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2 / 3)
第五婴:“……”
谢谢,我是第一个做皇帝的,我都没感觉我做皇帝能有这么爽,听着都不可理喻。
小白:“……”
做皇帝做几十年,这是什么新时代的恐怖故事!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的《新字旧事集》,让我们知道这对君臣私下里的有趣小故事,丞相虽然是天子拥趸,但私下里把吐槽都给写上了,让我们能看见一个神圣外衣下,更有人情味的圣天子。
丞相信任天子,天子也信任丞相,就像丞相从不怀疑天子的所有决策都是为了大晋好一样,天子也从不会怀疑丞相专权,连长安未央宫外的街,都是叫贤相街。
哪怕是经常不回宫,圣天子也不忘记关心丞相的身体,教导丞相养身健体的法子,公孙家的孩子孙子几乎都有正经事干。
八十岁,公孙丞相退休,从长安回洛阳养老了,都是圣天子亲自为他赶车。
九十岁,公孙丞相临终前,都吩咐子孙给自己简单操办丧事,响应天子薄葬的政策,然后叮嘱孩子不能让天子的墓葬太薄了。
丞相临终之前,还收到了天子亲自铸造的七星龙渊剑,让他带去地下辟邪诛恶,从此贤相公孙弘成为我们历代信仰的门神之一……】
白发苍苍的老丞相撩起车帘,看见车前坐着的年轻天子目光震惊;垂垂老矣的老人靠在床上,手里抱着华美异常的宝剑,合上眼睛……
已经很久没有遇上如此贤明之主的天下士人看痴了,不少都眼含热泪。
朱平沉默半晌,拱起双手:“丞相高寿。”
难怪说六十五都是他的前半生的,感情他活到了九十,做丞相都做到了八十!
而且他这丞相自己做的名满天下,美名传扬千年,连家中子孙也都有了前程,天子驾车,御赐宝剑,死后还成了辟邪诛恶的神灵……
可恶!好羡慕!
没想到自己能活到这个岁数的公孙弘恍恍惚惚,听后世子孙这么一说,十三皇子,当真是个极好的孩子,也是个极好的君主。
【说完了公孙丞相,让我们继续下一位。
大晋风云人物之道宗源头——第五信之!】
还在自己屋子里抱着儿子第五思定心里痛骂武帝偏心的二皇子第五信之:“欸?”
我?道宗源头?这什么?
第280章 直播观影四
第五信之完全没有想到这里头还有自己的事。
好消息,既然能上天幕,被后世子孙盘点,说明他在昭明年间活得好好的。
成了什么道宗源头的话,说不定他也确实干出了一番大事业。于是第五信之抱紧儿子,准备好好听听他都有一些什么成就。
【道宗源头第五信之,道家哲学,所有道家教派的公认先师。
他的前半生史书资料不多,不过没关系,我们有丞相和重山的书,大致可以看出来他年少时也是一个积极向上,很有目标的好青年。
只是武帝那独一份的爱太子,太子死了就把儿子们一个个封王全赶去封地,让第二爱的皇太孙能够好好继位。
圣天子没去封地是因为武帝看他不爽,连封地都没有,有皇太孙求情,才有个梁王封号继续呆在洛阳。
作为老二的第五信之,封号就是齐王,虽然远了点,在大晋的最东边,但好歹他的封地还算富裕,比越王、吴王、长沙王这几个好多了。】 ↑返回顶部↑
谢谢,我是第一个做皇帝的,我都没感觉我做皇帝能有这么爽,听着都不可理喻。
小白:“……”
做皇帝做几十年,这是什么新时代的恐怖故事!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的《新字旧事集》,让我们知道这对君臣私下里的有趣小故事,丞相虽然是天子拥趸,但私下里把吐槽都给写上了,让我们能看见一个神圣外衣下,更有人情味的圣天子。
丞相信任天子,天子也信任丞相,就像丞相从不怀疑天子的所有决策都是为了大晋好一样,天子也从不会怀疑丞相专权,连长安未央宫外的街,都是叫贤相街。
哪怕是经常不回宫,圣天子也不忘记关心丞相的身体,教导丞相养身健体的法子,公孙家的孩子孙子几乎都有正经事干。
八十岁,公孙丞相退休,从长安回洛阳养老了,都是圣天子亲自为他赶车。
九十岁,公孙丞相临终前,都吩咐子孙给自己简单操办丧事,响应天子薄葬的政策,然后叮嘱孩子不能让天子的墓葬太薄了。
丞相临终之前,还收到了天子亲自铸造的七星龙渊剑,让他带去地下辟邪诛恶,从此贤相公孙弘成为我们历代信仰的门神之一……】
白发苍苍的老丞相撩起车帘,看见车前坐着的年轻天子目光震惊;垂垂老矣的老人靠在床上,手里抱着华美异常的宝剑,合上眼睛……
已经很久没有遇上如此贤明之主的天下士人看痴了,不少都眼含热泪。
朱平沉默半晌,拱起双手:“丞相高寿。”
难怪说六十五都是他的前半生的,感情他活到了九十,做丞相都做到了八十!
而且他这丞相自己做的名满天下,美名传扬千年,连家中子孙也都有了前程,天子驾车,御赐宝剑,死后还成了辟邪诛恶的神灵……
可恶!好羡慕!
没想到自己能活到这个岁数的公孙弘恍恍惚惚,听后世子孙这么一说,十三皇子,当真是个极好的孩子,也是个极好的君主。
【说完了公孙丞相,让我们继续下一位。
大晋风云人物之道宗源头——第五信之!】
还在自己屋子里抱着儿子第五思定心里痛骂武帝偏心的二皇子第五信之:“欸?”
我?道宗源头?这什么?
第280章 直播观影四
第五信之完全没有想到这里头还有自己的事。
好消息,既然能上天幕,被后世子孙盘点,说明他在昭明年间活得好好的。
成了什么道宗源头的话,说不定他也确实干出了一番大事业。于是第五信之抱紧儿子,准备好好听听他都有一些什么成就。
【道宗源头第五信之,道家哲学,所有道家教派的公认先师。
他的前半生史书资料不多,不过没关系,我们有丞相和重山的书,大致可以看出来他年少时也是一个积极向上,很有目标的好青年。
只是武帝那独一份的爱太子,太子死了就把儿子们一个个封王全赶去封地,让第二爱的皇太孙能够好好继位。
圣天子没去封地是因为武帝看他不爽,连封地都没有,有皇太孙求情,才有个梁王封号继续呆在洛阳。
作为老二的第五信之,封号就是齐王,虽然远了点,在大晋的最东边,但好歹他的封地还算富裕,比越王、吴王、长沙王这几个好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