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1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白露说药是入口的东西,卫生非常重要。因为这,木家堡还搞了一次大扫除加灭鼠活动呢,制药厂周围更是撒上了珍贵的药粉,蛇虫鼠疫不敢进来。”木月弯着嘴角说道。
  “行,我回去一定跟领导如实汇报,那药厂如今有没有什么困难的地方”
  “你这么问,我就直说了,还真有!咱们这厂里能自己解决的东西都解决了,可这制药的碾槽冲桶啥的,白露说用金属最好,可打铁匠都因为没有材料改行好几年了,这上哪儿找去。”
  如今金属属于管制品,但凡购买和金属有关的东西,都得要工业券或者打证明。白露说她想想办法,木月实在不知道她能想出什么办法,正在犹豫要不要把寨子里的兵器融几件出来应急,可那些东西都是传承下来的,她也下不了决心。
  “这个应该问题不大,你们是做正规用途,政府这边可以给你们开条子,到时候去钢铁厂那边购买材料。”
  虽然问了要不要提供帮助,但姚县穷得叮当响,王晓霞又是个小透明,不敢帮领导打包票说直接送。
  “感谢政府的关怀,我们这边启动资金已经准备好,拿到条子就能过去购买材料。”
  白露刚跨进门就听见这个好消息,心情大好。对姚县的领导更加满意了,能跑这么远来实地查看制药厂,有了困难也给解决,这一看就是为民做事的好官啊,如果有机会,一定得认识认识。
  她也没想过要白嫖,钱她不缺,政府那边只要给条子,那就万事大吉。交易系统里从来没有刷出来过这些工具,主要是太偏了,没人会卖。倒是可以买些其他的金属制品来改造,可还是那个问题,来处不好说,如今总算能解决了。
  “白露,你回来了。”见沈白露回来,木月心中安定更多。说是木家堡的厂子,可她又懂多少,带这小干事来看看还行,要真叫她说出个一二三来,她不行,生怕误了白露的事。
  但其实王晓霞也没准备问什么,毕竟她也不懂不是。只跟白露表达了县长要看成品药的意思。这个当然没问题,领导签字盖章是要担责任的,县长没让他们先拿东西去检验再盖章已经非常够意思了。
  白露不仅给了去痹丸,膏药、小儿安丸、肠安康丸、风寒感冒丸、风热感冒丸这些最近鼓捣出来常见的药丸子都是满瓶的给。没办法,纯手工制作,搓成丸子比较方便。
  药是一百粒一瓶,用土瓷小瓶子装着,上面贴了使用说明和禁忌事项,白露还单独拿了一份说明书给王晓霞,交代她,一定要按照上面的症状和用法用量来服用,如果拿不准,可以请教县城里的中医。
  其实这话也就是场面上说说,不管是白露还是王晓霞都明白,这药拿回去,县长肯定要找人看的。
  制药厂看了,药也拿了,这件事便算了了。不过武装部的同志是带着任务过来的,木月便领着他们去慰问老战士亲属。
  并不是所有的退役战士都有慰问,但木家堡的这些老战士不同,当初走的时候,一家家的去,仅留有独女和老人在家中。回来的这些,既是英雄也是烈属。出发之前,村里有326户,近四千人。建国之后,虽然也还剩下三百多户,却不足千人。如今大部分老人过世,寨子里只有两百余户人家了。最少的那户都有三张烈士光荣证,最多的那家,足足十二张,这是名副其实的英雄村。
  每年的慰问品是直接从省军区下拨,由木家堡自己选出十户人家做代表接受慰问。往年是七一送进来,日子快到了,县里便将就着一起。东西不多,主要还是党和国家做个表示,他们记得英雄村的付出。
  最先去的这一家正是家里猎狗怀了崽的木桃家,木桃今年二十来岁,打战那会儿,她刚出生没多久。家里人丁兴旺,她有四个姨妈三个叔叔,有的结婚了,有的刚成年,加上她父母,全跟着奶奶走了,小姨是偷偷跑了去的。十二个人去,回来的只有十二张证书,只剩下她和爷爷相依为命。
  见木月领着两个战士进来,木桃眨眼就明白他们的来意,放下猪食洗干净手,带着一群人去了正房。墙上贴着证书,供桌上摆着灵牌,木桃点燃香,用民族语言跟长辈说军队来人探望了,国家没有忘记他们。
  白露跟着上了三炷香,鼻头酸酸的,走出主屋,才发现自己泪流满面。
  这是她最直观的一次面对战争的残酷,和那些冰冷的文字不一样,这十二个人,有几个还能找到照片,穿着长衫拿着大刀意气风发。但更多的,什么都没留下。
  第二家主人和白露很熟,正是给她试药的阿奶木金凤,身上有不少暗伤,腿脚受冻严重,在白露来之前,已经出现麻木的状态。但阿奶心态很好,还能打趣小战士也没有找对象,乐呵呵的要给他介绍。
  走完了流程,阿奶不见外的道:“你们来这一趟,想来是有人要往省里跑一遭的,一事不烦二主,露儿,帮我写封信,咱们还有多少做好的药丸子,都叫他们捎去给张达成那老小子,跟他说清楚,这药吃了要是好,钱一分都不能少的给寄过来。”
  金凤阿奶说得霸气,两位小战士可不敢接话。他们不是新兵蛋子,张达成老爷子虽然没见过,名声可是不小,那可是省军区的副司令啊!
  木家堡这制药厂,真是不得了哦,就这么个小作坊的东西,竟然都敢往那位手上送。
  第24章 白晨的困境
  在木家堡制药厂越来越规范的时候,七百公里外的红旗农场,长着小虎牙的年轻姑娘叫住扛着锄头满身疲惫却依然英俊的男人,小声又快速说道:“白晨,邮递员来了,我刚听见你的名字,趁着人没走你快去。”
  白晨谢过姑娘,拿着锄头往门卫室赶,到的时候,邮递员刚对完单子打算离开。
  “同志,请问有没有白晨的包裹信件”白晨气喘吁吁的叫住邮递员,好在赶上了。
  “有,一个包裹一封信,都在这儿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