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2 / 3)
郑皇后怀抱皇嗣,听到平阳公主冷静的呼唤,于是又将孩子给了傅母。
平阳公主将母亲拉到了一个无人的地方,武将与皇子合谋叛乱,皇帝昏迷不醒,朝廷需要有人站出来主持大局,您是中宫皇后。
平阳,你是我的女儿,我知道你在想什么,郑皇后看着平阳公主道,天子在兵乱中为叛贼所伤,武安侯是奉密诏带兵平乱。
太医说,陛下的伤很重,恐怕支撑不了多久了。郑皇后又道。
母亲,平阳公主抬眼,女儿想立刚刚出生的十九郎为太子。
郑皇后一直知道平阳公主的野心,而今日的局面,绝非偶然,为了今天,平阳公主已经筹谋策划了多年。
我相信你的选择一定都是正确的,我也相信我的女儿有这样的能力,但千万不要太勉强自己。郑皇后并未反对女儿的做法与选择,只是关心着她。
我知道的,母亲。平阳公主对于郑皇后十分的感激,虽是养母,但对她的付出,甚至超过了血缘。
※ ※ ※ ※ ※ ※ ※ ※ -
太康七年夏,皇三子李隆勾结卫将军萧承越谋反,皇帝于兵乱中重伤,武安侯萧怀玉奉密诏平乱。
叛乱结束之后,郑皇后带着伤重的皇帝回到了楚京,整个楚国,因为萧承越的叛乱,皇帝的心腹大臣与一众宗室几乎被屠戮殆尽,朝廷也陷入了半瘫痪的状态。
平阳公主跟随母亲入京后迅速着手朝政,将朝廷的空缺补全,使国家重新运转。
并趁机在安插心腹进入中枢,又将丞相的职权划分给九卿,不再设立丞相。
在武安侯萧怀玉的支持下,平阳公主开始把控楚国的朝政,排除异己,将齐国正式并入楚国,一步一步走向独裁的统治。
待时局稍稳一些,又在郑皇后与皇帝身侧最亲近的近侍贾舟的协助下,以皇帝的名义,将刚刚诞生还不足月的小皇子立为储君,并赐名为兴。
群臣皆知平阳公主的目的,却无一人敢言。
军事上,平阳公主拉拢了中领军韩修,并将身侧的心腹宦官调往中护军府,自此,宦官开始介入楚国的军政,并握有实权。
对于地方边军,楚国以东的所有兵马,仍归武安侯萧怀玉所执掌,然而对于封王一事,却遭到了萧怀玉的拒绝。
王爵有封国,可置臣属,此例一开,后患无穷。大殿内,萧怀玉驳回了平阳公主的赐封。
武安侯是怕吾今后会对你有所猜忌吗?平阳公主看着萧怀玉道。
君王猜忌权臣,这并没有什么,萧怀玉毫不遮掩道,可对于臣而言,臣从来要的,都不是功名利禄,公主赐封臣,是因为信任,可他日,若再有此功勋者,以臣为先例,又是否可保忠心。
平阳公主看着大殿中央的武将,从齐国建康到楚国京城,平阳公主逐渐掌握住了权力,可是君臣的界限也越来越清晰。
她感受到了疏离,那是一种对权力的敬畏,不敢靠近的谨小慎微。
萧怀玉并没有因为那样一层关系,而生僭越之心。
平阳公主沉默了片刻,离开涪陵时,顾氏在行宫见了我。
萧怀玉抬头看了平阳公主一眼,神色很平静,仿佛在意料之中。
你的母亲和妹妹都在竟陵家中。平阳公主又道。
萧怀玉仍然没有说话,过了许久才开口道:公主那天与我说的时候,我就猜到了,如果真的是她,她一定不会伤害阿凝。
随后萧怀玉向平阳公主拱手,楚国的内乱已经平息,请公主允许臣,回到边境。
平阳公主的眼神有所变化,她盯着萧怀玉良久,最后闭上眼,好。 ↑返回顶部↑
平阳公主将母亲拉到了一个无人的地方,武将与皇子合谋叛乱,皇帝昏迷不醒,朝廷需要有人站出来主持大局,您是中宫皇后。
平阳,你是我的女儿,我知道你在想什么,郑皇后看着平阳公主道,天子在兵乱中为叛贼所伤,武安侯是奉密诏带兵平乱。
太医说,陛下的伤很重,恐怕支撑不了多久了。郑皇后又道。
母亲,平阳公主抬眼,女儿想立刚刚出生的十九郎为太子。
郑皇后一直知道平阳公主的野心,而今日的局面,绝非偶然,为了今天,平阳公主已经筹谋策划了多年。
我相信你的选择一定都是正确的,我也相信我的女儿有这样的能力,但千万不要太勉强自己。郑皇后并未反对女儿的做法与选择,只是关心着她。
我知道的,母亲。平阳公主对于郑皇后十分的感激,虽是养母,但对她的付出,甚至超过了血缘。
※ ※ ※ ※ ※ ※ ※ ※ -
太康七年夏,皇三子李隆勾结卫将军萧承越谋反,皇帝于兵乱中重伤,武安侯萧怀玉奉密诏平乱。
叛乱结束之后,郑皇后带着伤重的皇帝回到了楚京,整个楚国,因为萧承越的叛乱,皇帝的心腹大臣与一众宗室几乎被屠戮殆尽,朝廷也陷入了半瘫痪的状态。
平阳公主跟随母亲入京后迅速着手朝政,将朝廷的空缺补全,使国家重新运转。
并趁机在安插心腹进入中枢,又将丞相的职权划分给九卿,不再设立丞相。
在武安侯萧怀玉的支持下,平阳公主开始把控楚国的朝政,排除异己,将齐国正式并入楚国,一步一步走向独裁的统治。
待时局稍稳一些,又在郑皇后与皇帝身侧最亲近的近侍贾舟的协助下,以皇帝的名义,将刚刚诞生还不足月的小皇子立为储君,并赐名为兴。
群臣皆知平阳公主的目的,却无一人敢言。
军事上,平阳公主拉拢了中领军韩修,并将身侧的心腹宦官调往中护军府,自此,宦官开始介入楚国的军政,并握有实权。
对于地方边军,楚国以东的所有兵马,仍归武安侯萧怀玉所执掌,然而对于封王一事,却遭到了萧怀玉的拒绝。
王爵有封国,可置臣属,此例一开,后患无穷。大殿内,萧怀玉驳回了平阳公主的赐封。
武安侯是怕吾今后会对你有所猜忌吗?平阳公主看着萧怀玉道。
君王猜忌权臣,这并没有什么,萧怀玉毫不遮掩道,可对于臣而言,臣从来要的,都不是功名利禄,公主赐封臣,是因为信任,可他日,若再有此功勋者,以臣为先例,又是否可保忠心。
平阳公主看着大殿中央的武将,从齐国建康到楚国京城,平阳公主逐渐掌握住了权力,可是君臣的界限也越来越清晰。
她感受到了疏离,那是一种对权力的敬畏,不敢靠近的谨小慎微。
萧怀玉并没有因为那样一层关系,而生僭越之心。
平阳公主沉默了片刻,离开涪陵时,顾氏在行宫见了我。
萧怀玉抬头看了平阳公主一眼,神色很平静,仿佛在意料之中。
你的母亲和妹妹都在竟陵家中。平阳公主又道。
萧怀玉仍然没有说话,过了许久才开口道:公主那天与我说的时候,我就猜到了,如果真的是她,她一定不会伤害阿凝。
随后萧怀玉向平阳公主拱手,楚国的内乱已经平息,请公主允许臣,回到边境。
平阳公主的眼神有所变化,她盯着萧怀玉良久,最后闭上眼,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