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怎么能不心焦呢?那可是整整数万条人命!
  怎么会不心焦呢?如果连皇帝、太子都不心焦,谁来替那些安土重迁的黎民百姓心焦?
  他想起自己成年后,某次与崇德帝同游花园,两鬓斑白的皇帝望着远方天空感叹:“你什么时候才能做一个体恤民情的好皇帝啊。”
  彼时慕秋筠以为父皇怪罪自己懈怠,忙保证必定认真批阅奏疏。
  崇德帝露出一个复杂的微笑——那时慕秋筠不懂,现在才知道,那是一个苦笑。
  就和他当年锒铛入狱,崇德帝望着他,露出的悲哀苦笑一样。
  帝王说:“你若不是我儿,若没有这么聪明,就好了。”
  他心头泣血,暗恨父皇昏庸,竟不知他一片忠心,当真以为他等不及登那皇位,信了他谋逆的说辞。
  现在想来……
  现在想来!
  知子莫若父,崇德帝岂会不知!
  但他更知,这个自幼聪明过人的嫡子,却没有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皇城之外民众叫苦连天,皇城之内他仍在玉座上做着自以为正确的命令。
  而他那向来不得皇帝“喜爱”的大皇兄——今日被派去这个州,明日被派去那个州,每每回京,定然要与京中贵族一番唇枪舌战。
  他也曾与皇兄同心协力,力排众议,肃清朝堂,激浊扬清。
  那时崇德帝总用他不甚理解的复杂目光看着他。
  归根究底。
  是谁在为百姓谋福?
  是谁动了京中权贵的利益?
  为何大半京城都默认继位的会是太子,最终登上帝位的却是那“流落在外”的大皇子?
  朝堂皆知太子为人刚正,谋逆的风声到底从何处传来?
  慕秋筠心念乍变,几欲泣血。
  眼前的画面变了。
  城郊外,柳树下,清酒坠地溅起灰尘。
  不知多少年过去了,须发皆白的老皇帝,在心腹老监的搀扶下,走到那片土地,靠坐在横斜的矮树上。
  苍老的手抚摸着枯干,老人一语不发,目光悲切。
  片刻后,他忽然捂住口鼻,哑声闷咳。
  “陛下……”老监声音哀戚,正欲劝说,却被帝王抬手止住。
  “咳——!”
  一声剧烈的咳音后,鲜血陡喷,溅在灰黄的尘土上。
  “陛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