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2 / 2)
辽国跟夏国的恩怨不是一天两天了,耶律宗真对不老实的李元昊也不是全然没有意见,如果我们这时候提出跟他瓜分夏国,你说他会同意吗?”
曹丹姝觉得耶律宗真应该不会同意,毕竟他还需要用夏国来牵制大宋,好两头捞好处。
富弼带着辽国的新要求,不给地可以,但每年需要增加十万白银的岁币。
以吕夷简为首的和平派一听,觉得这条件可以答应,十万白银对朝廷来说不算负担,每年两国间的贸易往来挣的都不止这点钱。
以卢长青为首的激进派自然是站出来反对,对夏国碾压式的战争令韩琦信心暴涨,他觉得以目前朝廷能蹂躏李元昊两次的兵力抵挡辽军来犯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所以连番上疏跟辽国开战。
卢长青也觉得可以打,建议曹丹姝下诏将作战经验更加丰富的西军调了过来。
宋辽边境接壤的地方从沿海到内陆被竖着划分为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及河东路三个行政区。
曹丹姝下令,诏卢长青为宣徽北院使兼河北经略安抚招讨使、判真定府,主持三路对辽国的战事。
又授张亢和庞籍为副使,一个判太原府,负责河东路,另一个判大名府,负责河北东路。
卢长青没想到还能在定州遇到老熟人,金明寨李巧和李怀宝两妹兄。
李巧见到卢长青也很是高兴,跟她讲了一些最近几个月自己跟着自己父兄一起上战场的事。
卢长青问她怕不怕,毕竟上战场杀的是人,而不是杀鸡或者是杀鸭。
李巧摇头道:“在战场上管不了那么多,而且我爹和哥哥觉得我还太小,一般也不会让我冲到前边,更多的时候,我也只是跟在他们身后学着那些幕僚们一起出谋划策。”
说到年龄,卢长青看着眼前这个快跟自己差不多高的少年,这才想起,她也才十四岁。
卢长青拍了拍李巧的肩膀,鼓励道:“不急,慢慢来,就如同你爹说的那样,你还小,还有的是时间成长。”
↑返回顶部↑
曹丹姝觉得耶律宗真应该不会同意,毕竟他还需要用夏国来牵制大宋,好两头捞好处。
富弼带着辽国的新要求,不给地可以,但每年需要增加十万白银的岁币。
以吕夷简为首的和平派一听,觉得这条件可以答应,十万白银对朝廷来说不算负担,每年两国间的贸易往来挣的都不止这点钱。
以卢长青为首的激进派自然是站出来反对,对夏国碾压式的战争令韩琦信心暴涨,他觉得以目前朝廷能蹂躏李元昊两次的兵力抵挡辽军来犯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所以连番上疏跟辽国开战。
卢长青也觉得可以打,建议曹丹姝下诏将作战经验更加丰富的西军调了过来。
宋辽边境接壤的地方从沿海到内陆被竖着划分为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及河东路三个行政区。
曹丹姝下令,诏卢长青为宣徽北院使兼河北经略安抚招讨使、判真定府,主持三路对辽国的战事。
又授张亢和庞籍为副使,一个判太原府,负责河东路,另一个判大名府,负责河北东路。
卢长青没想到还能在定州遇到老熟人,金明寨李巧和李怀宝两妹兄。
李巧见到卢长青也很是高兴,跟她讲了一些最近几个月自己跟着自己父兄一起上战场的事。
卢长青问她怕不怕,毕竟上战场杀的是人,而不是杀鸡或者是杀鸭。
李巧摇头道:“在战场上管不了那么多,而且我爹和哥哥觉得我还太小,一般也不会让我冲到前边,更多的时候,我也只是跟在他们身后学着那些幕僚们一起出谋划策。”
说到年龄,卢长青看着眼前这个快跟自己差不多高的少年,这才想起,她也才十四岁。
卢长青拍了拍李巧的肩膀,鼓励道:“不急,慢慢来,就如同你爹说的那样,你还小,还有的是时间成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