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他又在拈酸吃醋 第90节(3 / 4)
赵皇后与淑妃急忙去御榻前侍疾, 知晓消息的林蕴霏亦匆匆忙忙进了宫。
林蕴霏赶到时,赵皇后与淑妃相携着手从清晏殿内走出来, 两人脸上是如出一辙的愁容。
“母后,淑妃娘娘,” 她欠了欠身,问,“父皇他如何了?”
淑妃回首看了眼紧闭的殿门,答说:“陛下还是没能醒来,太医们正在里头想办法呢。”
“柳院使竟也没辙吗?”林蕴霏听闻文惠帝尚且晕着,便打消了进去探看的念头。
柳院使是太医中医术最为精湛且资历最高的人,曾经专门为先皇调理看顾龙体,如今接手照料文惠帝,远比所有人都要了解文惠帝一直以来的身体状况。
倘若连他都束手无措,那林蕴霏再想不到有谁能够治好文惠帝。
“柳院使说陛下此次的病情来势汹汹,又牵出了许多旧疾与隐疾,是以迟迟难醒,”淑妃温言解释说,“猛药恐伤及根元,缓药又难克急火,太医们也为难得紧。”
林蕴霏颔首道是:“那我便不进去搅扰他们斟酌了。”
“听闻父皇昏倒时淑妃娘娘恰好在一旁,”她道,“娘娘方便告知我当时的情况吗?”
赵皇后不悦地看了她一眼:“嘉和,你问这话是何居心?”
林蕴霏坦荡地望进女人的眼:“母后在想什么呢,儿臣不过是想多知晓些父皇的情况,这难道有错吗?”
“臣妾省得公主没有恶意,”淑妃启唇打圆场,“陛下昏倒得确乎极为突然,直至此刻我都觉得不敢相信。”
“午时陛下批完奏折后,便开始午睡,臣妾留在殿内为其焚香按跷。”
“原本一切都好端端的,谁承想午睡起身时,陛下遽然就歪倒回去,不省人事。”
淑妃捧着心,像是又经历了一遍当时的惊心动魄。
林蕴霏听罢,道:“父皇吉人天相,定能早日脱险。”
“殿下所言极是,”淑妃说,“臣妾打算同皇后娘娘回和春宫一道为陛下祈福。”
与二人作别后,林蕴霏一面缓步走,一面思忖起文惠帝的发病。
淑妃的说法与前世她从旁人口中听到的说法是一致的,但林蕴霏隐隐觉得此事十分蹊跷。
前世自文惠帝晕倒至他驾崩,总共不过七日。
而在此之前,文惠帝的身体并无大病,何故性命会遭遇这般疾风一般的凋零。
不同于上一世后期的混沌度日,林蕴霏如今有贴近真相、改变时局的机会,是以她努力扯去障目的树叶。
并非她不愿接受这个变故,而是这个变故出现的时机着实太巧。
大皇子身体孱弱,长年深居简出;二皇子是闲云野鹤之辈,意不在朝政;六皇子一朝被贬为庶人,离储君之位便是十万八千里;其余皇子年纪尚幼,难堪大任。
朝廷上的局势立时变得尤为分明,储君之位的落处仿佛已经归入林彦囊中。
若说此事背后真的有人在推波助澜,矛头第一个指向的就是受益者林彦。
何况他将将设局铲除了林怀祺,乘胜追击太像是他的手笔。
当然,这仅仅是林蕴霏的大胆猜测,要想给林彦定罪,还需要证据。
也不知林彦究竟使了何等手段,能瞒过一众太医,让文惠帝病得如此深重。 ↑返回顶部↑
林蕴霏赶到时,赵皇后与淑妃相携着手从清晏殿内走出来, 两人脸上是如出一辙的愁容。
“母后,淑妃娘娘,” 她欠了欠身,问,“父皇他如何了?”
淑妃回首看了眼紧闭的殿门,答说:“陛下还是没能醒来,太医们正在里头想办法呢。”
“柳院使竟也没辙吗?”林蕴霏听闻文惠帝尚且晕着,便打消了进去探看的念头。
柳院使是太医中医术最为精湛且资历最高的人,曾经专门为先皇调理看顾龙体,如今接手照料文惠帝,远比所有人都要了解文惠帝一直以来的身体状况。
倘若连他都束手无措,那林蕴霏再想不到有谁能够治好文惠帝。
“柳院使说陛下此次的病情来势汹汹,又牵出了许多旧疾与隐疾,是以迟迟难醒,”淑妃温言解释说,“猛药恐伤及根元,缓药又难克急火,太医们也为难得紧。”
林蕴霏颔首道是:“那我便不进去搅扰他们斟酌了。”
“听闻父皇昏倒时淑妃娘娘恰好在一旁,”她道,“娘娘方便告知我当时的情况吗?”
赵皇后不悦地看了她一眼:“嘉和,你问这话是何居心?”
林蕴霏坦荡地望进女人的眼:“母后在想什么呢,儿臣不过是想多知晓些父皇的情况,这难道有错吗?”
“臣妾省得公主没有恶意,”淑妃启唇打圆场,“陛下昏倒得确乎极为突然,直至此刻我都觉得不敢相信。”
“午时陛下批完奏折后,便开始午睡,臣妾留在殿内为其焚香按跷。”
“原本一切都好端端的,谁承想午睡起身时,陛下遽然就歪倒回去,不省人事。”
淑妃捧着心,像是又经历了一遍当时的惊心动魄。
林蕴霏听罢,道:“父皇吉人天相,定能早日脱险。”
“殿下所言极是,”淑妃说,“臣妾打算同皇后娘娘回和春宫一道为陛下祈福。”
与二人作别后,林蕴霏一面缓步走,一面思忖起文惠帝的发病。
淑妃的说法与前世她从旁人口中听到的说法是一致的,但林蕴霏隐隐觉得此事十分蹊跷。
前世自文惠帝晕倒至他驾崩,总共不过七日。
而在此之前,文惠帝的身体并无大病,何故性命会遭遇这般疾风一般的凋零。
不同于上一世后期的混沌度日,林蕴霏如今有贴近真相、改变时局的机会,是以她努力扯去障目的树叶。
并非她不愿接受这个变故,而是这个变故出现的时机着实太巧。
大皇子身体孱弱,长年深居简出;二皇子是闲云野鹤之辈,意不在朝政;六皇子一朝被贬为庶人,离储君之位便是十万八千里;其余皇子年纪尚幼,难堪大任。
朝廷上的局势立时变得尤为分明,储君之位的落处仿佛已经归入林彦囊中。
若说此事背后真的有人在推波助澜,矛头第一个指向的就是受益者林彦。
何况他将将设局铲除了林怀祺,乘胜追击太像是他的手笔。
当然,这仅仅是林蕴霏的大胆猜测,要想给林彦定罪,还需要证据。
也不知林彦究竟使了何等手段,能瞒过一众太医,让文惠帝病得如此深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