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生活日常 第14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怎么不见问别人,侯府的姑娘够不上,竟然把主意打到她身边来了,简直是荒唐。
  陆云蓁直接道:“她年岁还小,不过我可以帮着留意,可是夫人娘家那儿有合适的,若是合适,那我先替她把把关。”
  安阳侯夫人一听陆云蓁只说娘家,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也不好意思再提自己儿子,“我也就随口一问,夫人对崔小娘子挺好。”
  陆云蓁笑笑道:“那是自然,说是亲生女儿也不为过。”
  这话算是把安阳伯夫人的心思掐灭了,不过陆云蓁依旧气,那是什么人呀,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 己什么模样。
  眼下青黑,一脸虚像。
  就是好人家的姑娘,都不能嫁给他的。
  回到侯府陆云蓁直接回了正院,两年前四公子五公子成了家,两个姑娘也嫁了人,侯府就分家了。
  如今楚庚元是安定侯,他们夫妻也顺理成章搬到了正院,而老侯爷和钱氏搬去了寿安堂,老侯爷年近六十,也告老了,如今含饴弄孙十分自在,比起之前没那么讨人厌,瞧着顺眼了不少。
  从前陆云蓁住的燕归堂,始终给崔如英留了间屋子。
  崔如英如今不住在府上了,她去年就不继续读书了,小娘子年纪大了,楚庚元也在,的确该避嫌。
  不过不读书了还有几间铺子要管,关系没断过。
  陆云蓁觉得这日子是顺风顺水,侯府家业蒸蒸日上,这五年来产业翻了近一倍。有银钱打点,楚庚元在朝堂上越发如鱼得水,简直是如虎添翼。
  这样一来,大房那边都省心许多,赵婉芝也不像从前那样了,每次来侯府看她女儿,都是笑脸相迎的,又说好话又带礼物的,让人都不习惯。
  钱氏依旧教养楚玉娴,十一岁的姑娘,已经知事了,尽管跟钱氏不是血亲,可养育之恩在,那就是最亲近的人。
  钱氏偶尔让楚玉娴回家里看看,都是住个几日再回来。
  钱氏前阵子病了,也是楚玉娴侍奉在侧,喂药喂饭亲力亲为,钱氏也很动容。
  看楚玉娴这样,陆云蓁也不在乎钱氏对她比对她的孩子好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相处才有感情。
  陆云蓁去年生下一女儿,生产前夕和坐月子那两个多月是崔如英照顾得多,铺子里她去不了的,都是崔如英去,这也是为何她更喜欢崔如英。
  日子越久情分越深,正因为如此,崔如英的亲事更得好好琢磨,崔家家世是短板。
  像楚玉珠,尽管二爷在朝堂没像样的官职,可当初分家分的家产不少,又是官家女,到议亲的年岁,府上门槛都被踏破了。
  再看看打听如英的,都是些什么人。
  不过她把关,总能挑到好的,早之前陆云蓁就和许娘子说了,崔如英的亲事她做主,许娘子自然没什么意见。
  这事不好办,今年年初,是有不少人跟她打听崔如英,可是崔家认识的都是什么人呐。
  最好的也就有个举人功名,相貌不差身量也高,是个好后生。
  可是呢为了供养这人读书,家里一贫如洗,家中兄弟姐妹几个费劲供一个读书人,看着面黄肌瘦。
  嫁进去说好听了那是当个举人娘子,说得不好听,那就是进了贼窝,以后要给那一家子吸血去。
  那家想得可是美,还打听她闺女。
  她闺女现在有庄子有铺子有宅子,再说了,她大哥好歹也是秀才,又年纪轻轻,以后还考呢,两个弟弟都在松山书院读书,怎么比那家家世都是在崔家之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