能?福尔摩斯还是狄仁杰?
钟宁提出调回原职,张一明也跟着他回了派出所。刘所长常说:“革命工作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可钟宁就此和所里的旧卷宗较上劲儿了。张一明搞不懂,留在派出所没往上报的案子,说明社会影响比较低,再加上这些案子年代久远,基本都是结了案的,即便有一些还没结案,也无非就是些鸡鸣狗盗的小案子,值得钟宁为此浪费这么多时间吗?
其实他没有注意到,钟宁在听到“连环凶杀案”几个字时,眼角微微眯了一下。
店员把热气腾腾的米粉端上桌,钟宁终于开口:“吃你的粉。”
“宁哥,我们已经在这里吃了两天,这都是第四顿了。”张一明完全没有胃口。
米粉是价格亲民的星港特色美食,有圆有扁,有宽有细,从牛肉到三鲜,品类繁多,配上剁椒、酸豆角,口感更加丰富,但连着吃四顿,再好吃也有些腻了。
钟宁用筷子拌匀了辣椒油,往嘴里送了一口,丝毫不理会张一明的抱怨。
张一明瞄了一眼就知道,钟宁这是又想起那个他已经看了八百遍的旧案子了—一个姓盛的男人,因为公司破产受不了刺激,在家里烈酒配头孢自杀而亡。这么一个盖棺定论的自杀案,人都死了好几年了,实在是没有半点研究价值,他不知道钟宁到底想从里面看出点什么来。
张一明实在是忍不住了:“宁哥,咱先把正事给办了吧。”
钟宁这次接话倒是快,问道:“门口贴的通缉令还在吗?”
“在啊。”张一明小声答道,“我昨晚按你要求打印的,贴得特牢固,不过……通缉令的内容是你编的,这不太符合规矩吧?”
“放心,一共就让你贴了一张,别人不会知道。”钟宁终于抬起了头,冲张一明咧嘴一笑,“而且……我们现在就在办正事。”
张一明的脑袋有些转不过来。
04
这两天,钟宁和张一明跟进的是一起猥亵案。
案子发生在一周前,受害者吴菲儿,女,22岁,职业是房产销售。根据吴菲儿提供的信息,案发当晚七点左右,她接到客户要求看房的电话,在芙蓉兴盛小超市买了个面包充饥后,便赶到了与客户约定的看房地点。看房过程很顺利,与客户分别的时间大概是八点四十五分。之后,吴菲儿在独自回家途中,遇到了一个暴露狂。
楼盘位于新开发地段,因为没有路灯,周围漆黑一片,更不要说监控了。吴菲儿只看到疑犯身穿棉袄,棉袄内赤身裸体,对她喊了一些下流话,其余体貌特征一无所知。她当晚惊吓过度,没有及时报警,几天后闺密看出她情绪不对,问出原委后,鼓励她来报案。但时日已久,疑犯的毛发指纹等生物信息完全采集不到了。
这么个案子让钟宁犯了轴劲儿,他翻阅了三年以来辖区内所有的报警记录,结果发现类似案件从前年冬天起就屡次发生,案发过程基本一致,但案发地点都在偏僻路段,没有监控拍到疑犯。
张一明挠头:“宁哥,查猥亵案,你翻姓盛的那人卷宗干啥?他都死了好些年了,总不能是他干的吧?”
钟宁没有回答张一明,而是端着碗,起身到了灶台处:“老板,加个虎皮蛋。”
店名虽叫“刘聋子粉店”,但经营者并不是真聋子。老板四十岁左右,头秃,富态。他听到钟宁的话赶紧舀了一个虎皮蛋到钟宁碗中,指了指边上一个二维码,一脸堆笑道:“两块钱,扫那儿就行。”
钟宁没听清楚,问道:“你说什么?”
“两块钱。”老板擤了擤鼻涕,重复了一遍,“扫那个二维码就可以了。”
“感冒了?”
老板点头,赶紧把挂在下巴上的口罩戴上,不好意思地说:“是啊,这天气太冷了。”
“多穿点嘛,你这衣服太薄了,这天气得穿羽绒服。”钟宁看了看老板的后脖颈,看来老板这身衣服是新的,吊牌都没拆。
钟宁低头看了看台面上的盆盆罐罐,纳闷道:“没有酸豆角了吗?”
老板赔笑:“没了,天气不好,送货不及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