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即使领取粮食的百姓都知道这个道理,但依旧有很多人不甚服气。不过看着周围围着的官兵,他们也一时不敢再造次。
  “县令大人,你们怎么保证你们算的就是对的,我们这些粮食领回去不够吃,怎么办?”
  “是啊,县令大人,怎么可能每个人发的就是准的?”
  ……
  王春农敲响锣鼓,大声回道:“的确,我们也不能保证所有人领到的都是准确的,所以我们还有另外的措施。我们在那边有粥棚,每日都会供应米粥,领到的粮食还不够吃的,自然可以去那边领取米粥!”
  “大家也都见过外地来的流民,他们的情况比我们更差,希望所有人能团结一些,把粮食放给更需要的人,这样我们曲江县才能度过难关!还有一个月就到秋收,到时新粮一下来,艰难的日子就过去了!”
  听了这话,人群不再继续喧闹,慢慢排着队领取粮食。即使有部分人还要意见,但是也不敢再说什么。
  王春农此次不是没囤粮,去年冬天听到沈言的话后,他便差了人去各村里查看情况。在看过之后,确实知道这情况不怎么乐观,便提前囤粮。
  曲江县往年在李江县令的管理下,账务清晰。可即使如此,县里能用的也资金有限,囤的粮食并不多。
  今年受灾后,他也并非有意拖延放粮的时间,而是在情况还算稳定的时候,先想办法确保这粮食能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王春农农人出身,知道这些赈灾的粮食经常到不了那些最穷苦的人口中,因此他找了各种办法,最后才在书中看到这种办法,虽然效率低了些,但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确定后,他就赶快召集所有的保长、坊正、里正、村长,制定每家每户发放粮食的数量。
  与此同时,他也向朝廷上奏,希望他们拨粮,解决这次灾难。
  说起这事,他其实很感谢沈言,多亏他前两月稳定粮价,才给了他那么多时间统计每家每户的情况。
  另外几家粮铺不放粮时,他其实找过他们谈话,但是那些奸商,欺负他是新来的县令,不听他的话,坚持说没有粮食,他一时也拿他们没办法。
  与此同时,在曲江县下属的许多个村子,也同样都在放粮。
  自从开仓放粮,沈言家里就恢复了平静,再也没有贼人光顾。县里情况也有了好转,几乎很少见到有人再为了一口吃的大打出手。
  放粮后的第二日,李弘就带来了好消息,他找到了那误导难民的恶人。
  “两位老板,幸不辱命,我已经找到了误导难民之人!”李弘道。
  “是谁?”魏行和沈言异口同声。
  “是吴记粮铺的一个账房,他也姓吴,是个秀才,和吴记粮铺的老板有些亲戚关系,连续几次参加乡试未中后,就到了吴记粮铺做了一个账房。”李弘回道。
  第一个来沈言家里偷粮的那对兄弟描述的其实挺清晰,李弘首先就去了吴记粮铺查有没有符合的,还真让他给找到了。
  只是后来两晚来的贼人,说的特征和第一晚那两兄弟的不一样,废了一番功夫,他才最后确定那人就是吴账房。
  姓吴?他们似乎没有得罪过这样一位仇人吧?沈言和魏行眼中同时升起了疑惑。
  “可有查到他为什么要让那些贼人来我家偷粮食?是吴记粮铺指使的?”沈言问道。
  “暂时还没有查到,我为了不打草惊蛇,只是暗中询问。再继续往下查,还得费一番功夫!”李弘回道。
  “何须那么麻烦,李弘,我和你一起去,将他绑了,直接问出来就是!”魏行道。
  魏行本就不是好脾气之人,因为那些贼人,折腾得他和沈言几日没睡好,他现在只想早点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问罪魁祸首肯定最方便。
  *
  吴记粮铺关店后,吴账房走出店铺,沿着每日常走的路回家,他没注意到,他的身后,已经跟了几个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