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发面和好,摊成一张张面饼,用木签扎孔排气,放进馕坑,烤了十几张馕饼。
  沈逸要带着官二上山里挖虫草,馕饼是最好带的干粮。
  每年虫草都是这两月的时间收寻,药效长势也最好。
  理县的居民们,也都是这两月进山采菌子,草药,最主要是虫草。
  这些也是当地的特产,给了当地人一条生路。
  每年七月初,就有行商扎堆过来,跟当地人换取这些山珍,拿到外地去紧俏得很。
  饭后,两人就进了祖屋后面的林子,要登到山顶海拔高的草甸子里去找。
  官二和沈逸一人提了一个藤篮,身后还背着一个藤框。
  进了林子里,不远处就能看到好几个放牧的乡亲。各家的牛羊都做了记号,散放着吃草。
  有认识的他们就打个招呼,就接着往山顶行进。
  不一会儿就在上山的闭经之道上看到了很几个人,显然大家都是出来挖虫草的。
  等上到山顶自然就会分散开了。
  挖虫草全靠运气,有可能一天挖个十几条,有可能一条也无。
  沈逸做好了准备,就算挖不到虫草,能找到些石斛,党椮,天麻也是好的。
  官家院里,两个姨娘又吵起了嘴,这次竟然破口大骂,不可开交。
  官母实是厌烦得不行,把两人分开打发去了地里。
  方姨娘去林子里打软柴,林姨娘去溪边挑水。
  官安官礼便随自己娘亲去。
  二娃和小伍牵着或抱着圆圆跟着官恒和官家大嫂一起下地去。
  不是什么重活,就拔拔棉花地里的草,再割些茅草拿回去晒干屯起来给母羊一家做口粮。
  官母就在家洒扫,晾晒野菜和菌子干。
  山腰上。
  官二爬山爬的很不适,一路走走停停的,撑到山腰已然是极限。
  海拔越高林木越稀疏,现下山腰上已是灌木丛多树木少了。
  沈逸:“找块儿石头你坐着歇歇,千万不能打瞌睡知道吗?要是开始头疼了,你就得跟着来路下山了,你不适应高寒地带,后果很严重的。”
  官二:“行,我知道了,我歇会儿看,我怎么感觉我肺管子都快漏气儿了。”
  沈逸:“我第一次爬到山顶的时候就你这样,但我喝了水啃了几口饼就缓过来了。”
  沈逸把官二安顿在了一块石头上,给了他两张馕饼,就起身了。
  想要挖虫草就不敢耽搁,今日上山那么多人,去晚了就得走出好远避开来的早的人。
  上了山腰明显就多了很多条小道,当地人管这叫虫草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