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他有两幅面孔 第4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宋惊蛰收回尴尬,俯身去问施银杏:“杏儿,你是怎么知道鸭子可以吃这些飞虫的。”
  “鸭子就是吃虫的呀。”施银杏瞪大眼好奇地看着宋惊蛰,那眼神仿佛在说,舅舅不知道吗。
  宋惊蛰也不尴尬,认真地跟她说:“舅舅知道鸭子吃虫,但不知道鸭子可以吃稻苗上的虫。”
  施银杏不解:“都是虫,有什么区别吗?”
  “没区别,是舅舅狭隘了。”宋惊蛰心神一震,是啊,都是虫,有什么区别,是他把问题想复杂了。
  他看着施银杏那圆圆的脑袋想,果然这新脑子,就是比旧脑子好使。
  “……”
  发现鸭子吃可以稻田里的飞虫后,林立夏每天都把鸭子赶到稻田里去吃虫,鸭子在稻田里下蛋也不怕,总归是在自家田里,找找总能找到。
  但很快林立夏察觉,鸭子进到稻田里,不仅把虫和杂草都吃了,产的粪还能肥沃水稻后,鸭子下蛋也下得勤了。
  以前母鸭子,很少有天天下蛋的,要不连着下一段日子,就要歇一歇,要不隔天下一个,总之很不固定。
  但近来的母鸭子,几乎是天天都在下蛋,他用来攒蛋的篮子,都堆满了。
  在地里收花生的时候,林立夏一边摘花生,一边跟宋惊蛰商量:“惊蛰哥,我们收完花生就去卖鸭蛋吧。”
  “好啊。”宋惊蛰停了停锄头,没有反对,家里的鸭蛋多了,自家人吃不完,他也怕放坏了可惜。
  林立夏摘完一堆花生,拿着他的小板凳换了个地方,来到新一堆的花生面前坐下,继续摘:“我想回趟娘家看看何杨的夫君收不收。”
  要不是先前何杨跟他讲鸭蛋和鹅蛋挣钱,他也不会想到养鸭子和鹅,这份情他要承人家的。
  况且,他回娘家比去县城近多了,每攒满一篮子鸭蛋就要提到县城去卖,路途远很容易把蛋磕坏不说,一来一回就要耽误一天的工夫,太费事了。
  要是能隔一段日子就往稻香村送一趟,不仅省事,他回娘家也方便。
  “行。”宋惊蛰也没有反对,鸭子是林立夏养的,鸭蛋他想怎么卖都成。
  他俯下身将刚刚挖好的几棵花生抖了抖土,就近摞在一起,方便林立夏待会儿过来摘。
  他们康州府就是这点不好,因为潮湿,土质瓷实,种的花生需要费很大的力才能从土地挖出来,挖出来后,黏在花生上的土也不容易脱落,挖花生的时候,需要有个人在一旁帮着把花生从根茎上摘下来。
  不然挖出来的花生,被太阳一晒,黏在上面的土水汽被晒没了,就彻底跟花生融在了一起,更不好摘了。
  郑月娥也在地里帮忙摘花生,边摘边抱怨:“康州府这边哪儿都好,就是种地太麻烦了,就拿这花生来说,要是在我们西北,都不用挖,直接逮着花生秧子一扯就出来了,再抖抖土,花生上一点泥都不会带,就这样带着秧子扯回去,放在院子里晒干,什么时候空闲了,什么时候再来摘。”
  林立夏听得羡慕不已:“娘,你们那儿可真好。”不用挖花生,能省下不少力气呢。
  “好啥好啊,全是沙子,一不下雨,地里庄稼全玩完。”郑月娥抱怨归抱怨,人也实诚,“别说庄稼了,人都没水喝,继续待着,只能渴死。”
  要不是这样,她家也不会逃荒。
  想到她们一家好不容易逃出来,她为了家人能够活命,膝盖都跪烂了,跪来了一袋粮食。
  但一家人吃饱后,首先抛弃的就是她,郑月娥的眼神不禁暗了暗。
  西北地凉,人也凉。
  “娘,你喝点水。”宋惊蛰挖完一畦花生,给郑月娥递了壶水过去,安慰她,“以后你再也不会缺水喝了。”
  “那是。”郑月娥得意地接过水壶,她现在有丈夫有儿女,再苦再难,她的丈夫和儿女都不会抛弃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