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生活日常 第11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家里冬天要么吃白菜,要么就吃这些菜干,往年许娘子在家的时候家里也晒,但她今年去了侯府,崔大山又忙活铺子的事儿,家里的院子也不怎么收拾,所以菜干也没功夫弄。
  崔如英看还有竹笋干什么的,到时候煲汤吃肯定好喝。
  还买了几罐腌货,腌泡椒腌笋子腌酸菜,京城靠南,这和北边的腌酸菜不一样,到时候可以拿来做酸菜鱼,一大坛子,那人说只要不进水油,就不会坏,冬天能吃许久。
  还说了,入冬之后家里做熏肉腊肉,都是家里养的猪和鸡鸭,可以来这边买。
  许娘子不会做这个,往年家里没钱,崔如英打算入冬再来一趟。
  崔如英走的时候村里人还怪舍不得的,她算是大主顾,买得多,家里自家腌着吃的东西她都买,村子里的人自然还盼着她来。
  东西给送去了,崔如英今儿都没讲价,都是赵掌柜费口舌,她就在一旁笑。临走的时候,村里婶婶看她乖巧,又塞给她一把煮花生,两个梨子。
  崔如英分给了赵掌柜一半煮花生,又给赵掌柜一个梨,正好多半天赵掌柜口渴,拿袖子擦了就给吃了。
  他咬了一大口,这梨味道不算太甜,但胜在大水还多,挺好吃的。
  崔如英一边走一边剥花生,这个煮得入味,好像弄完还炒过,干愣愣的特别好吃,要是拿来下酒肯定好,不过花生能榨油,价钱不便宜,崔如英不打算上在菜单上。
  赵掌柜解了渴,吃得就慢了,这村子没回京城的牛车,俩人还得碰运气。
  赵掌柜问道:“别的东西也不缺了吧?”
  崔如英摇摇头,“暂且不缺了。”
  面还得再买,肉也是每天买现成的,调料这些村子里也买不到,能买到的差不多是买齐了,应该够用到明年开春了。
  等开春了就有新鲜的菜吃了,估计以后每年都这样。
  这回带赵掌柜一起,明年可能就是赵掌柜带李丰收一起了,根本用不着她过来。
  崔如英想,是比和崔大山出门省事儿。
  赵掌柜点点头,几口把梨子咬完,“这铺子里也没茄子做的的东西,小娘子是想上新菜?”
  崔如英道:“是想中秋那天上的,过节那天人少,铺子还是送卤菜,不过我觉得不够,这些天客人不太多,上个新菜也算新花样。
  想试试做素馅的包子,茄子青椒和麻辣豆腐的,都是辣口的,估计明儿就能做出来,到时候你们也尝尝。”
  这边也忙完了,明天上午煮中午的菜,下午没啥事就做新包子,做好了还能给陆云蓁楚玉珠带回去些尝尝。
  至于成不成还不知道,但是多试几次总能成的,茄子都买了,也不能不做。
  青椒茄子的崔如英以前吃过,味道挺好的。
  正好从村里买了干辣椒,磨碎做辣椒粉。
  赵掌柜大喜,“是该上一些新菜,咱们铺子现在就三种口味的包子,客人总吃这几样也吃腻了。素馅的价钱便宜,不过本来就是包子铺子,卖一些便宜好吃的,也能赚钱。”
  新菜好,样数多一点,别的包子也能少做点。
  崔家铺子就是这样,也没法像点心铺子一样,太贵的客人吃不起,就算做个鲍鱼龙虾馅儿的,估计也没人买。
  崔如英道:“素馅儿的可以卖五文钱三个,赵掌柜到时候算算成本吧,送书院的胡萝卜鸡蛋的还一文钱多呢,太便宜了书院那边也不好说。”
  虽然书院的包子里面放了鸡蛋吧,可这素馅包子做好吃了味道不比肉馅的差,又是铺子里卖的,只要好吃,味道新奇,肯定也有人买。
  赵掌柜道:“那也成,等做出来再看看。辣口味的包子街上还没有,咱们做出来那就是头一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