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如意 第120节(2 / 4)
如今东府钱库只剩下两万两现银。
虽说,张家也收了很多礼金和礼物,可这些都是人情,将来要还的啊!总不能把礼金也摸出来花了吧。
希望今年春天风调雨顺,春季是收获冬小麦的季节,希望田庄能够收些春租上来,否则,东府钱库里的银子根本撑不到今年收秋租,到时候大家过日子的钱都没有了!
夏氏将钱库告急的事情跟丈夫说了,大少爷告诉了父亲东府侯爷。
侯爷并不当回事,说道:“我知道了,婚礼就该花这些银子,否则,体面何存?你大妹妹的婚礼谁不说好?该花的就得花,等我奏请的五万盐引一到,就能补上这个窟窿。”
说完,侯爷从钱库里又支了两千两银子,也不知道拿去干什么了,反正侯爷在婚礼结束的第二天就消失了,一直到张德华三朝回门那天早上,侯爷才回到东府,接待女儿女婿。
张德华携夫婿定国公回门,定国公已经给她请封了定国公夫人的诰命,这一下张德华和老祖宗一样,都是国公夫人了,比继母周夫人还高出一头。
回门宴上,周夫人看着容光焕发、梳起了妇人头的张德华、一表人才的定国公,虽然是盲婚哑嫁,小夫妻洞房之前都没有见过面,但能看出去夫妻和谐,是一对眷侣。
周夫人嘴里的酒都酸成醋了,唉,这么好的婚事,怎么就轮不到我的闺女呢?
回门宴上依然不见老祖宗,张德华不禁有些担心,问道:“老祖宗身体如何了?”
夏氏说道:“听芙蓉说,今天下床在屋里子走了走,瞧着精神还好,等吃了饭,你和新姑爷去颐园松鹤堂,老祖宗想看看你们。”
张德华大喜!老祖宗既然可以见人了,这表示身体在好转嘛!
东府侯爷听了,忙说道:“母亲康复,真是太好了,我也一道去看望母亲。”
夏氏心想:老祖宗只是说看看张德华和新姑爷,没说见你这个大儿子啊!
可是,东府侯爷是夏氏的公公,她不好出言阻拦公公。
其实这时候应该周夫人出来阻止丈夫,别过去添乱,但是,此时周夫人只顾着嫉妒张德华得了定国公这个绝世好女婿,根本没有把侯爷话听进去,也就没有管。
眼瞅着婆婆也默认去看老祖宗了,夏氏心道:我开不了口,但是来寿家的最近一直住在松鹤堂,如果她拒绝侯爷探望老祖宗,侯爷不敢不听的。
这来寿家的平日挑三拣四、吹毛求疵讨人嫌,但关键时刻还挺有用的。
于是,夏氏悄悄交代魏紫,要她立刻先去松鹤堂找来寿家的,把东府侯爷要跟着新人一起去见老祖宗的事情告诉来寿家的,要来寿家的有个准备。
魏紫立刻去办。
吃了饭,东府的大小主子们连同新姑爷定国公一起去了颐园,浩浩荡荡去看望老祖宗。
松鹤堂里,来寿家的已经得了魏紫的通风报信,早早的在正堂门口等着众人呢!
看着东府的大小主子们都跟着一对新人来了,来寿家的和颜悦色把众人请到正堂坐下,然后说道:“老祖宗身体初愈,精神头只够见大孙女和孙女婿,人再多一些就乏了,晓得你们都是孝顺的,一起陪着新人过来看老祖宗,只有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这样,新人跟我进去,你们就在外头拜一拜,你们的孝心老祖宗心领了,等身子养好了再聚不迟。”
来寿家的一娘当关,管你侯爷还是侯夫人,说不见就是不见——来了也不见!
东府侯爷吃瘪,其实这次来他不仅仅是看望老娘,实则是他奏请五万盐引的折子,被正德皇帝留中不发,虽然不是明言拒绝,但跟拒绝差不多,也就是没戏了。
东府侯爷傻眼了,他还指望着这五万盐引还西府的钱,剩下的还能填平东府钱库的亏空,这样东府就能撑到收春租的时候。
现在五万盐引成了没影(引)的事,这可在怎么办呢?
东府侯爷想着,解铃还须系铃人,奏请盐引的主意是老祖宗帮忙出的主意,那么皇帝不肯批,还需老祖宗出面解决啊。
于是,他就跟着新人来松鹤堂找母亲帮忙。 ↑返回顶部↑
虽说,张家也收了很多礼金和礼物,可这些都是人情,将来要还的啊!总不能把礼金也摸出来花了吧。
希望今年春天风调雨顺,春季是收获冬小麦的季节,希望田庄能够收些春租上来,否则,东府钱库里的银子根本撑不到今年收秋租,到时候大家过日子的钱都没有了!
夏氏将钱库告急的事情跟丈夫说了,大少爷告诉了父亲东府侯爷。
侯爷并不当回事,说道:“我知道了,婚礼就该花这些银子,否则,体面何存?你大妹妹的婚礼谁不说好?该花的就得花,等我奏请的五万盐引一到,就能补上这个窟窿。”
说完,侯爷从钱库里又支了两千两银子,也不知道拿去干什么了,反正侯爷在婚礼结束的第二天就消失了,一直到张德华三朝回门那天早上,侯爷才回到东府,接待女儿女婿。
张德华携夫婿定国公回门,定国公已经给她请封了定国公夫人的诰命,这一下张德华和老祖宗一样,都是国公夫人了,比继母周夫人还高出一头。
回门宴上,周夫人看着容光焕发、梳起了妇人头的张德华、一表人才的定国公,虽然是盲婚哑嫁,小夫妻洞房之前都没有见过面,但能看出去夫妻和谐,是一对眷侣。
周夫人嘴里的酒都酸成醋了,唉,这么好的婚事,怎么就轮不到我的闺女呢?
回门宴上依然不见老祖宗,张德华不禁有些担心,问道:“老祖宗身体如何了?”
夏氏说道:“听芙蓉说,今天下床在屋里子走了走,瞧着精神还好,等吃了饭,你和新姑爷去颐园松鹤堂,老祖宗想看看你们。”
张德华大喜!老祖宗既然可以见人了,这表示身体在好转嘛!
东府侯爷听了,忙说道:“母亲康复,真是太好了,我也一道去看望母亲。”
夏氏心想:老祖宗只是说看看张德华和新姑爷,没说见你这个大儿子啊!
可是,东府侯爷是夏氏的公公,她不好出言阻拦公公。
其实这时候应该周夫人出来阻止丈夫,别过去添乱,但是,此时周夫人只顾着嫉妒张德华得了定国公这个绝世好女婿,根本没有把侯爷话听进去,也就没有管。
眼瞅着婆婆也默认去看老祖宗了,夏氏心道:我开不了口,但是来寿家的最近一直住在松鹤堂,如果她拒绝侯爷探望老祖宗,侯爷不敢不听的。
这来寿家的平日挑三拣四、吹毛求疵讨人嫌,但关键时刻还挺有用的。
于是,夏氏悄悄交代魏紫,要她立刻先去松鹤堂找来寿家的,把东府侯爷要跟着新人一起去见老祖宗的事情告诉来寿家的,要来寿家的有个准备。
魏紫立刻去办。
吃了饭,东府的大小主子们连同新姑爷定国公一起去了颐园,浩浩荡荡去看望老祖宗。
松鹤堂里,来寿家的已经得了魏紫的通风报信,早早的在正堂门口等着众人呢!
看着东府的大小主子们都跟着一对新人来了,来寿家的和颜悦色把众人请到正堂坐下,然后说道:“老祖宗身体初愈,精神头只够见大孙女和孙女婿,人再多一些就乏了,晓得你们都是孝顺的,一起陪着新人过来看老祖宗,只有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这样,新人跟我进去,你们就在外头拜一拜,你们的孝心老祖宗心领了,等身子养好了再聚不迟。”
来寿家的一娘当关,管你侯爷还是侯夫人,说不见就是不见——来了也不见!
东府侯爷吃瘪,其实这次来他不仅仅是看望老娘,实则是他奏请五万盐引的折子,被正德皇帝留中不发,虽然不是明言拒绝,但跟拒绝差不多,也就是没戏了。
东府侯爷傻眼了,他还指望着这五万盐引还西府的钱,剩下的还能填平东府钱库的亏空,这样东府就能撑到收春租的时候。
现在五万盐引成了没影(引)的事,这可在怎么办呢?
东府侯爷想着,解铃还须系铃人,奏请盐引的主意是老祖宗帮忙出的主意,那么皇帝不肯批,还需老祖宗出面解决啊。
于是,他就跟着新人来松鹤堂找母亲帮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