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26节(2 / 4)
“这两位是我的徒弟陈业华和梅云华,他们每十天会过来授课一次,收费两角钱可以去听一节大课,自愿原则。业华讲按摩推拿,云华讲基础医理。每半年我们会进行一次考试。看到那边在动工的地方了吗那是木家堡疗养院,优秀的学员可以进去疗养院工作,有天赋特别优秀的,我们会考虑收徒,大家努力。”
这两毛钱是白露和两个徒弟商量后制定出来的,每次取十分之二交给木家堡大队做场地费,其余的两个徒弟自己分,他们倒是想分一些给白露,但白露哪里会要徒弟这点辛苦钱。这个措施一是为了现在建设的疗养院,以后的连锁按摩店做准备,另一个就是寻找人才收徒弟,不仅知青们可以去学,孩子们也可以。
在开工前的动员会上,白露爆出了这么以后消息,散会后,知青们议论纷纷。其中有不看好的:“一节要就要两毛钱,一个月就是六毛,这上课怎么还要收费啊?”
“瞧你这话说的,上课不收费那你免费给孩子们上课啊,干嘛拿工资!”廖芳刚好在附近,张嘴就怼回去,见周围的人都看过来,叹了口气:“你们的目光能不能放长远一点,制药厂的工资都超过一块钱一天了,疗养院会低吗?那可是手艺,放在以前不外传的东西,到了如今的年景,你想学这些东西,要么得到推荐去工农兵大学,要么找个师父让人家看上眼学了给人养老送终,如今人家授课还心疼那两毛钱,是昨天吃菌子吃坏了脑子吧。”
廖芳反正高兴得很,他们兄妹都准备报名,而且她昨晚就写了信准备请木月带出去寄,让姨妈和舅舅家的表弟妹如果必须下乡的,一定要来木家堡,不止是她,黄安安几个也是这样做的。
“我可没有心疼钱,一早就准备要去的,原来说只要招老师,但沈知青知道我们的情况后也没让我们走,在这里比在原来的大队舒服多了。沈知青心地善良才做这么多好事,怀疑她那是丧良心。”
说这话的人是柳河大队的知青吴珊珊,她是好几年的老知青了,因为不愿意嫁人,在柳河公社受了很多苦楚。这次没考上老师,知道能留下来做工后,激动得哭了一晚上,如今彻底成了白露的小迷妹。
两人的话一出,其他知青也想起这茬,那些听了抱怨心里起了埋怨的忍不住暗骂自己小人之心,这下更是下了决定要好好学习。何月月和佩兰就是这个时候过来的。
“我是木家堡小学的校长梅佩兰,27位老师请跟我走,我们今天的主要任务是给孩子们分班并选拔班主任。”
孩子们会分成十人一个的小班,班长的人选是佩兰亲自定的,大部分是木家堡的孩子,有两个是小河村的。这次的小班并不是按照大队来,孩子们被打散了,佩兰也希望队里的孩子起带头作用,把有坏毛病的孩子性子拧过来。如今年纪都还不大,虽然有些孩子受家长影响有些小毛病,但根子都不坏,还来得及。
“剩下的知青跟我走,我们这几天的任务很重,白露说了,干得好她自掏腰包给大家加餐。”
何月月是爽朗的性子,见人三分笑,听了这话胆子大的便跟她打趣起来,一群人说说笑笑往广场那边走。何月月说任务重可不是夸张。消息传得越来越远,这几天来卖药材的人不减反增,广场上积压了大量药材,好在老乡们怕药材坏了白忙活,这些药材都是晾干的。只是不干净,他们如今要进行清洗加工。
“力气大的能用铡刀的两人一组自己组队去铡药材,力气小的过来清洗,这些药材我们收的时候都是按品种堆放的,你们清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里面的杂草杂物,必须全部清理出来。这可是入口的东西,千万不能马虎大意。”
何月月现在是管理,白露特地交代过她,自己不用干,盯好这些知青,把控好质量比什么都重要。知青们第一天上工,干劲满满,尤其是柳河大队来的知青,生怕做不好被退回去,活儿干得又快又好。毕竟坐着洗药材这事儿比挖地收粮食什么可舒服多了,木家堡的人在广场这一片搭了棚子,连太阳都晒不到,角落里有食堂送过来的凉茶,旁边放着竹筒,渴了就去喝一杯。大家注意到老知青们还有写了名字自己专用的,暗地里想,等下工后他们也去弄一个。长时间坐小板凳对腰不好,何月月便看着时间差不多就会提醒大家起来走动走动,练一练白露教体操又继续干活。
木家堡没有通电,太阳落山大家便下工了,今天的成果很不错,白露也做到了早上的诺言。用粮食和狩猎队换了一批猎物送过去食堂,知青们下工便见到了今天的晚饭,每人两个拳头大的杂粮窝头,一碗飘香四溢的干香覃(xun)野鸡汤,里面有四五块鸡肉,一勺香辣兔丁,一勺蒜香灰灰菜。
这个分量够男知青们吃饱了,女知青们如果吃不完还能剩下一个窝窝头做宵夜,许多家境一般的知青们下乡后便没有吃这么饱过。尤其是肉,其他大队可不像木家堡有那么多野物,当初柳河公社那杀千刀的国军头子驱赶野兽,那种用枪炮人力的方式,野鸡兔子松鼠这些小型食草动物也会跟着跑,虽然这些年漏网之鱼又繁衍出来一些。但是山头上没有野兽的威胁,村民们放飞自我,有点时间就往山上跑,等知青们来了,哪里还能有什么野味。
知青们想吃肉,只能等年底生产队杀猪分一点或者去水里摸鱼,平时能打一条蛇或者老鼠都能抢起来,说多了都是泪。吴珊珊原本不太能吃辣,但此刻她却顾不得这些,就着鸡汤和窝头,把香辣兔丁吃得干干净净。吃着吃着就红了眼睛,她来得早,母亲是印刷厂工会的干事,父亲是电影放映员,哥哥和姐姐也有工作,因为对她下乡的愧疚,家里经常给她寄包裹,甚至母亲和大哥还来看过她一次。
也是家里的这份疼爱让柳河大队的人不敢过分,但追在她身后打主意的人从不不少,甚至因为家底还更多。那些人看她的眼神就像看肥肉,她永远不敢自己一个人出门,信件和包裹是给了邮局的人钱,请他每次亲自送到她手里,夜里上厕所买了痰盂盆,就这样胆战心惊的过了几年,经常做噩梦被惊醒。
吴珊珊是老知青,和她一批来的,在她之后来的,有十一个女知青都在不是自愿的情况下被逼嫁。她们在认命后,说得最多自我安慰的话就是,嫁过去好歹能吃饱,可以有条活路。如果木家堡制药厂早一点出现多好啊,食堂的姐姐说以后肯定不是每天都能吃肉,中午那才是日常饭菜,可是中午也是两个窝窝头,一勺炒青菜,还有不限量的腌菜红豆汤。已经是非常好的伙食了。
吴珊珊在此刻发誓,一定要好好干活,守护好木家堡制药厂,只有制药厂越来越好,以后来姚县下乡的同志们就不用再去吃她们吃过的苦。
寨子里的事情基本稳定,白露要去姚县一趟。
“去一趟要好几天呢,我好几天见不到你了。”薛承曦听说后眼巴巴的看着白露。
“你这腿别想折腾了,我尽快回来。现在我不过是出去几天,等你假期结束去工作了你要怎么办?”白露这话一出,眼前的男人更忧郁了,浑身上下都写满了不开心。
“就是因为假期少才想和你多待一会儿。”薛承曦就是太明白自己工作的特殊性才会更加患得患失,一去几年,连信件都受管制,他的前辈们定了亲被悔婚,甚至家人以为失踪死亡了妻子直接再嫁的都不少。
这委屈的小眼神看得白露差点心软,但想到水电站的事情,她不得不硬下心来:“我保证,办完事就回来,在你假期结束前哪里都不去。”白露脑海中忽然冒出一句话:男人会影响我拔剑的速度。果然有道理啊,这还没订婚甚至没和任何人说处对象的事,只是两个人心照不宣的暧昧呢,就这样粘人了。偏偏白露这人吃软不吃硬,特别受不了这种委屈的小眼神,尤其是长得好看的,哎哟喂,心都给你看酥了。如果薛承曦没有这个工作,而是一直待在寨子里,那,算了,没边的事情不想。
薛承曦也晓得事关重大,得了这句话便很高兴了。
“那你路上要注意安全,我在家里给你做监工。”
去县政府,白露找的人还是王晓霞。
“你这消息够灵通的啊,是有这么个事,昨儿个刚开完会,成家坝确定搬迁了,地址已经选好,村民们这会儿差不多都在开大会收拾家当了。你来问这个,是木家堡想通电?这可不容易。”
王晓霞给白露倒了杯水,白露不是第一个来打听消息的,实际上从电站选址开始,那些消息灵通的队长就像闻着鱼腥味的猫儿,每次来开会办事都要问一问,但这个电站主要的供给姚县和周边几个县城工厂用电的,村里要想通电也不是说完全不可能。有些地方电线杆要经过村集体的田地,政府也要考虑百姓的想法,但大面积不可能,一个电站每年最多就是两三个大队,算是给百姓们一个希望。 ↑返回顶部↑
这两毛钱是白露和两个徒弟商量后制定出来的,每次取十分之二交给木家堡大队做场地费,其余的两个徒弟自己分,他们倒是想分一些给白露,但白露哪里会要徒弟这点辛苦钱。这个措施一是为了现在建设的疗养院,以后的连锁按摩店做准备,另一个就是寻找人才收徒弟,不仅知青们可以去学,孩子们也可以。
在开工前的动员会上,白露爆出了这么以后消息,散会后,知青们议论纷纷。其中有不看好的:“一节要就要两毛钱,一个月就是六毛,这上课怎么还要收费啊?”
“瞧你这话说的,上课不收费那你免费给孩子们上课啊,干嘛拿工资!”廖芳刚好在附近,张嘴就怼回去,见周围的人都看过来,叹了口气:“你们的目光能不能放长远一点,制药厂的工资都超过一块钱一天了,疗养院会低吗?那可是手艺,放在以前不外传的东西,到了如今的年景,你想学这些东西,要么得到推荐去工农兵大学,要么找个师父让人家看上眼学了给人养老送终,如今人家授课还心疼那两毛钱,是昨天吃菌子吃坏了脑子吧。”
廖芳反正高兴得很,他们兄妹都准备报名,而且她昨晚就写了信准备请木月带出去寄,让姨妈和舅舅家的表弟妹如果必须下乡的,一定要来木家堡,不止是她,黄安安几个也是这样做的。
“我可没有心疼钱,一早就准备要去的,原来说只要招老师,但沈知青知道我们的情况后也没让我们走,在这里比在原来的大队舒服多了。沈知青心地善良才做这么多好事,怀疑她那是丧良心。”
说这话的人是柳河大队的知青吴珊珊,她是好几年的老知青了,因为不愿意嫁人,在柳河公社受了很多苦楚。这次没考上老师,知道能留下来做工后,激动得哭了一晚上,如今彻底成了白露的小迷妹。
两人的话一出,其他知青也想起这茬,那些听了抱怨心里起了埋怨的忍不住暗骂自己小人之心,这下更是下了决定要好好学习。何月月和佩兰就是这个时候过来的。
“我是木家堡小学的校长梅佩兰,27位老师请跟我走,我们今天的主要任务是给孩子们分班并选拔班主任。”
孩子们会分成十人一个的小班,班长的人选是佩兰亲自定的,大部分是木家堡的孩子,有两个是小河村的。这次的小班并不是按照大队来,孩子们被打散了,佩兰也希望队里的孩子起带头作用,把有坏毛病的孩子性子拧过来。如今年纪都还不大,虽然有些孩子受家长影响有些小毛病,但根子都不坏,还来得及。
“剩下的知青跟我走,我们这几天的任务很重,白露说了,干得好她自掏腰包给大家加餐。”
何月月是爽朗的性子,见人三分笑,听了这话胆子大的便跟她打趣起来,一群人说说笑笑往广场那边走。何月月说任务重可不是夸张。消息传得越来越远,这几天来卖药材的人不减反增,广场上积压了大量药材,好在老乡们怕药材坏了白忙活,这些药材都是晾干的。只是不干净,他们如今要进行清洗加工。
“力气大的能用铡刀的两人一组自己组队去铡药材,力气小的过来清洗,这些药材我们收的时候都是按品种堆放的,你们清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里面的杂草杂物,必须全部清理出来。这可是入口的东西,千万不能马虎大意。”
何月月现在是管理,白露特地交代过她,自己不用干,盯好这些知青,把控好质量比什么都重要。知青们第一天上工,干劲满满,尤其是柳河大队来的知青,生怕做不好被退回去,活儿干得又快又好。毕竟坐着洗药材这事儿比挖地收粮食什么可舒服多了,木家堡的人在广场这一片搭了棚子,连太阳都晒不到,角落里有食堂送过来的凉茶,旁边放着竹筒,渴了就去喝一杯。大家注意到老知青们还有写了名字自己专用的,暗地里想,等下工后他们也去弄一个。长时间坐小板凳对腰不好,何月月便看着时间差不多就会提醒大家起来走动走动,练一练白露教体操又继续干活。
木家堡没有通电,太阳落山大家便下工了,今天的成果很不错,白露也做到了早上的诺言。用粮食和狩猎队换了一批猎物送过去食堂,知青们下工便见到了今天的晚饭,每人两个拳头大的杂粮窝头,一碗飘香四溢的干香覃(xun)野鸡汤,里面有四五块鸡肉,一勺香辣兔丁,一勺蒜香灰灰菜。
这个分量够男知青们吃饱了,女知青们如果吃不完还能剩下一个窝窝头做宵夜,许多家境一般的知青们下乡后便没有吃这么饱过。尤其是肉,其他大队可不像木家堡有那么多野物,当初柳河公社那杀千刀的国军头子驱赶野兽,那种用枪炮人力的方式,野鸡兔子松鼠这些小型食草动物也会跟着跑,虽然这些年漏网之鱼又繁衍出来一些。但是山头上没有野兽的威胁,村民们放飞自我,有点时间就往山上跑,等知青们来了,哪里还能有什么野味。
知青们想吃肉,只能等年底生产队杀猪分一点或者去水里摸鱼,平时能打一条蛇或者老鼠都能抢起来,说多了都是泪。吴珊珊原本不太能吃辣,但此刻她却顾不得这些,就着鸡汤和窝头,把香辣兔丁吃得干干净净。吃着吃着就红了眼睛,她来得早,母亲是印刷厂工会的干事,父亲是电影放映员,哥哥和姐姐也有工作,因为对她下乡的愧疚,家里经常给她寄包裹,甚至母亲和大哥还来看过她一次。
也是家里的这份疼爱让柳河大队的人不敢过分,但追在她身后打主意的人从不不少,甚至因为家底还更多。那些人看她的眼神就像看肥肉,她永远不敢自己一个人出门,信件和包裹是给了邮局的人钱,请他每次亲自送到她手里,夜里上厕所买了痰盂盆,就这样胆战心惊的过了几年,经常做噩梦被惊醒。
吴珊珊是老知青,和她一批来的,在她之后来的,有十一个女知青都在不是自愿的情况下被逼嫁。她们在认命后,说得最多自我安慰的话就是,嫁过去好歹能吃饱,可以有条活路。如果木家堡制药厂早一点出现多好啊,食堂的姐姐说以后肯定不是每天都能吃肉,中午那才是日常饭菜,可是中午也是两个窝窝头,一勺炒青菜,还有不限量的腌菜红豆汤。已经是非常好的伙食了。
吴珊珊在此刻发誓,一定要好好干活,守护好木家堡制药厂,只有制药厂越来越好,以后来姚县下乡的同志们就不用再去吃她们吃过的苦。
寨子里的事情基本稳定,白露要去姚县一趟。
“去一趟要好几天呢,我好几天见不到你了。”薛承曦听说后眼巴巴的看着白露。
“你这腿别想折腾了,我尽快回来。现在我不过是出去几天,等你假期结束去工作了你要怎么办?”白露这话一出,眼前的男人更忧郁了,浑身上下都写满了不开心。
“就是因为假期少才想和你多待一会儿。”薛承曦就是太明白自己工作的特殊性才会更加患得患失,一去几年,连信件都受管制,他的前辈们定了亲被悔婚,甚至家人以为失踪死亡了妻子直接再嫁的都不少。
这委屈的小眼神看得白露差点心软,但想到水电站的事情,她不得不硬下心来:“我保证,办完事就回来,在你假期结束前哪里都不去。”白露脑海中忽然冒出一句话:男人会影响我拔剑的速度。果然有道理啊,这还没订婚甚至没和任何人说处对象的事,只是两个人心照不宣的暧昧呢,就这样粘人了。偏偏白露这人吃软不吃硬,特别受不了这种委屈的小眼神,尤其是长得好看的,哎哟喂,心都给你看酥了。如果薛承曦没有这个工作,而是一直待在寨子里,那,算了,没边的事情不想。
薛承曦也晓得事关重大,得了这句话便很高兴了。
“那你路上要注意安全,我在家里给你做监工。”
去县政府,白露找的人还是王晓霞。
“你这消息够灵通的啊,是有这么个事,昨儿个刚开完会,成家坝确定搬迁了,地址已经选好,村民们这会儿差不多都在开大会收拾家当了。你来问这个,是木家堡想通电?这可不容易。”
王晓霞给白露倒了杯水,白露不是第一个来打听消息的,实际上从电站选址开始,那些消息灵通的队长就像闻着鱼腥味的猫儿,每次来开会办事都要问一问,但这个电站主要的供给姚县和周边几个县城工厂用电的,村里要想通电也不是说完全不可能。有些地方电线杆要经过村集体的田地,政府也要考虑百姓的想法,但大面积不可能,一个电站每年最多就是两三个大队,算是给百姓们一个希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