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2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薛承曦觉得姐姐就是被这些孩子烦得焦躁了,才会连这么简单的办法都想不到。木生阿爷便是当初建造木家堡这些院子的老木匠,清末那会儿在全国都有名气,后来他遭仇人暗害,机缘巧合之下来了木家堡。祖爷爷帮他报了仇,他便留下来,一辈子收了不少徒弟,解放后都到其他大队讨生活了。匠人最注重师承,这些小木匠们每年清明节都会来给木生阿爷扫墓,薛承曦遇见好几次,浩浩荡荡的热闹得很,把他们叫回来,别说床了,就是想盖学校都能给你盖出一座新的来。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门板当床板,反正都是板,没毛病,到底是上过大学的人,我阿弟就是聪明。那你再说说,老师怎么办?”
  在白露出发之前,木家堡制药厂的工作并不繁重,去痹丸因为原材料减少的问题产量锐减。而其他药品,签约时大队长们已经带走了一批,制药厂的订单很少,知青们除了值班的几个,其他人都能上山找菌子。从她们里面抽出一部分人来暂时管孩子是可以的。
  但这里面白露又算少了一件事,雨季地里活少,云省人人上山找菌子。大队长们回去把药材收购的价格一公布,村民们就像打了鸡血,男女老少上山都带着锄头,见了药材就挖。白露走后第六天,就有其他村的骡马帮驮着药材来卖,雨季采收的药材放不住,大队上收了之后立马送过来,药上面都沾着泥,需要清洗之后立马炮制。
  一个大队的人驮着上千斤药材过来,十几个大队的人那就是上万斤啊,寨子里几个院子都堆满了。湿漉漉的药材不处理就得遭殃,白霜急得红了眼,好在木家堡以前是干黑活的,还有城墙,众所周知,攻城战里守城一方必备的东西便是大锅,烧热岁泼淋热油泼都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战术。解放后这些大锅就就在仓库里闲着,杀猪的时候才抬一口出来用。如今全部派上了药材,白霜让人在制药厂屋子里打了十几个灶台,又在院子里砌了八个烤房,知青们两个人负责一个灶台,该烤的烤该蒸的蒸,木家堡所有人家的簸箕篱笆都收了过来,整个院子都是药香。
  如今知青点基本不开火了,紫菀的手艺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白霜做主在制药厂里办了个食堂,由紫菀带着几个寨子里的小姑娘们每天给大家做饭。知青们从早忙到晚,白霜加了工资大家才没有抱怨,哪里有空来管教这些孩子。
  鲁国荣来那会儿木月是真的挺高兴的,送孩子们来的家属们听说留下来做短工一天能有一块钱,谁都不想走,全部留下来做短工。木家堡的人散漫惯了,他们喜欢去山上跑,尤其是出菌子的时节,这段时间被木月抓着来洗药材,虽然能挣钱,可这些二愣子非抱怨不自在,如今有了人手,木月也不用天天抽签抓壮丁。
  这里顺便说一下,鲁明月夫妻跟着鲁国荣一起过来,她丈夫李锴说想先来这边熟悉熟悉情况,治疗的时候方便一点,除了他们两口子外还有鲁全,都是来木家堡养病长期居住的。李锴虽然没上过学,但村里办过扫盲班,他特别努力,扫盲班结束后,这人买了一本语录回来,语录这东西大家都会背,他就根据上下文来猜测自己不认识的字,两年时间,竟然也学个七七八八,这人又跟鲁明月的哥哥找了明月的小学课本来自学,如今也算是个文化人了。
  鲁明月喜欢和小孩子玩,李锴看佩兰几个照顾这么多孩子忙不过来,便自告奋勇出来给孩子们上一年级识字班,他以前做过民兵队长,时不时在村里巡逻,小河村的孩子们怕他。有他管着乖觉得很,不管是上课还是学习药材都认真。他上课的时候,鲁明月就坐在教室里一起听,下午也跟着一起处理药材,她虽然病了,但学得比其他人还快,这两口子算是帮里大忙。
  但这些人加起来也只能照管木家堡和小河村的孩子,等梅子树的孩子们一到,木月看着白露的信立马抓瞎,她去哪里找人管这些孩子哦。人多就算了,梅子树大队的这些孩子没有小河村大队的听话。马晓蕊一个高中毕业生放那里,哪怕怀着孕木月也想抓壮丁来管几天,谁想到那些孩子里竟然有人敢当面羞辱马晓蕊。木月当场气得把那个孩子给退走了,谁求情都没用。但有了这事儿在,马晓蕊也不愿意管这些孩子。
  所以木月眼瞎才会这么焦躁,又要解决这些孩子的住宿问题,又要找人管着她们,她又变不出人手来。烦得想把人全赶走。
  “这事儿你别管了,我来办,你看好制药厂,现在寨子里外人多,别让他们生出事端。”
  薛承曦坐着轮椅亲自上阵,他虽然是搞研究的,但其实是军校毕业,别人看长得又白又俊斯斯文文,真板起脸来,那锐利的眼神连木月都害怕。他有自己的想法,既然这些孩子学的都是医药,又是为了姚县父老乡亲服务的,以后少不得要翻山越岭去各大队看病和进山采药,身体素质非常重要。老师还没到位怕什么,先搞军训,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磨一磨这些熊孩子的性子。
  至于老师,寨子里的人肯定不行,但这件事更容易,整个姚县那么多知青,不是初中毕业就是高中毕业,还能找不出几个老师?只要木家堡把这个消息放出去,多的是来报名的人。
  薛承曦把寨子里几个从战场上全身而退回来的爷爷奶奶请过来做教官,将这些孩子分成三个班,就在寨子中心广场上教他们打拳。上午练拳,下午也不用挪地方,就在这里洗药材。孩子们洗的时候,薛承曦就拿着医书在旁边大声的阅读他们清洗的药材名称,药效,习性采收办法等等,一遍又一遍的重复。
  佩兰和苏美娜对孩子温柔体贴,可几个老战士就不一样了,他们是木家堡土生土长的人,小的时候正是木家堡辉煌时期,时不时就出去血拼一场,寨子里的孩子会走路就要拿刀,不好好练习长辈们的扫堂腿和马鞭可不留情。他们信奉的道理便是适者生存,在自家家里挨打总比上了战场上丧命好。几位沿袭了前辈风格的爷爷奶奶们把自己压箱底的武器都给找出来,甩着鞭子扛着大刀站在旁边盯着。哭都没用,谁要是哭了拉出去罚站,再哭就得挨鞭子。孩子们哪里见过这种阵仗,一个个哭丧着脸干活干得非快,梅子树大队的孩子们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会落在这群恶霸手里,他们当初都能把马晓蕊当祖宗,她说东绝对不往西。同时对家里人也起了埋怨,要不是家里人说马晓蕊不要脸,不能和她相处,他们怎么会去找她霉头啊!
  白露骑着骡子经过广场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副画面,上百个小萝卜头兢兢业业的洗药材,旁边五个老人家扛着武器来回走动,正中间的c位上,薛承曦拿着一本书用和缓严肃的语气念到:“半夏,别名地文、守田、蝎子草......”
  薛承曦人聪明,念上两遍都能背出来,手里虽然拿着书,眼神却飘远了。听见马玲响,转头看过去,四目相对,就见英姿飒爽的骑在马背上,长发用两根银簪子盘起,身上穿着民族特色的绣花马褂,褂子上娇颜的山茶花衬得她越发唇红齿白,明明只是普通打招呼的一个微笑,薛承曦念书的声音忽然打了结巴,狼狈的低垂下眉眼,不敢再看她。
  白露在省城的时候就发现这个男孩子看着清风朗月,其实非常容易害羞,给他针灸他会害羞,给他按摩他会害羞,甚至连多说几句话对他笑一笑都会害羞。偏偏又长了一张温润如玉的脸,两颊泛着桃花耳尖红若滴血的样子实在太犯规了,白露都不敢多看,生怕自己生出什么禽兽的想法。白露遥遥打个招呼,调转马头朝家里走,心里想着还是把怀里的小可爱安顿好吧,并没有看见身后失落的目光。
  人是走了,但脑子里还在想着薛承曦的事,按时间算,薛承曦这会儿才拆石膏不久吧,怎么就折腾着跑回来了,山高路远,就不怕这腿彻底留下后遗症。那么好看的一张脸,如果以后变成跛子,哎哟,脑海里出现的画面让白露拒绝想下去。
  “陈可,知青点人比较多你住过去大概不习惯,云华她们的院子里只有五个人,就在我家旁边,你和云华她们住怎么样?”
  “我都听你的。”三里大队的知青点是二十几人住的,陈可这一路虽然害怕,但也观察了木家堡,房子都这么大,六个人住非常宽敞了。
  “陈可姐姐,你放心,我姐姐们都很好相处,以后你不想出门就在院子里,摘菜之类的事情可以叫我们帮忙。”
  陈可出手大方,在路上这几天,小姑娘又是罐头又是饼干,还送了云华几个好看的头花,听说木雄家里有个刚出生的弟弟后,给了木雄两张奶粉票,木雄受宠若惊,这可是拿钱都买不到的东西啊。原本陈可想着白露经常在外面行走,想给白露一个军用水壶的,但白露不缺这东西,又怕小姑娘多想,想起家里的白霜,便要了几块巧克力过来。
  陈可在他们收下东西后,肉眼可见的没那么紧张了。但白露并不觉得这小姑娘傻或者瞎大方,要真傻她也不可能在三里大队好好的活了三年,她如今的送礼行为,只是因为去了木家堡,白露几人便是她最熟悉的人,且白露能直接带走她,可见在木家堡的地位,陈可大概是想给自己找个靠山。
  木雄嘴上没说什么,但这边梅家姐妹几人才帮陈可把行李拿进房间,东西都还没收拾。那边木雄就带着哥哥嫂子过来敲门了,云华一打开门,瞧见这人肩膀上挑着的柴火,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你是怕我不给陈可姐姐柴烧还是怎么的?”
  “嘿嘿,我是想着你们几个都是小姑娘,砍柴不容易。不像我,力气多的使不完,路上吃了陈可姐那么多东西,总不能只出不进吧。”
  他不仅挑了柴火,何月月夫妻还带来了一只野鸡、两条鱼、一篮子青菜和几个木雄爹自己编的竹篮竹筐。
  “是叫陈可吧,我是木雄的嫂子何月月,也是知青。阿娘得了两那张奶粉票可高兴了,让我们一定过来谢谢你。这恩情我们家记着,你刚来这里,要是有什么不方便的事情就去找我们,我家人多呢。”
  何月月在路上已经晓得这姑娘怕人的毛病,就站在院子门口把东西递给云华,给完了东西两口子便说要去隔壁找白露,这就走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