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长公主 第15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次日,刘瑶送了一副写着“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字画,亲自挂到宣室内殿中,美其名曰共通自省。
  刘彻:……
  来往的大臣看到熟悉的字迹,纷纷忍笑。
  东方朔则是十分浮夸的惊为天人,表示也想要刘彻赐下一副,回去自省。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开了口。
  刘彻磨了磨牙,这群人揣着明白装糊涂,明明看出阿瑶的字迹。
  刘瑶听说后,热情地表示她最近字练得不错,可以写。
  然后刘彻让人又给刘瑶搬了一箱竹简让她誊抄。
  刘瑶:……
  她现在还年轻,按照现在“闯祸”的频率,等到她老了,不会抄出一座图书馆吧。
  事实确实如此,千百年后,许多博物馆收藏的汉籍就是刘瑶抄录的,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去博物馆参观时,指着刘瑶罚抄的那些书,对孩子说,这法子可是老祖宗传下来,多动笔有利身心,汉武大帝用这法子教导出来的卫长公主多好啊。
  小孩们:……
  ……
  三月中旬,王容正式嫁给卫广。
  成婚当天,长安好多百姓前去看热闹。
  毕竟王容之前可是河间王后,没想到上任河间王死后,人家一转眼又嫁给了卫广。
  这可是卫大将军的弟弟,虽然没有卫青有名,听说本事也很高,在军中同样有威望。
  百姓们看着从王家搬出来绵延二三里的嫁妆,不经咋舌。
  刘瑶也去凑了热闹,不过因为宾客太多,酒席没有尝到,就被侍卫催着回去了。
  ……
  三月底,张骞再次奉命出使西域,此次的队伍规模达到一千人,这些还不算沿途护送的士兵。
  刘彻率领百官亲自送张骞出城,给他送行。
  此次张骞带了现今最好的千里眼、指南针,之所以此次有这么多人,是因为他们此次带了许多东西,丝绸、用琉璃、玻璃制成的摆件、首饰、茶叶……等东西,还有刘彻亲写的册封诏书以及代表国礼的赏赐。
  张骞此次除了将丝绸等东西送往西域换取金银、良马,二者宣扬大汉国威,劝说西域各国与大汉联合,成为大汉的外臣。
  刘瑶则是让张骞多往西走走,多收集当地的作物。
  张骞当然明白,之前带回来的棉花,起先他以为只是普通的花卉,谁曾想会变成御寒的东西。
  ……
  送别张骞后,宫中工官传来消息,说是传说中的瓷器烧出来了。
  刘瑶赶紧扯着刘彻前去宫中工坊,刘彻见她这般兴冲冲,“莫慌,东西又不会长腿跑了!”
  有什么东西还比澄澈如水的玻璃更让他惊艳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