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 / 3)
第55章
谢不尘安安稳稳在岛上住了两个月, 期间风平浪静,没什么大事发生。
彼时已接近冬日,崇仁岛被新雪覆盖, 只不过雪下得不大,因而雪迹斑驳,不少处还能看见枯黄的野草顽石。
谢不尘在庭院内习剑,长剑覆上火红的灵流, 剑气卷雪纷飞, 火红的剑穗在风中摇曳。
上清宗剑法讲求动静相合, 快慢有序,但鹤予怀当年教谢不尘时,以杀招为主,因而谢不尘手中的剑出得很快, 几乎看不见剑影,即便是以目力著称的飞廉灵兽紫微,若是看不见那系在剑柄上随动作搅动的剑穗,也会连他在舞剑都不知道。
第一式,杳蔼流玉
第二式, 浮翠流丹
…………
剑法共二十一式, 最后一式是河倾月落,谢不尘手中问道剑分出无数剑影又在瞬间合为一体!
最后一剑横荡而出, 整个院子的雪都被火红的灵流一扫而空,在瞬间蒸发成了水汽, 又被冰冷的天气冻成了一层薄薄的冰, 覆在院落的墙面上。
谢不尘甩了个漂亮的剑花,单手负剑于身后。
火红色的剑穗垂落在他的手边。
又有新雪簌簌而落,谢不尘穿着一件粗麻制成的灰色对襟大袖, 在雪声里显得十分单薄,白色的雪花覆在他的肩头,他那漆黑的眼睫也凝上一层细细的白霜。
不远处的八角亭里,薛璧正以新雪煮茶,小黑化为人形坐在薛璧身边,手里抱着一堆话本子还有吃食。
说来他们其实都辟谷了,并无口腹之欲,但小黑总算能稳定的化为人形,生出完整的五感,不必再时时借助薛璧来感受外界的一切,因此见什么都想尝一口,对各式各样的玩意儿也都颇感兴趣。
谢不尘练完剑在亭中坐下,伸手同小黑要话本子。
小黑左看看右看看,最后勉为其难挑出了一本塞到谢不尘手里面。
封面上书几个大字——
《蓬莱见闻录》
谢不尘草草翻了两页,有关于精怪的记录,也有些关于修真人士的生平见闻,甚至还夹杂了些乱七八糟的爱情故事。
他翻过两页,在目录里面看见了些眼熟的名字,草草扫过几眼,是霜玉师妹在无尽海秘境的见闻,还有玉萝峰方若岑关于灵草灵药采摘的记录,再翻过一页,鹤予怀三个字赫然出现在眼前。
谢不尘心神一动。
他安静地看着那名字一会儿,最终还是翻到了那一页。
“鹤予怀,上清宗苍龙峰峰主,原名不详,号明鸿仙尊。
仙尊少时清苦,正一三十五年拜入上清宗,为外门弟子,时年二十。五年后,拜入还月长老门下,还月长老赐名鹤予怀。
仙尊初修道,众人谓其天资平平,难有长进。仙尊答曰:事在人为。后刻苦修炼,渡千劫万难,终成一代大能。诸多弟子崇之敬之,望拜入其门下。然,其皆拒之。
至上清二十一年,仙尊始收徒,名谢不尘。其天资卓绝,世所罕见。
奈何天妒英才,其年少殒命,魂散天地。
仙尊为之悲痛交加,境界大跌。而后藏其尸于峰顶,连年招魂,未果。”
………… ↑返回顶部↑
谢不尘安安稳稳在岛上住了两个月, 期间风平浪静,没什么大事发生。
彼时已接近冬日,崇仁岛被新雪覆盖, 只不过雪下得不大,因而雪迹斑驳,不少处还能看见枯黄的野草顽石。
谢不尘在庭院内习剑,长剑覆上火红的灵流, 剑气卷雪纷飞, 火红的剑穗在风中摇曳。
上清宗剑法讲求动静相合, 快慢有序,但鹤予怀当年教谢不尘时,以杀招为主,因而谢不尘手中的剑出得很快, 几乎看不见剑影,即便是以目力著称的飞廉灵兽紫微,若是看不见那系在剑柄上随动作搅动的剑穗,也会连他在舞剑都不知道。
第一式,杳蔼流玉
第二式, 浮翠流丹
…………
剑法共二十一式, 最后一式是河倾月落,谢不尘手中问道剑分出无数剑影又在瞬间合为一体!
最后一剑横荡而出, 整个院子的雪都被火红的灵流一扫而空,在瞬间蒸发成了水汽, 又被冰冷的天气冻成了一层薄薄的冰, 覆在院落的墙面上。
谢不尘甩了个漂亮的剑花,单手负剑于身后。
火红色的剑穗垂落在他的手边。
又有新雪簌簌而落,谢不尘穿着一件粗麻制成的灰色对襟大袖, 在雪声里显得十分单薄,白色的雪花覆在他的肩头,他那漆黑的眼睫也凝上一层细细的白霜。
不远处的八角亭里,薛璧正以新雪煮茶,小黑化为人形坐在薛璧身边,手里抱着一堆话本子还有吃食。
说来他们其实都辟谷了,并无口腹之欲,但小黑总算能稳定的化为人形,生出完整的五感,不必再时时借助薛璧来感受外界的一切,因此见什么都想尝一口,对各式各样的玩意儿也都颇感兴趣。
谢不尘练完剑在亭中坐下,伸手同小黑要话本子。
小黑左看看右看看,最后勉为其难挑出了一本塞到谢不尘手里面。
封面上书几个大字——
《蓬莱见闻录》
谢不尘草草翻了两页,有关于精怪的记录,也有些关于修真人士的生平见闻,甚至还夹杂了些乱七八糟的爱情故事。
他翻过两页,在目录里面看见了些眼熟的名字,草草扫过几眼,是霜玉师妹在无尽海秘境的见闻,还有玉萝峰方若岑关于灵草灵药采摘的记录,再翻过一页,鹤予怀三个字赫然出现在眼前。
谢不尘心神一动。
他安静地看着那名字一会儿,最终还是翻到了那一页。
“鹤予怀,上清宗苍龙峰峰主,原名不详,号明鸿仙尊。
仙尊少时清苦,正一三十五年拜入上清宗,为外门弟子,时年二十。五年后,拜入还月长老门下,还月长老赐名鹤予怀。
仙尊初修道,众人谓其天资平平,难有长进。仙尊答曰:事在人为。后刻苦修炼,渡千劫万难,终成一代大能。诸多弟子崇之敬之,望拜入其门下。然,其皆拒之。
至上清二十一年,仙尊始收徒,名谢不尘。其天资卓绝,世所罕见。
奈何天妒英才,其年少殒命,魂散天地。
仙尊为之悲痛交加,境界大跌。而后藏其尸于峰顶,连年招魂,未果。”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