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他有两幅面孔 第33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40章
  宋惊蛰也没来过县城几次, 在县里也没什么人脉,唯一认识的人只有杨万峰和迟海东两人。
  但有这两人也够用了。
  他和林立夏先回了住所,将一间小得只容得下一张床的屋子, 收拾出能让四个人坐下吃饭的位置。
  怕饭菜的味道飘到被褥上,晚上没法睡人, 林立夏还拿了些宋惊蛰捡回来的麻袋铺在上面遮味。
  他洗了手, 拿门口挂着的擦手布擦了擦手,跟宋惊蛰道:“我先去食铺点菜, 等我回来, 你再去请人。”
  住在县城就是有这点好, 想吃什么, 跟附近的食铺说上一声, 到了时辰, 就有小二提着食盒上门。有些做得好的铺子, 食盒夹层里能放温水,送上门来时,不着急吃,只要不打开盖子,饭菜就一直能温着。
  当然价格也很昂贵。
  林立夏也是上次来县城, 在吃食铺子买吃食的时候, 宋惊蛰跟他说的,这会儿,他也要学着县里的人去叫吃食,心里难免激动。
  要不是家里还有一堆银子,刚收拾完, 他就出门了。
  “好。”宋惊蛰被他雀跃的样子逗笑,想到他们第一次去镇上, 林立夏连糖都不舍得买,现在却能大着胆子去食铺点菜了,心里觉得多带他出来见识见识的想法是对的,点头同意了他的提议。
  家里放着这么多银子,要没人看着,他也放心不下。
  等林立夏叫了食回来,宋惊蛰这才去衙门和厢军住所叫了杨万峰和迟海东到家里吃饭。
  迟海东还好,以为宋惊蛰这是为他大哥的事设的宴,还推辞了两句:“宋兄弟你这也太客气了,你大哥在我这儿干得很好,你不用特意来感谢我。”
  迟海东这话一点都没说假,宋家兴为人随和,又肯吃苦,宋惊蛰把他带到迟海东这儿,迟海东就安排他和一众厢军修筑城墙,几天下来就跟其他厢军混熟了,现在都有人跟他勾肩搭背地唤他宋兄了。
  杨万峰就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他和宋惊蛰只有过一面之缘,虽说中间有监工这件事牵着,可前段时间厢军修城墙出事的事他也有所耳闻,还想另寻个差事还宋惊蛰恩情,又听闻这事已经解决了,这才放心。
  按理说,这饭要请也该杨万峰来请才是,恩情没还好,还差点让宋惊蛰招无妄之灾,是他没考虑周全。
  宋惊蛰将两人请进家门,相互给他们引进了一番,待大家都熟识过后,这才跟他们说了他和林立夏所发现的事。
  宋惊蛰想过了,要想把他和立夏伪装成有权有势的人,只有拉更多的人下水,他们混在中间才不显眼。
  杨万峰和迟海东就很好,属于有点势力但势力又不是很大,不会瞧不上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又不会因他和立夏势微而将他们踢出局。
  果然,当宋惊蛰把请他们上门的目的说出来后,杨万峰和迟海东两人都愣住了。
  “宋兄弟此言当真。”迟海东更是酒杯都差点握不住了,一脸激动地看着宋惊蛰。
  “自然当真,要是不真我也不敢来找二位。”宋惊蛰认真的点头,又看向杨万峰道,“杨兄在衙门当差,一点消息都没有听到吗。”
  杨万峰啜了口酒面露难堪:“你们也知道我们这县令是新来的,别看他新,但他老辣,来的时候就自带了师爷等一众班底,一应事宜都交给他自己的班底去做,我们这些小吏只能听从他的命令,这等机要之事,别说我了,就连我们捕头都不曾听到风声。”
  宋惊蛰明白过来了,衙门看似风光,可这里面的头头道道也不少,就好比这新来的县令与这衙门里的旧吏不对付,不肯重用他们,才会有宋惊蛰捡漏这一事宜,不然早在县令动工之前,渠堰周围的田地就该叫人一抢而空了。
  “这样也好。”宋惊蛰拿这个安慰他,“要是人人都知道了,也就没有我们今天什么事了。”
  杨万峰如此一想,面色好看了不少,新来的县令不肯重用他们,就不重用吧,铁打的衙役流水的县令,用不了几年,他就会调走,等下一任县令来了就好。
  “多谢惊蛰兄弟告知杨某这一消息,待回了家,我就和父亲商量此事。”杨万峰举起酒杯郑重地向宋惊蛰道了谢。
  他们杨家就奚台镇一卖豆腐的,他爹杨增福做了一辈子豆腐,好不容易攒了些家底,使了银子才把他塞进县衙的。
  他虽然穿着一身衙役服饰,可兜里也没二两银子,在县里买不起屋子,还得自己花钱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