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弗维勒替她回答:“我们通常管它叫‘军饷’。”
  “没关系。”塔齐欧回头对老人说,随后直视马背上的家伙,“请给我个数字,弗维勒先生。”
  “看你的表现。”
  ※
  入队后,塔齐欧才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位奶奶宁肯当乞丐也不愿成为自卫军。这里不仅挣不了多少钱、食宿条件差,还随时有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他计划将每月军饷的3/4寄给阿马蒂,剩下的1/4会在外出巡视期间看谁有需要就给谁。
  塔齐欧时常向队友借来纸笔,将在这里的所见所闻一一记录下来,通过某种秘密渠道传递给远方的朋友——
  亲爱的阿马蒂:
  告诉你个好消息,我成功混进巴黎自卫队并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兵。我觉得我用“出色”一词形容自己不算过分,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推选我当队长。
  今天我们路过西南郊,一个外省来的农民指着凡尔赛宫问:“那是什么?”
  我的队员回答:“猪圈。”
  我感到奇怪——那明明是一座宫殿,为什么要说它是猪圈?它的外形怎么看都不像猪圈,除非说它里面的猪是金子做的。
  队员耐心跟我解释:“因为住在那里面的家伙不作为,每天像猪一样吃喝玩乐。可要真细究起来,他们对人民的价值还不如一头猪。然而,他们对人民的影响却要比一头猪恶劣得多!”
  我有些困了,再会。
  请保重身体。
  朋友 塔齐欧
  6月30日
  亲爱的阿马蒂:
  白天我从御前会议成员西奥·弗维勒先生(那只带我入队还千方百计要扣我军饷的坏东西)那儿得知,近期教士和贵族捐了好几万里弗尔的税收。
  我很高兴,于是我把这件事分享给我的队友。但是他们告诉我,教士与贵族本就享有免税特权,他们捐税,捐的只是特权长期以往为他们带来的利润,而非特权本身。
  是啊,明明贵族和资产阶级更有交税资本,为什么他们反倒能免税,而令这份泼天重担全部落在毫无家底的平民肩上?
  我发现如今法国人比我早年印象里的怨气要大——18世纪的生活比17世纪更富足,但18世纪的平民却比17世纪更不容易满足。
  一开始我也不相信,直到队友给了我一个回答,这回答叫我醍醐灌顶:过去,人民尝不到一点甜头,他们对幸福一无所知,自然不会对幸福有所向往。可渐渐他们发现,旧制度是可以被推翻的。
  既然其中一部分已经被推翻,为什么还要让它有所保留?他们怨恨,是因为他们明知道那是糟粕,却还要被它处处压制。如果不彻底推翻旧制度,只要它尚存于世,那么利益的首位就永远且只属于上层阶级。
  笔没墨水了,再会。
  朋友 塔齐欧
  7月3日
  亲爱的阿马蒂:
  刚才(对你来说应该是三天前的晚上10点)我和我的队友们聚一起聊天。
  他们说,贵族表现出一副温文尔雅的姿态,只是为了彰显自己的高贵,佯装和善,或更讽刺的——公正,实则其内心无时无刻不在骂我们卑贱,想方设法同我们拉开距离。不要妄图从贵族那里寻得怜悯。贵族或一时兴起、或圣人情结,他们自以为是神明,是公平的象征,是我们平民的依靠和救星。然而,他们骨子里对我们只有轻蔑与冷漠。他们脆弱的慈悲经不起考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