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解散,我爆红了! 第207节(2 / 4)
说实话,陆煦只是变了变表情而已,感觉就不一样了。
这段演绎,很贴合剧本对马彦文这个角色的描述。
木琅的眉毛微不可察地抬了起来。
他开始对陆煦的表演来了兴致。
囚禁戏里,马彦文没有疯狂撞墙,也没有如与他有同样遭遇的男主角一样英勇克服困难,和幕后boss斗智斗勇,只是一直絮絮叨叨,从早餐的蛋抱怨到下午左脚迈出办公室门。
总之,这段演绎确实符合马彦文的个人形象。
这部分戏份拍完之后,导演心里并不确定这段要不要给陆煦过,他便先拉住陆煦,问他这么演的思路是什么。
“我在想,要演一个挺讨嫌的人。”陆煦坦白道,“往我自己讨厌的那种人演,就是他明明没做什么坏事,但就是让人觉得烦。”
“烦”是陆煦演这个角色的关键点。
马彦文是“老实人”,但他没办法讨人喜欢。
“行吧。”木琅叹了口气,“这么理解倒也没错。”
马彦文确实不是什么招人喜欢的角色。
说实话,木琅也很难给予陆煦明确的具体的指导,这不是他的导演风格,他所能做的,只是给陆煦提供一个框架,让陆煦在框架里演,他没法像苗植那样给予耐心细致的指导。
问题在于,马彦文能够提供的框架太窄了,只能由陆煦自己去摸索。
陆煦的理解算是歪打正着,味道是对的。
把囚禁的前一部分演完之后,陆煦继续演马彦文的日常——这是外人对马彦文改观的开始,觉得他虽然是个容易让人烦的人,角色本身却并不讨厌。
现实中也有这样的人,虽然没法成为朋友,偶尔会帮倒忙,却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味调剂。
然而,在那道神秘的声音出现之后,马彦文话语中的漏洞越来越多。
他的回忆与其说是回忆,不如说是他对自己的洗脑。
渐渐地,马彦文意识到自己逃不掉了,他在回忆中对自己的美化越多,就越是会惹来嘲笑与惩罚。
马彦文确实是一个懦弱的人——他进入大学当了讲师,是得到朋友力荐的结果,他的教案由朋友熬夜完成,学生对他并不友好,相反,他的朋友在学校里比他更受欢迎。
而现在,他的朋友消失不见了。
第205章 205 拍摄进行时
他只是嫉妒自己的朋友罢了。
朋友拥有他所没有的一切——好人缘、丰富的学识、翩翩的风度,朋友走到哪里,哪里都是一片赞颂之声。
甚至……即使对方已经拥有了一切,却依旧真诚和善对待每一个人。
正是因为对方的恩惠,马彦文才能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拥有如今安稳的生活。
但他并没有因此感激,而是滋生了无尽的阴暗。
嫉妒这种情绪在马彦文内心无限扩张,让他不仅对朋友充满恨意,更是发自内心地想要毁了对方。
因而在他的回忆里,他将自己描述成了一个“朋友”那样的人,却极尽全力去诋毁他的朋友。 ↑返回顶部↑
这段演绎,很贴合剧本对马彦文这个角色的描述。
木琅的眉毛微不可察地抬了起来。
他开始对陆煦的表演来了兴致。
囚禁戏里,马彦文没有疯狂撞墙,也没有如与他有同样遭遇的男主角一样英勇克服困难,和幕后boss斗智斗勇,只是一直絮絮叨叨,从早餐的蛋抱怨到下午左脚迈出办公室门。
总之,这段演绎确实符合马彦文的个人形象。
这部分戏份拍完之后,导演心里并不确定这段要不要给陆煦过,他便先拉住陆煦,问他这么演的思路是什么。
“我在想,要演一个挺讨嫌的人。”陆煦坦白道,“往我自己讨厌的那种人演,就是他明明没做什么坏事,但就是让人觉得烦。”
“烦”是陆煦演这个角色的关键点。
马彦文是“老实人”,但他没办法讨人喜欢。
“行吧。”木琅叹了口气,“这么理解倒也没错。”
马彦文确实不是什么招人喜欢的角色。
说实话,木琅也很难给予陆煦明确的具体的指导,这不是他的导演风格,他所能做的,只是给陆煦提供一个框架,让陆煦在框架里演,他没法像苗植那样给予耐心细致的指导。
问题在于,马彦文能够提供的框架太窄了,只能由陆煦自己去摸索。
陆煦的理解算是歪打正着,味道是对的。
把囚禁的前一部分演完之后,陆煦继续演马彦文的日常——这是外人对马彦文改观的开始,觉得他虽然是个容易让人烦的人,角色本身却并不讨厌。
现实中也有这样的人,虽然没法成为朋友,偶尔会帮倒忙,却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味调剂。
然而,在那道神秘的声音出现之后,马彦文话语中的漏洞越来越多。
他的回忆与其说是回忆,不如说是他对自己的洗脑。
渐渐地,马彦文意识到自己逃不掉了,他在回忆中对自己的美化越多,就越是会惹来嘲笑与惩罚。
马彦文确实是一个懦弱的人——他进入大学当了讲师,是得到朋友力荐的结果,他的教案由朋友熬夜完成,学生对他并不友好,相反,他的朋友在学校里比他更受欢迎。
而现在,他的朋友消失不见了。
第205章 205 拍摄进行时
他只是嫉妒自己的朋友罢了。
朋友拥有他所没有的一切——好人缘、丰富的学识、翩翩的风度,朋友走到哪里,哪里都是一片赞颂之声。
甚至……即使对方已经拥有了一切,却依旧真诚和善对待每一个人。
正是因为对方的恩惠,马彦文才能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拥有如今安稳的生活。
但他并没有因此感激,而是滋生了无尽的阴暗。
嫉妒这种情绪在马彦文内心无限扩张,让他不仅对朋友充满恨意,更是发自内心地想要毁了对方。
因而在他的回忆里,他将自己描述成了一个“朋友”那样的人,却极尽全力去诋毁他的朋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