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2 / 3)
如今这一想法并未改变。
弥天城位于大陆西北方位,目前她遁行的方向,正好与之相反。
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先前渡劫,引起了太多注意。
俗话说,百密总有一疏。
收获万年份的长生花时,苏青芜虽有预感,修为可能会就此突破,但没有绝对把握,因此并未考虑太多。
否则,她不会选择在天河城中渡过化神劫。
而今,声势过大,选个完全相反的方向离开,再悄然前往弥天城,不易让人找到。
事实证明,苏青芜这番做法是对的。
在她离开后不久,一些势力得知消息,派遣修士一路往东南方向前行,暗中寻其踪迹。
这些势力,目的不一。
少数是为结交,想同她长期合作。
大多数则想借机探明她掌握的到底是何机缘。
随着时日渐长,派出的修士无一寻到苏青芜的下落。
她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毫无踪迹可寻。
不过各势力也并非全无收获。
先是在多方查探下,得知了她的全名,不再受限于原本仅知的苏姓。
再往后,她是小世界飞升修士这一消息也慢慢传扬了开来。
昔年她飞升之时,接引使冯信曾见过她,看到画像,自然认了出来。
另外,升元阙内,高达三十丈的奉真玉璧上,刻录着古往今来,天河城辖下飞升台所有飞升修士之名。
属于苏青芜的相关信息亦在其中。
冯信对她印象尤为深刻,只因奉真玉璧未能照出其骨龄。
不过有关这位的消息,并非是他泄露。
身为接引使,他身份特殊,不会与外界势力有什么牵扯。
看到苏青芜画像时,心内虽然惊讶,但并未多说什么,只是暗中感慨双方命运天差地别。
曾经能以道友相称,今朝听闻,对方已是遥不可及的前辈大能。
消息之所以传出,是因升元阙平日不限修士往来。
某一日,有位闲逛至此的散修心血来潮,想看一看奉真玉璧记载的信息,由此看到了近日传得沸沸扬扬的苏青芜之名。
玉璧上,有飞升的具体时间记载。
元极后古历八千七百五十四万六千三百七十二年。
除此之外,还有两行信息。 ↑返回顶部↑
弥天城位于大陆西北方位,目前她遁行的方向,正好与之相反。
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先前渡劫,引起了太多注意。
俗话说,百密总有一疏。
收获万年份的长生花时,苏青芜虽有预感,修为可能会就此突破,但没有绝对把握,因此并未考虑太多。
否则,她不会选择在天河城中渡过化神劫。
而今,声势过大,选个完全相反的方向离开,再悄然前往弥天城,不易让人找到。
事实证明,苏青芜这番做法是对的。
在她离开后不久,一些势力得知消息,派遣修士一路往东南方向前行,暗中寻其踪迹。
这些势力,目的不一。
少数是为结交,想同她长期合作。
大多数则想借机探明她掌握的到底是何机缘。
随着时日渐长,派出的修士无一寻到苏青芜的下落。
她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毫无踪迹可寻。
不过各势力也并非全无收获。
先是在多方查探下,得知了她的全名,不再受限于原本仅知的苏姓。
再往后,她是小世界飞升修士这一消息也慢慢传扬了开来。
昔年她飞升之时,接引使冯信曾见过她,看到画像,自然认了出来。
另外,升元阙内,高达三十丈的奉真玉璧上,刻录着古往今来,天河城辖下飞升台所有飞升修士之名。
属于苏青芜的相关信息亦在其中。
冯信对她印象尤为深刻,只因奉真玉璧未能照出其骨龄。
不过有关这位的消息,并非是他泄露。
身为接引使,他身份特殊,不会与外界势力有什么牵扯。
看到苏青芜画像时,心内虽然惊讶,但并未多说什么,只是暗中感慨双方命运天差地别。
曾经能以道友相称,今朝听闻,对方已是遥不可及的前辈大能。
消息之所以传出,是因升元阙平日不限修士往来。
某一日,有位闲逛至此的散修心血来潮,想看一看奉真玉璧记载的信息,由此看到了近日传得沸沸扬扬的苏青芜之名。
玉璧上,有飞升的具体时间记载。
元极后古历八千七百五十四万六千三百七十二年。
除此之外,还有两行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