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阳关有故人 第51节(3 / 4)
许多人都觉得京官难当,是因为天子脚下,权贵多,各类关系又错综复杂,彼此相互制衡。一个不小心,打破某种巧妙的平衡,就会陷进漩涡,招惹不必要的麻烦。但其实,正因为各方势力能相互制衡,普通百姓,乃至低阶官员,才更能寻到庇护。就算是犯了错,也总有人因为想要拉拢你,或是利用你身上发生的事,来打击对手,故而选择帮你解决麻烦。
小地方情况则完全不同,当地官员与当地富户沆瀣一气,算是一言堂。故而,若是这个官员身上真的犯了大事,被圣人指了钦差去查,官员为了保住官职,一定想方设法贿赂钦差。若是贿赂不了,大胆些的,便会让钦差有来无回。明眼人都看得出是怎么回事,偏偏证据被毁,没人能空口白牙凭着想象,就给在朝官员定罪。
所以,钦差的差事,难于许锦之往常在长安办过的每一桩案子。难度大、风险高。若是办成了,便能证实他许锦之的能耐,确实超出旁人许多,年纪轻轻,大理寺卿的位置也不是做不得。若非如此,旁人总有闲话。
而圣人,是最不爱听闲话的。
“喂,你在想什么?”李渭崖晃了晃手。
许锦之瞬间回过神来,“倒也不必这样极端,你把那件事做完后,或许,会有转机。”
既然于松白和当地富户沆瀣一气,那许锦之就让他们的团伙瓦解好了。
“行,我马上就去。”李渭崖将块蒸饼拿在手里,就要出门。
“诶——”许锦之喊住他。
“还有事?”李渭崖停住脚步。
“又快十五了,你的药......”许锦之对上李渭崖明亮坦荡的眼神,忽然忘记自己要说什么。
“不要担心我,卫太医得知我要出远门,帮我将药制成了一剂丸子,带在身上吃很方便,在寨子里时,也不曾丢呢。”李渭崖说。
“哦,他如今倒是处处为你着想,这是好事。”许锦之回道。
原本再正常不过的一句话,本是关切之意,但俩人皆听出莫名的醋意。
许锦之面色不自然地补充道:“早上就端来冷面,他们这是急了,你别杵在这儿了,抓紧去吧。”
李渭崖脚下生烟,还不忘回怼一句:“要不是你喊我,我早去了。”
说完,他的身影消失在门边。
第七十二章 屠龙(十四)
不多久,就到了傍晚。
大宅的轮廓在暮色中显得庄严。随着夜色加深,仆人们开始忙碌,一盏盏点亮宅邸内外的灯笼。温暖的灯光透过窗棂洒在庭院的青石地面上,营造出一种宁静安祥的氛围。
只可惜,这种气氛很快就被门口围过来的一群人打破。
许锦之他们就住在前院儿,所以对这股动静感受得尤为明显。
许锦之与刚回来不久的李渭崖对视一眼,快步走向前门,看到傅家那群人情绪激动,纷纷要求见于松白。
“县令在县衙处理事务呢,舅爷还请改日再来。”门房的人躬身赔笑劝道。
“你算什么东西?这里也有你说话的份?”被门房称“舅爷”的男子,骂了一句。
门房面上难堪,脚步却是一步不肯移,还在试图劝人回去。
许锦之见这人宽额头、大眼睛,一副赤诚面相,想了想,上前朗声道:“这位便是夫人的娘家兄弟吧,你们县令不在家,至少也是管家过来回话,你一个小小门房,做了主子的主,这样没规矩,难怪傅兄要生气了。”
傅令山打量许锦之几眼,已经猜出其身份:“这位莫不是......从长安来的许宣抚使?”
“正是在下。”许锦之作揖应道。
傅令山觉得许锦之位高权重,还没什么官架子,又对自己展露亲近,当下便起了几分好感,他回礼道:“见过许宣抚使,在下傅令山,是城中傅记柜坊老板傅高山的长子,舍妹嫁与于县令做续弦。父亲这两日刚刚过世,还未下葬,于县令扣着阿妹,以阿妹生病的理由搪塞我们,不让她来送父亲最后一程。幼弟失踪,今日我得到消息,说是被扣在了于府。今日,我带人过来,就是想找于县令讨要个说法的。” ↑返回顶部↑
小地方情况则完全不同,当地官员与当地富户沆瀣一气,算是一言堂。故而,若是这个官员身上真的犯了大事,被圣人指了钦差去查,官员为了保住官职,一定想方设法贿赂钦差。若是贿赂不了,大胆些的,便会让钦差有来无回。明眼人都看得出是怎么回事,偏偏证据被毁,没人能空口白牙凭着想象,就给在朝官员定罪。
所以,钦差的差事,难于许锦之往常在长安办过的每一桩案子。难度大、风险高。若是办成了,便能证实他许锦之的能耐,确实超出旁人许多,年纪轻轻,大理寺卿的位置也不是做不得。若非如此,旁人总有闲话。
而圣人,是最不爱听闲话的。
“喂,你在想什么?”李渭崖晃了晃手。
许锦之瞬间回过神来,“倒也不必这样极端,你把那件事做完后,或许,会有转机。”
既然于松白和当地富户沆瀣一气,那许锦之就让他们的团伙瓦解好了。
“行,我马上就去。”李渭崖将块蒸饼拿在手里,就要出门。
“诶——”许锦之喊住他。
“还有事?”李渭崖停住脚步。
“又快十五了,你的药......”许锦之对上李渭崖明亮坦荡的眼神,忽然忘记自己要说什么。
“不要担心我,卫太医得知我要出远门,帮我将药制成了一剂丸子,带在身上吃很方便,在寨子里时,也不曾丢呢。”李渭崖说。
“哦,他如今倒是处处为你着想,这是好事。”许锦之回道。
原本再正常不过的一句话,本是关切之意,但俩人皆听出莫名的醋意。
许锦之面色不自然地补充道:“早上就端来冷面,他们这是急了,你别杵在这儿了,抓紧去吧。”
李渭崖脚下生烟,还不忘回怼一句:“要不是你喊我,我早去了。”
说完,他的身影消失在门边。
第七十二章 屠龙(十四)
不多久,就到了傍晚。
大宅的轮廓在暮色中显得庄严。随着夜色加深,仆人们开始忙碌,一盏盏点亮宅邸内外的灯笼。温暖的灯光透过窗棂洒在庭院的青石地面上,营造出一种宁静安祥的氛围。
只可惜,这种气氛很快就被门口围过来的一群人打破。
许锦之他们就住在前院儿,所以对这股动静感受得尤为明显。
许锦之与刚回来不久的李渭崖对视一眼,快步走向前门,看到傅家那群人情绪激动,纷纷要求见于松白。
“县令在县衙处理事务呢,舅爷还请改日再来。”门房的人躬身赔笑劝道。
“你算什么东西?这里也有你说话的份?”被门房称“舅爷”的男子,骂了一句。
门房面上难堪,脚步却是一步不肯移,还在试图劝人回去。
许锦之见这人宽额头、大眼睛,一副赤诚面相,想了想,上前朗声道:“这位便是夫人的娘家兄弟吧,你们县令不在家,至少也是管家过来回话,你一个小小门房,做了主子的主,这样没规矩,难怪傅兄要生气了。”
傅令山打量许锦之几眼,已经猜出其身份:“这位莫不是......从长安来的许宣抚使?”
“正是在下。”许锦之作揖应道。
傅令山觉得许锦之位高权重,还没什么官架子,又对自己展露亲近,当下便起了几分好感,他回礼道:“见过许宣抚使,在下傅令山,是城中傅记柜坊老板傅高山的长子,舍妹嫁与于县令做续弦。父亲这两日刚刚过世,还未下葬,于县令扣着阿妹,以阿妹生病的理由搪塞我们,不让她来送父亲最后一程。幼弟失踪,今日我得到消息,说是被扣在了于府。今日,我带人过来,就是想找于县令讨要个说法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