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偏执 第13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邱芜澜为季语薇安排了极限负荷的行程,因为情况并非像邱承澜所说的“秋叶娱乐运转安稳,不需要压榨艺人”。
  看见宋折凝那样高的热度,集团绝不会无动于衷,相关部门会立刻对她问责。邱芜澜唯有拿出比宋折凝在时更加漂亮的业绩,才有些许转圜的余地。
  旧的艺人已被开发到了饱和,能打出新的水花的只有新人。
  宋折凝才离开一年,一年时间要新苗马上开花结果是不切实际的。
  邱芜澜排开手中的牌,能在短时间内立刻出大成绩的,无非就是华君润和季语薇。
  她不得不将他们利用到极致。
  她知道他们这段时间很累,知道自己有些过于压榨了,可她同时也支付给了他们高昂的加班费——不单是钱,邱芜澜花了心思去补偿他们,把自己和一座城堡送到了他们手里。
  不曾想,《蓝海》的成就超出了一般状况。
  秋叶娱乐的财报再是好看,也抵消不了《蓝海》的光辉。
  集团不打算因秋叶娱乐创下新高就放过她。
  “没有。”邱芜澜如实回答,“我进入秋叶娱乐的十年间,宋折凝从未向我提出过当导演的想法。”
  人力总监不接受这个答复:“即便她自己不说,您也应该知道,人资管理中有很重要的一条,叫做‘挖掘隐性能力’。”
  “我明白您的意思。”邱芜澜道,“不过,秋叶娱乐的主营业务在艺人,公司暂时还没有开拓导演、编剧方面的计划,挖掘隐性能力的前提,是我们能够提供对应的岗位。”
  “其次,我也想了解下,市场部有做过《蓝海》的映前预测么。”
  市场部的几人脸色微变。
  “秋叶娱乐的市场部做过了。”不需要他们的回答,邱芜澜兀自道,“综合她回国后空前高涨的热度,以及‘新晋女导演’、‘影后首次执刀’等多项光环加持后,我们市场部作出的票房预测在47亿以下。”
  她对上集团市场分析总监有些躲闪的目光,“想必这个数值,和您预计得相差不大。”
  “我不认为是两个经验丰富的市场团队同时计算失误了。”邱芜澜道,“《蓝海》的票房的确是个奇迹,奇迹之处在于它的运气、巧合以及各种阴差阳错下获得的机遇,绝非是宋折凝本身的导演能力。”
  “60亿票房是一个华丽的泡沫,是机缘巧合的产物,不会再出现第二次。而秋叶娱乐的盈利、市值正在稳步提升,不含一丝偶然性,正如华君润这次的票房,它不含一滴水分。”
  核心席位的众人对视了几眼,姑且接受了这个解释。
  首位的邱岸山笑眯眯地望着汇报席上的女儿,两旁的董事看见了他的和颜悦色,却没看见他像对待其他汇报者那样,给出认可的掌声。
  “偶然也好,实力也罢,宋折凝大获成功是不争的事实。”
  微冷的男声突兀插入。
  继部门提问之后,董事会主要成员之一、集团副总执行官邱承澜开了腔。
  “你无法解释有些艺人天生携带路人缘;有些人就是在特定领域上一帆风顺。”
  “在没有数据支撑的情况下,你说宋折凝不会再有第二个奇迹,那我同样也可以说,或许宋折凝就是那个拍一部爆一部的运气之子。”
  那双锐利的黑眸紧盯着台上的女人,将她的解释全部驳回,“你说公司没有开拓导演岗位的计划,所以你就没有去挖掘宋折凝编导方面的潜力?
  “没错,秋叶娱乐的确没有过开拓编导方向的计划,那是因为作为秋叶娱乐的董事长,我从来没有收到过这方面的需求。你作为代理人,隐瞒了公司发展需求,倒打一耙说公司没有这方面的规划——是谁决定的?有谁告诉过你,公司没有开拓新板块的打算?”
  “要是秋叶娱乐的管理者是在用这种思路做事,那么今后集团是不是不需要再给秋叶娱乐开新业务的权限了,反正你们不打算创新,只想一辈子啃老本而已。”
  如果说市场和人资的提问还只能算是犀利,那么邱承澜这番话已完全到了斥责的地步,连台面上的体面都没给邱芜澜留一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