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2 / 2)
曹丹姝没想到让前头几位故去的皇帝头疼这么久的夏国最终亡在了自己的手中,这么好的事情自然得大赦天下。
这个时候的北宋科举并非三年一次,而是一年一次,或者两年一次,极少会出现三年一次的情况。
想着去年因为战事,朝廷没有开科举,曹丹姝便想着趁此机会开个恩科算了。
此提议一出,卢长青第一个反对。
宋朝当官的途径除了科举和战功外,还有另外两个途径,一个是“恩荫补官”,另外一个是“进纳补官”。
说一下这个“进纳补官”,就是朝廷需要财物时,会主动号召有钱人捐钱捐物,也不让你白捐,会按照富人捐钱的力度授予一定官职。
这种授官方式说的难听一点就是卖官鬻爵,并且是官方承认并允许的。
这么多当官的途径,也难怪北宋冗官问题严重。
卢长青恨不得赶紧来一波裁员,将那些尸位素餐的混子全撵走,所以对于曹丹姝准备开恩科的提议坚决反对。
“娘娘,现在的朝廷不仅不应该开恩科选拔官员,而且更应该改革如今的选官制度和官员的升迁制度,尤其是恩荫制度和举荐制度,这两项就应该有所限制。”
卢长青此话一出,朝堂上的大臣们齐齐跳脚。
晏殊这个副相比夏竦这个丞相跳得还快,“白知院这话是什么意思?你如今连祖宗定下来的规矩都不遵守了吗?”
“我又没说要废除,只是说限制,晏相公这是在急什么?难道是怕被限制后,你就不能像前头的王相公那样在朝廷上只安插自己人了吗?”
↑返回顶部↑
这个时候的北宋科举并非三年一次,而是一年一次,或者两年一次,极少会出现三年一次的情况。
想着去年因为战事,朝廷没有开科举,曹丹姝便想着趁此机会开个恩科算了。
此提议一出,卢长青第一个反对。
宋朝当官的途径除了科举和战功外,还有另外两个途径,一个是“恩荫补官”,另外一个是“进纳补官”。
说一下这个“进纳补官”,就是朝廷需要财物时,会主动号召有钱人捐钱捐物,也不让你白捐,会按照富人捐钱的力度授予一定官职。
这种授官方式说的难听一点就是卖官鬻爵,并且是官方承认并允许的。
这么多当官的途径,也难怪北宋冗官问题严重。
卢长青恨不得赶紧来一波裁员,将那些尸位素餐的混子全撵走,所以对于曹丹姝准备开恩科的提议坚决反对。
“娘娘,现在的朝廷不仅不应该开恩科选拔官员,而且更应该改革如今的选官制度和官员的升迁制度,尤其是恩荫制度和举荐制度,这两项就应该有所限制。”
卢长青此话一出,朝堂上的大臣们齐齐跳脚。
晏殊这个副相比夏竦这个丞相跳得还快,“白知院这话是什么意思?你如今连祖宗定下来的规矩都不遵守了吗?”
“我又没说要废除,只是说限制,晏相公这是在急什么?难道是怕被限制后,你就不能像前头的王相公那样在朝廷上只安插自己人了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