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萧鸢鸢撇了他一眼,好了,公主就在殿内,郎君请吧。
  赵砚书沉了一口气,单独入见,心中难免还是有些紧张,他将朝靴脱下,齐整的摆放在一侧。
  此殿为勤政殿的偏殿,是平阳公主处理政务接见大臣之所。
  下官赵砚书,见过平阳公主,公主千秋。赵砚书走到平阳公主案牍前屈膝跪道。
  起来说话。平阳公主放下手中的书简。
  赵砚书再次叩首后,从地上缓缓爬起,公主。
  赵卿为何不敢抬头,是怕吾会吃人不成?平阳公主见赵砚书一直低着头,遂道。
  公主,赵砚书抬起头,下官不敢。似有些青涩。
  平阳公主仔细端详了一番,萧书女应该都与你说了。
  是。赵砚书道。
  吾要授你官,不经吏部,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平阳公主问道,你在州郡中做过幕僚,应该是个机敏之人。
  下官明白。平阳公主的话里暗藏玄机,赵砚书点头,下官自幼孤苦,幸得使君赏识,对下官接济一二。
  对于赵砚书的提拔,平阳公主并非突然,除了欣赏他的文章之外,也曾对他有所调查。
  那么,平阳公主的脸色突然变得凝重,对于吾,以及吾所做,你的看法是什么?
  赵砚书抬起头,眼里的惶恐与不安逐渐散去,公主以女子之身,救楚国于危难,百姓于水火,砚书,万分敬佩,遂厚颜向使君求得选官,三国立足已久,皆有时弊,齐之临沂,燕之高都,未尝不曾挽留,却接连失败,唯有本朝,公主虽为女子,可在砚书眼里,更胜男儿。
  第326章 风云再起
  王珺离宫后,将平阳公主召见新任官员所说的话,如数转告给了提携自己的恩师尚书令裴长之。
  平阳公主在殿内讲述治国辅君之道,就好像是让学生们辅佐她王珺看着自己的恩师,小心翼翼的讲述着,陛下子嗣众多,宗室也尚有人在,为何会让公主监国。
  你真以为,让公主监国,是陛下的意思吗?裴长之端详着手中的茶盏,我辅佐陛下数十年,从王府一直到朝堂,陛下是什么样的人,我能不清楚吗。
  一个将权力看得无比重的帝王,连自己的儿子都不信任,牝鸡司晨,又怎么可能呢。裴长之又道。
  那平阳公主王珺大惊。
  内廷应该被中宫所把控着,恐怕就连陛下也被囚禁在了内廷。裴长之推测道。
  岂有此理。知道真相后,王珺怒骂道,妻女囚禁丈夫与父亲,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更何况还是在天家,不忠不孝,这是谋逆,谋大逆。
  老师是尚书令,百官之首,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吗?王珺又道,并将对赵砚书的推测也说了出来,今年选官的上品第一赵砚书,是平阳公主的人。
  裴长之抬起老眼,缓缓放下手中茶盏,王珺的话他并不意外,因为除了新入选的士子,朝中也被安插进了许多平阳公主的人,无一例外,几乎都是没有家世与背景的寒门子弟。
  平阳公主不仅作为女子,且出身皇室的她,竟站在了寒门那边,而裴长之身后是代表着氏族,不同的利益阶级,同处一个朝堂,共争利益,避免不了争斗,亲眼见识过平阳公主的手段,裴长之自然害怕,我这个尚书令
  皇帝执政时,对于阶级关系一直是持平的态度,且重要决策都会听从重臣的建议,而平阳公主却是截然相反。
  比起皇帝,平阳公主的手腕要更加强劲,以至于就连裴长之在奏事时都感受到了威压与强势。
  裴长之眯起老眼,且不论平阳公主的女子身份,便是她的性格,也并非是世家出身的臣子们所想要的理想君主,不好办呐。
  两大边将,都是平阳公主的人。裴长之有所顾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