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2 / 3)
“子珺!青州军三日前早已打过兖州,照他们的速度……”姚含均看到桌案后并排而立的两人,话头猛地止住,“呃,王妃也在啊。”
虞悦疑惑道:“什么青州军?”
姚含均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滴溜溜地转,讪讪道:“子珺,你还没跟王妃说吗?”
虞悦疑惑的目光转到梁璟身上:“你有事瞒我?”
不等梁璟开口,姚含均抬手示意,插嘴道:“你们夫妻二人的事一会儿再说,我这真是急得不得了的事,子珺。”
“一会儿我同你说。”梁璟把手中的狼毫架在笔搁上,先偏头对虞悦温声安抚,再看向姚含均时温柔不再,认真道:“说吧。”
姚含均语速极快,急切道:“不知青州军为何突然加快了速度,昨日便已打过兖州。人数也并不是先前我们探到的五万,而是十万!照这个规模与速度推算,恐怕等不到上元节,他们便要攻入京城了!”
此刻不仅梁璟的脸色变了,虞悦的脸色也变了。
虞悦一脸严肃地问道:“这十万大军都是什么人?”
姚含均看了梁璟一眼才答道:“一部分是青州刺史暗中培养多年的私兵,一部分是百姓借势随青州刺史起义的。”
宣文帝的昏聩早就导致民怨四起。青州偏僻,同样受雪灾困扰,然而朝廷只顾河南道与扬州的赈灾,忽视了青州。为了解决生存问题,百姓只能用武力解决——起义,攻入京城后另择新君。
“消息传进宫里了吗?”梁璟问。
“麻烦就麻烦在这,”姚含均头痛道,“陛下即刻下旨派了周尚书率十万大军出征,镇压青州军,把羽林军都调出去了一半。”
“周广顺?”梁璟不屑地轻笑一声,“他倒是会挑人。”
周广顺怎么了?虞悦越听他们说的话越云里雾里的,哪也联系不上哪。
她此刻有一肚子问题想问,但都只能暂时忍住,待梁璟与姚含均商议完要事后再问。
“先按原计划执行。有周广顺带兵前去镇压青州军,他们半月之内不一定能顺利攻入京城。”梁璟分析完问,“晏广济呢?”
姚含均:“在启德殿。”
梁璟垂眸看着刚绘制一般的皇宫布防图,沉默半晌,道:“告诉羽林将军,把启德殿的羽林军全部换成我们的人,立刻马上。”
“你是担心……好,我这就去。”一个眼神,姚含均就会意,上下一点头便小跑了出去。
他们的话落在虞悦耳朵里似是在打哑谜,听得人心焦。一等姚含均跑走,她迫不及待地一口气道:“青州刺史为何暗中培养私兵,为何选在现在攻上京城?周广顺又怎么了?他不是兵部尚书吗,京中可带兵出征将军没有十个也有八个,凭何派他前去?这事又与晏广济有何干系?还有,你为何瞒着我?”
梁璟笑了笑,拉她坐在椅子上,自己则是半坐在桌案边沿,说道:“夫人莫急,我一条条地答复你。”
虞悦双手抱臂靠在椅背上,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梁璟缓缓道:“你应该知道季大将军吧?”
虞悦点点头:“自然。”
季家在凉州驻扎,征战多年,其战绩便是十面墙也写不满,比虞峥还要猛上三分。且不说他与虞峥是好友,虞悦定然知晓。在大朔若有人不知,便会被当作敌国细作抓起来的程度。
“青州刺史便是当年季大将军的旧部,他认为季家的死皆因周广顺当初驰援不及时导致,而周广顺的驰援不及时,是父皇下令的。后来父皇得知后不但没治他的罪,还把他调到青州做刺史,看似高升,实则发配偏远地区受人监视。不知何时,监视之人也叛了变,向父皇传递假消息,实则他们在青州秘密培养私兵,意图谋反。这些也是我前不久才查到的。”
“我也不知为何他们突然之间就加快了计划,兴许是恰逢年关,是各地驻守较为松懈的时候。”
“派周广顺前去,便是让青州刺史放慢向京城的攻速,将目标暂时转移到周广顺的身上。这二人都是抱着必杀对方的决心,自然比派其他将军好用得多。”
“至于这件事与晏广济的关系,”梁璟停顿了一下,“我并不知晓他因何与青州刺史合作,筹划谋反一事。我只能大概猜测,他从进密院前,便已生叛心,坐上密院指挥室的位置,为的,就是攻破京城城门的那一天。” ↑返回顶部↑
虞悦疑惑道:“什么青州军?”
姚含均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滴溜溜地转,讪讪道:“子珺,你还没跟王妃说吗?”
虞悦疑惑的目光转到梁璟身上:“你有事瞒我?”
不等梁璟开口,姚含均抬手示意,插嘴道:“你们夫妻二人的事一会儿再说,我这真是急得不得了的事,子珺。”
“一会儿我同你说。”梁璟把手中的狼毫架在笔搁上,先偏头对虞悦温声安抚,再看向姚含均时温柔不再,认真道:“说吧。”
姚含均语速极快,急切道:“不知青州军为何突然加快了速度,昨日便已打过兖州。人数也并不是先前我们探到的五万,而是十万!照这个规模与速度推算,恐怕等不到上元节,他们便要攻入京城了!”
此刻不仅梁璟的脸色变了,虞悦的脸色也变了。
虞悦一脸严肃地问道:“这十万大军都是什么人?”
姚含均看了梁璟一眼才答道:“一部分是青州刺史暗中培养多年的私兵,一部分是百姓借势随青州刺史起义的。”
宣文帝的昏聩早就导致民怨四起。青州偏僻,同样受雪灾困扰,然而朝廷只顾河南道与扬州的赈灾,忽视了青州。为了解决生存问题,百姓只能用武力解决——起义,攻入京城后另择新君。
“消息传进宫里了吗?”梁璟问。
“麻烦就麻烦在这,”姚含均头痛道,“陛下即刻下旨派了周尚书率十万大军出征,镇压青州军,把羽林军都调出去了一半。”
“周广顺?”梁璟不屑地轻笑一声,“他倒是会挑人。”
周广顺怎么了?虞悦越听他们说的话越云里雾里的,哪也联系不上哪。
她此刻有一肚子问题想问,但都只能暂时忍住,待梁璟与姚含均商议完要事后再问。
“先按原计划执行。有周广顺带兵前去镇压青州军,他们半月之内不一定能顺利攻入京城。”梁璟分析完问,“晏广济呢?”
姚含均:“在启德殿。”
梁璟垂眸看着刚绘制一般的皇宫布防图,沉默半晌,道:“告诉羽林将军,把启德殿的羽林军全部换成我们的人,立刻马上。”
“你是担心……好,我这就去。”一个眼神,姚含均就会意,上下一点头便小跑了出去。
他们的话落在虞悦耳朵里似是在打哑谜,听得人心焦。一等姚含均跑走,她迫不及待地一口气道:“青州刺史为何暗中培养私兵,为何选在现在攻上京城?周广顺又怎么了?他不是兵部尚书吗,京中可带兵出征将军没有十个也有八个,凭何派他前去?这事又与晏广济有何干系?还有,你为何瞒着我?”
梁璟笑了笑,拉她坐在椅子上,自己则是半坐在桌案边沿,说道:“夫人莫急,我一条条地答复你。”
虞悦双手抱臂靠在椅背上,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梁璟缓缓道:“你应该知道季大将军吧?”
虞悦点点头:“自然。”
季家在凉州驻扎,征战多年,其战绩便是十面墙也写不满,比虞峥还要猛上三分。且不说他与虞峥是好友,虞悦定然知晓。在大朔若有人不知,便会被当作敌国细作抓起来的程度。
“青州刺史便是当年季大将军的旧部,他认为季家的死皆因周广顺当初驰援不及时导致,而周广顺的驰援不及时,是父皇下令的。后来父皇得知后不但没治他的罪,还把他调到青州做刺史,看似高升,实则发配偏远地区受人监视。不知何时,监视之人也叛了变,向父皇传递假消息,实则他们在青州秘密培养私兵,意图谋反。这些也是我前不久才查到的。”
“我也不知为何他们突然之间就加快了计划,兴许是恰逢年关,是各地驻守较为松懈的时候。”
“派周广顺前去,便是让青州刺史放慢向京城的攻速,将目标暂时转移到周广顺的身上。这二人都是抱着必杀对方的决心,自然比派其他将军好用得多。”
“至于这件事与晏广济的关系,”梁璟停顿了一下,“我并不知晓他因何与青州刺史合作,筹划谋反一事。我只能大概猜测,他从进密院前,便已生叛心,坐上密院指挥室的位置,为的,就是攻破京城城门的那一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