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他有两幅面孔 第6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本就是农家人,房子都盖在了乡下,在院里种菜本就是件稀松平常的事。
  邹元符替宋惊蛰算了算他这么盖的花用:“不算工钱,只砖瓦土料这一项,你这院子都要备上三百两的银子,算上工钱,怎么都要三百五十两往上去了。”
  他直言道:“你若能接受这个价格,这活儿我就接下了,你若不能接受,我们就此别过。”
  宋惊蛰算了算,他和立夏现下手里的银钱有七十两,马上就要收二麻了,怎么也能卖九十两,这就是一百六十两了,等房子盖了大半,三麻也该出来了,三麻少一些,八十两总归是有的,这就是二百四十两了。
  另外年底他们还有鸭蛋,羊,稻子,菘菜之类的物什能卖,这些杂七杂八的加起来,也能凑个二三十两。
  这样算下来还有八十两左右的缺口。
  宋惊蛰心里并不着急,谁家盖屋子不借钱,不赊账,好些人家的屋子盖了十几年还有没结清的钱呢。
  工钱他可以像先前那样欠着,村里人都知道他不会赖账的,等明年的稻子、苎麻出来了,他就能还上了。
  剩下的二三十两缺口,他跟爹娘,还有大伯三叔借借,怎么也能凑够。
  这么一思索,宋惊蛰朝邹元符点头:“那就麻烦邹都料了。”
  “……”
  邹元符在宋家住下了,第二天宋惊蛰就把他和立夏攒的七十两全给他,让他先去买料。
  没有拿到所有的砖料钱,邹元符也不意外,他给大户人家盖屋子也没有几家给钱爽快的,都是边盖边给。
  有时候遇到主家困难时,他们这些都料还要自己垫钱。
  宋惊蛰一个乡下汉子没有让他垫钱,还一口气拿出了七十两,已经够使他意外的了。
  他一走,宋惊蛰和林立夏就全身心地扑在了苎麻地里,三百五十两呢,说得轻松,把他俩卖了都拿不出这么多钱。
  不使劲挣,怎么把这钱挣出来。
  还跟头麻一样,两人一早去苎麻地里割了苎麻回来,让大家伙帮着剥麻。
  因为头麻宋惊蛰挣了大钱,村里不少人想跟着他学种麻,他们一收了麻回来,大家伙借着串门的借口,都来他家帮着剥麻。
  再加上宋白露和施显宗的帮忙,这茬麻,宋惊蛰和林立夏收得还算轻松。
  但因为二麻是七八月最热的时候收的,不累,但热啊。
  通常两人干不了多久,身上的衣衫就被汗水给沁湿了。
  无奈,两人又把前年捡的麻布袋子做的衣裳拿出来换上,气得郑月娥大骂他俩:“真是有福都不会享,谁家挣了钱还穿麻布袋子,说出去,人家还以为我这个当娘,把你俩怎么样了。”
  想了想,亲自上镇上扯了几尺吸汗又清凉的绢布,给他们缝在麻衣里头,当个内衬。
  林立夏望着这又贵又廉价的衣服,哭笑不得:“这不是糟蹋好料子吗?”
  郑月娥不以为意:“布料做来本就是给人穿的,不穿才是糟蹋,你穿了算什么糟蹋,况且挣钱本就是为了享受的,你们这挣了钱还跟没挣钱一样,算怎么一回事。”
  林立夏想到绢布也就比夏布贵一半,四五百文一匹,租一天小院的价,没再多说了。
  别说,有了绢布做内衬,是没那么热了,而且麻衣也不扎肉了。
  他们忙着收麻的时候,邹元符也没闲着,前前后后跑了奚台镇不少的砖瓦窑,给他拉了一批砖木回来,让宋惊蛰找了人,先在村里打地基,慢慢建着。
  宋惊蛰这儿一动工,起先村里人都不在意,付博文家的房子都快盖好了,他这个时候动工,也成不了村里头一户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