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在我 第36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已经不是请求,而是要求了。
  施咏道:“你要我如何帮你?”
  “看到那座城了吗?”高澹的手指向远方。
  到了这里,已经是梁国的腹地了。
  飞掠这里就是宁泰和睢丘,再往前,就是大燕。
  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矗立着一座城,这座城的四周本应该有良田,可是因为蝗灾频发,又生战乱,粮食被蝗虫啃食,黄黄绿绿的粮食就这么歪倒在地里。
  天上地下,一片昏黄。
  高澹道:“施将军,我要你骑马站在阵前对那座城的所有人说,武王仁慈,武国军不杀降,你投靠了武国,于是军中战士和城中百姓都有了活路……施将军只需说出自己经历的事情,便足够了。”
  果然如她所料。
  存活下来的她,不需要去骑马打仗也变成了武国军的武器。只要投降就能活命,便没有人会去打仗。
  武国的军队又一次逼近了梁国的城池。
  施咏骑马立在阵前,提气对着城门大吼:“我乃桦城主将施咏!现已入武王麾下!望尔等将士大开城门速速来投,武王仁慈,必不会让你们丢掉性命……”
  对着城墙喊了一阵,施咏觉得不够,于是她一顿,深吸一口气,终于喊出了自己的真心话:“梁国必亡,亡梁者必武!”
  这不仅是真心话,也是她所预见的事实。
  尽管心有纠结,也并未完全产生驯服之心,但这并不妨碍施咏把自己心中想的东西喊出来。
  只是话一出口,她就明白了梁国真正的窘境是什么,也明白自己陷入了什么样的境地。
  ——这个国家的人,从上至下,都被抽掉了脊梁骨。
  人们被困苦的生活折磨着,只能看见眼前的温饱,而没有精力去追求家国、忠义,甚至个人尊严。
  而富有的地位高的人,则完全被钱财和权力包裹,他们脑海中当然也没有忠义,所拥有的只是利益。
  这样的国家,绝无可能赢过武国。
  ……
  高家高澹投武,此事在梁国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最开始,商悯并没有打算把这个消息传扬开来。
  高澹投效武国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的,他知道自己这么做可能导致亲人被梁王杀了,当初在流民之中排除异己的时候,他就料到了会有这一天。
  然而即便高澹有心理准备,商悯作为一个体恤下属的君主,却不能将他的牺牲视为理所应当。
  所以即便高澹投武消息可能已经走漏,商悯依然没有将此事大肆宣扬,也没有为了打击梁国士气刻意宣扬高澹的名号。
  武王仁慈,高澹却不能不进行取舍。
  因为他是臣子,武王没有考虑的事情,他要替对方考虑,武王不方便下令取舍的事情,他要替她取舍。
  历史上为何有如此多的奸臣大权在握,皇帝难道不知道他们是奸臣吗?奸臣当道,自有皇帝纵容,奸臣干的事,许多也是皇帝授意。他们替皇帝干不方便干的事情,帮助皇帝排除异己。
  就好比那位曾经的宿阳权臣柳怀信。朝堂上的官儿人人唾骂柳怀信,说他结党营私权倾朝野,可是对方照样蹦跶得好好的,只因他讨好了真正该讨好的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