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2 / 4)
谢玄动作很快,他偷偷派人给赵无明送去千两黄金和一封信,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赵无明一开始还推脱,谢玄又送去一千两黄金,他竟然就这么答应了。
谢玄道:“怎么样?是不是没想到?你不要把每个人都想的太好,他不是什么好东西。”
说到这,他语气带着一丝鄙夷,“我总算明白李檀为何看不起这个赵无明。可惜这世道不是看谁有骨气就够的,他李檀再有骨气,挡了别人的路,就得死。”
楚容垂下眼帘,似乎有些不忍。过了一会,他道:“若是赵无明没答应,你该怎么办?”
谢玄眼底划过一丝狠厉,微微一笑:“那我也有办法。他有个三岁大的孙儿,对这个孙儿很是疼爱。姓赵的若不应,我便让人捉了他孙子,看他还敢不敢拒绝。”
楚容没说话,谢玄手段狠辣,素来是不达目的不罢休。他突发奇想道,若是自己没答应谢玄合作的要求,他会不会也绑了楚逍威胁自己?
“只是我也没想到,赵无明竟然答应的这么爽快,一千两黄金就将他收买了。”谢玄话锋一转,忽对楚容道,“若是你也像他这样好说话就好了,我也就不用费那么心思。”
楚容漠然的扫了他一眼。
“别生气。”谢玄笑着握住他的手,“在我心里,你千金难换。我要给,自然也是给最好的。”
楚容将自己的手抽出来,淡声道:“说话就说话,别动手动脚。”
谢玄眯了眯眼,又道: “今晚要来我帐中洗澡吗?”
“不了。”
“为何?”
楚容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什么:“你随便邀请别人到自己帐中洗澡,未免有些太轻浮。”
“别人?”谢玄厚颜无耻道,“你是我的男人。不算是别人。”
楚容蹙了下眉,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笑意爬上谢玄眉梢,他拖着下巴,饶有兴致的欣赏着楚容吃瘪的模样,心中如涟漪般泛开层层波澜。
另一边,李檀向齐王传了数封信件,均未得到回应,这让他一时有些着急。
楚容和谢玄都不容得小觑,如今他们联手对付明齐,不得不让他警惕万分。
就在李檀忐忑之时,终于等到了齐琛的旨意,只不过其中内容让他大惊失色。
李檀怎么也没想到,皇上不仅没派援兵支援,还让他速速回明京。
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李檀勃然大怒。
赵无明在皇上面前弹劾他失职之罪,接连丢了云州,檀州,他心中有愧,这便也认了。可赵无明竟污蔑他通敌!关键是皇上还信了!
李檀气的双目血红,他这些年征战沙场,九死一生,不说为明齐立下汗马功劳,但也忠心义胆,绝无二心。
这几年皇上越发糊涂,朝堂上乌烟瘴气,以周旬为首的官员奸臣当道,蛊惑圣主。此次赵无明弹劾他,背后定有这些贼人作祟。
他寒心皇上此举,更担忧明齐的江山会毁在这些奸人手上。
李檀心中悲凉,难怪皇上不肯增派援兵,原来是怕他拥兵自重,反叛通敌。
皇上在圣旨中勒令他立马回朝。他若一走,楚容等人必会趁虚而入,可若抗命,就坐实了“通敌”之嫌。
生平第一次,李檀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不知该如何抉择。 ↑返回顶部↑
赵无明一开始还推脱,谢玄又送去一千两黄金,他竟然就这么答应了。
谢玄道:“怎么样?是不是没想到?你不要把每个人都想的太好,他不是什么好东西。”
说到这,他语气带着一丝鄙夷,“我总算明白李檀为何看不起这个赵无明。可惜这世道不是看谁有骨气就够的,他李檀再有骨气,挡了别人的路,就得死。”
楚容垂下眼帘,似乎有些不忍。过了一会,他道:“若是赵无明没答应,你该怎么办?”
谢玄眼底划过一丝狠厉,微微一笑:“那我也有办法。他有个三岁大的孙儿,对这个孙儿很是疼爱。姓赵的若不应,我便让人捉了他孙子,看他还敢不敢拒绝。”
楚容没说话,谢玄手段狠辣,素来是不达目的不罢休。他突发奇想道,若是自己没答应谢玄合作的要求,他会不会也绑了楚逍威胁自己?
“只是我也没想到,赵无明竟然答应的这么爽快,一千两黄金就将他收买了。”谢玄话锋一转,忽对楚容道,“若是你也像他这样好说话就好了,我也就不用费那么心思。”
楚容漠然的扫了他一眼。
“别生气。”谢玄笑着握住他的手,“在我心里,你千金难换。我要给,自然也是给最好的。”
楚容将自己的手抽出来,淡声道:“说话就说话,别动手动脚。”
谢玄眯了眯眼,又道: “今晚要来我帐中洗澡吗?”
“不了。”
“为何?”
楚容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什么:“你随便邀请别人到自己帐中洗澡,未免有些太轻浮。”
“别人?”谢玄厚颜无耻道,“你是我的男人。不算是别人。”
楚容蹙了下眉,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笑意爬上谢玄眉梢,他拖着下巴,饶有兴致的欣赏着楚容吃瘪的模样,心中如涟漪般泛开层层波澜。
另一边,李檀向齐王传了数封信件,均未得到回应,这让他一时有些着急。
楚容和谢玄都不容得小觑,如今他们联手对付明齐,不得不让他警惕万分。
就在李檀忐忑之时,终于等到了齐琛的旨意,只不过其中内容让他大惊失色。
李檀怎么也没想到,皇上不仅没派援兵支援,还让他速速回明京。
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李檀勃然大怒。
赵无明在皇上面前弹劾他失职之罪,接连丢了云州,檀州,他心中有愧,这便也认了。可赵无明竟污蔑他通敌!关键是皇上还信了!
李檀气的双目血红,他这些年征战沙场,九死一生,不说为明齐立下汗马功劳,但也忠心义胆,绝无二心。
这几年皇上越发糊涂,朝堂上乌烟瘴气,以周旬为首的官员奸臣当道,蛊惑圣主。此次赵无明弹劾他,背后定有这些贼人作祟。
他寒心皇上此举,更担忧明齐的江山会毁在这些奸人手上。
李檀心中悲凉,难怪皇上不肯增派援兵,原来是怕他拥兵自重,反叛通敌。
皇上在圣旨中勒令他立马回朝。他若一走,楚容等人必会趁虚而入,可若抗命,就坐实了“通敌”之嫌。
生平第一次,李檀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不知该如何抉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