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2 / 3)
和上朝前独处的面红耳赤完全不同, 几乎变了一个人。
白玉阶前, 他的左右侧分别站着两排文官和武将, 两边隔得泾渭分明。
文官为首是当朝丞相秦庆林, 这位他穿着一身深紫的官袍, 正在默默打量着武将最前沿的一位高大身影。
方才在殿前这群官员在闲聊时他便注意到, 沈大将军的话变得少了很多。
而且以前的他从来不会在公开场合开玩笑话, 明明是成熟稳重的一个人,怎么会变得如此轻狂呢?
秦庆林不由得想到他从女儿那里没收的几本话本子, 里面仿佛有说到诸如移魂穿越之事,莫不是他眼前的这位沈将军, 早就不是原来的那个了。
秦庆林的脑洞越发歪了,狐疑的眼神不时打量着沈青。
沈青也发现了这位年过半百的秦丞相一直在看他。
可秦庆林和仁亲王仵德兴年龄相临近,也是多年好友。和仁亲王一样, 他在朝堂上也一直保持着中立派,比起仁亲王还有些偏宠最小的六皇子, 秦庆林更是直接放话, 只要皇上的圣旨说把皇位传给谁, 他就辅佐谁。
秦庆林老来得女,当年夺嫡时他的女儿才刚八岁,没有哪位皇子能通过联姻拉拢这位丞相大人,连这条路都走不通, 别的路就更不可能了。
所以沈青在殿外时是完全把秦丞相是内鬼这件事排除在外了,完全没想到这位德高望重的秦丞相会这么盯着他猛猛看。
可方才在殿外开的玩笑话是肯定不能再用一次了。
同时被仵雨溪和秦庆林的目光交叉扫过,每一寸皮肤都在发抖,沈青觉得自己的身体都快成筛子了。
即便如此,他还得站在最前列,面不改色地扮演好现在的沈大将军,同时一样惦记好他此番上朝的目的。
一心三用之间,他听见自家小溪那淡漠又夹杂着没掩藏好的火气的嗓音。
“你们可有什么事?”
于众臣而言,早在大将军第一次没有上朝时,他们就发现这位年轻的皇帝脾气变差了,说话声音都冷漠了好几个度,所以完全不敢抬头看仵雨溪,更是对这微末的语气变化没任何感受。
“臣,臣有本启奏。”在殿外被嘲笑很久的李大夫梗着脖子说,“是关于前日金国使臣回了他们国后,金国国君好像隐约有动怒,扬言我们欺人太甚。”
“其余诸国好像对此也颇有微词,似乎是从哪里传出他们公主到凤翎后就暴毙身亡,而就在公主出事时沈将军也在场。”
“嗯?”仵雨溪听清他的话,珠帘下的眉毛一挑,如珠玉般好听的声音落下,“李大夫倒是挺关注我的皇后娘娘。”
......你们夫夫两人的脑回路要不要如此相似啊?
众群臣脑中不由吐槽,又听到他们的年轻皇帝继续道:“你不过一个散官,竟还知晓外国之事,看来操心甚多,不知是否该为爱卿的鞠躬尽瘁赏赐些什么呢?”
朝请大夫这一官职听名字便知只是上朝的文官,非上朝时间的日常工作,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在各部打转,像块砖似的哪里有事往哪里搬。
且这个官职也是从前祖宗在时设立的,在如今的仵雨溪看来是在有些尸位素餐,过于冗杂的上朝流程都被他一减再减,朝请大夫平日的职务也是由他增添的。
李大夫最近在工部帮忙督促桥梁建造之事,在工部侍郎手下忙的飞起,如何能够耳目通明到知晓外邦事项?
第三十章
“这......这就不必了。”李大夫受宠若惊道。
仵雨溪似笑非笑:“既然如此, 不如正式将你编入沈行令的下属中,也不算辱没了你的一番苦心。”
仵雨溪在朝上说话时从来都是轻飘飘的,极少会在群臣之间说重话, 但仔细思索他们这位皇帝说的话语背后,总能品出些手腕在其中。
而上一次关于当朝宣布职位任调, 还是在肃清其余皇子残党后, 对许多站错了队的朝臣们明升暗调, 再后来就也没有这些人的任何消息回京了。 ↑返回顶部↑
白玉阶前, 他的左右侧分别站着两排文官和武将, 两边隔得泾渭分明。
文官为首是当朝丞相秦庆林, 这位他穿着一身深紫的官袍, 正在默默打量着武将最前沿的一位高大身影。
方才在殿前这群官员在闲聊时他便注意到, 沈大将军的话变得少了很多。
而且以前的他从来不会在公开场合开玩笑话, 明明是成熟稳重的一个人,怎么会变得如此轻狂呢?
秦庆林不由得想到他从女儿那里没收的几本话本子, 里面仿佛有说到诸如移魂穿越之事,莫不是他眼前的这位沈将军, 早就不是原来的那个了。
秦庆林的脑洞越发歪了,狐疑的眼神不时打量着沈青。
沈青也发现了这位年过半百的秦丞相一直在看他。
可秦庆林和仁亲王仵德兴年龄相临近,也是多年好友。和仁亲王一样, 他在朝堂上也一直保持着中立派,比起仁亲王还有些偏宠最小的六皇子, 秦庆林更是直接放话, 只要皇上的圣旨说把皇位传给谁, 他就辅佐谁。
秦庆林老来得女,当年夺嫡时他的女儿才刚八岁,没有哪位皇子能通过联姻拉拢这位丞相大人,连这条路都走不通, 别的路就更不可能了。
所以沈青在殿外时是完全把秦丞相是内鬼这件事排除在外了,完全没想到这位德高望重的秦丞相会这么盯着他猛猛看。
可方才在殿外开的玩笑话是肯定不能再用一次了。
同时被仵雨溪和秦庆林的目光交叉扫过,每一寸皮肤都在发抖,沈青觉得自己的身体都快成筛子了。
即便如此,他还得站在最前列,面不改色地扮演好现在的沈大将军,同时一样惦记好他此番上朝的目的。
一心三用之间,他听见自家小溪那淡漠又夹杂着没掩藏好的火气的嗓音。
“你们可有什么事?”
于众臣而言,早在大将军第一次没有上朝时,他们就发现这位年轻的皇帝脾气变差了,说话声音都冷漠了好几个度,所以完全不敢抬头看仵雨溪,更是对这微末的语气变化没任何感受。
“臣,臣有本启奏。”在殿外被嘲笑很久的李大夫梗着脖子说,“是关于前日金国使臣回了他们国后,金国国君好像隐约有动怒,扬言我们欺人太甚。”
“其余诸国好像对此也颇有微词,似乎是从哪里传出他们公主到凤翎后就暴毙身亡,而就在公主出事时沈将军也在场。”
“嗯?”仵雨溪听清他的话,珠帘下的眉毛一挑,如珠玉般好听的声音落下,“李大夫倒是挺关注我的皇后娘娘。”
......你们夫夫两人的脑回路要不要如此相似啊?
众群臣脑中不由吐槽,又听到他们的年轻皇帝继续道:“你不过一个散官,竟还知晓外国之事,看来操心甚多,不知是否该为爱卿的鞠躬尽瘁赏赐些什么呢?”
朝请大夫这一官职听名字便知只是上朝的文官,非上朝时间的日常工作,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在各部打转,像块砖似的哪里有事往哪里搬。
且这个官职也是从前祖宗在时设立的,在如今的仵雨溪看来是在有些尸位素餐,过于冗杂的上朝流程都被他一减再减,朝请大夫平日的职务也是由他增添的。
李大夫最近在工部帮忙督促桥梁建造之事,在工部侍郎手下忙的飞起,如何能够耳目通明到知晓外邦事项?
第三十章
“这......这就不必了。”李大夫受宠若惊道。
仵雨溪似笑非笑:“既然如此, 不如正式将你编入沈行令的下属中,也不算辱没了你的一番苦心。”
仵雨溪在朝上说话时从来都是轻飘飘的,极少会在群臣之间说重话, 但仔细思索他们这位皇帝说的话语背后,总能品出些手腕在其中。
而上一次关于当朝宣布职位任调, 还是在肃清其余皇子残党后, 对许多站错了队的朝臣们明升暗调, 再后来就也没有这些人的任何消息回京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