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知云乐不可支,眼神示意齐山继续。
  齐山摸摸鼻子,在凳子上坐下,微微压下声音,时不时吆喝两句。
  谢知云也现学现卖,认真记下旁人叫卖的词儿,稍加改编后再学给齐山。
  倒也像那么回事儿。
  第12章 (捉虫)
  “笋子怎么卖的?”一个又一个买菜的人打眼前路过,终于有个大婶儿在摊子前停下脚步。
  跟齐山买过几次东西,谢知云早看出男人不会讲价,自觉接过招呼客人的活儿。好歹在商户人家长大,耳濡目染也学了些东西,应付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他连忙笑盈盈道:“十文一斤,姐姐随便挑,都是这两天挖的,新鲜着呢。”
  “哎哟,小哥儿嘴真甜,”大婶儿摸摸脸,嘴巴都快咧到耳后根,“不过这也太贵了。”
  话是这么说,大婶儿却是蹲下身,在一堆笋子里摸来摸去。
  谢知云一看有戏,继续道:“大冬天,像这样的鲜货可不多,我们也是翻了几片林子才得这些,自是要贵点儿的。您去打听打听,那还有卖十二三的,我这已经算实惠了。”
  逛早市都是货比三家的,大婶儿一路走过来,自然知道谢知云没额外喊价。那么说无非就是想占些便宜。
  见谢知云不提,她索性直接开口砍价:“八文,我就多称几斤。”
  谢知云面露难色,“八文是真卖不起,您看看那萝卜白菜都要三四文呢。这冬笋可稀罕着,回去炖汤、炒肉都是极好的,也能换换口味。”
  大婶儿还是犹豫。
  谢知云想了想,又道:“姐姐今儿是第一个来的,这样,算您九文每斤。”
  大婶儿目的达到,这才乐呵呵应了,动手往外挑笋子。
  谢知云做成一笔生意,见大婶尽挑大的,也很是高兴。
  一边帮着她往麻袋里装,一边说:“这笋子嫩,用水焯一焯一点儿不涩,脆生生的。要是和老母鸡炖,那叫一个鲜,连汤都是金黄的,泡着饭能多吃几大碗。”
  天天吃白菜萝卜,早有些腻味,大婶被谢知云说得直咽口水,一没注意,又多拿了两颗。
  等大婶儿收回手,齐山立马去旁边取来秤,把麻袋挂到铁钩上,待秤杆子平稳后往前递了递,好叫大婶儿也看清楚。
  “连麻袋拢共五斤三两,给您抹个零,算五斤。”
  自觉得了便宜,大婶儿没再多说,点点头掏出荷包开始数铜板。
  谢知云点了一遍,是四十五个没错,笑得更欢,“姐姐慢走。”
  随后才摸出钱袋子,把热乎的铜板装进去,珍惜地摸了又摸。
  开了个好头,两人更有干劲儿。齐山继续吆喝,谢知云就时刻注意着来往的行人,不管人停没停,都问两句。
  他嘴甜,一口一个哥哥姐姐、爷爷奶奶,眼里总带着笑,很是讨喜。又会说,让人一听就觉得东西好吃,倒真有不少人问价。
  不过像起初那位大婶儿一样大方的不多,大部分都只挑一两斤,好回去尝个味儿。谢知云也不嫌,一样热情地招呼。
  齐山知道自己嘴笨,并不插话,只在旁边打秤。偶尔遇到有人买葛根,还要帮忙削削皮。
  不过葛根没笋子那么好卖,等旁的东西都卖光,也还剩下十来根。从八文一斤降到六文一斤,依然没什么人买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