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老五点头,李素梅也觉得这主意不错,去祠会的人就定下了苏老二、苏老四。
  对于想进祠会的吴春荷,苏老太笑骂道,“再争强好胜也不是你这样,你一个女人去了祠会,也不怕吃亏?那祠会里可都是男人,开了春,你要去跟一堆男人抢水不成?”
  吴春荷一想也是,只得遗憾的打消这个念头。
  苏老太接着商量起第二件事,“咱家公账里没钱了,现在只有买粮食的十五两银子和孩子们读书的一百两银子,除了种田囤粮外,咱家也要把以前赚钱的营生捡起来,现在大雪封山,家里的柴也够了,我也不放心老四、老五继续上山打猎,先前素梅买回来的一百斤黄豆,我打算继续做豆腐或者豆花儿拉去城里卖,另外去附近几个村子,城里面走走,接些红白事的活儿,除了老四媳妇留在家做针线,带孩子,其余人都跟我去出活儿,大伙儿觉得呢?”
  摇篮里,戴着兜帽,玩着老虎布偶的小苏欢听见这话,惊讶抬头,“咿呀?”
  这么冷的天,奶奶要和叔伯婶婶爹爹娘亲出去赚钱?
  她有些气馁的张了张手。
  可惜她就算芥子空间里堆满了东西,也只能应急用,无法给家里变出银子来。
  银子……
  对了,不是还有那只七宝项圈嘛?
  小苏欢立即将脖子上挂着的七宝项圈取下来,双手捧着向苏老太一个劲儿传递,“咿呀咿呀~”
  苏家人都觉得苏老太这主意不错,张晓兰也提议想再买些黄豆、蜂蜜和白菜、腌盐,趁这个天冷,他们可以多做些腌菜,再把那一百多斤板栗配上黄豆做成板栗黄豆调味酱,开了春无论是拿来拌野菜还是拌面、拌馍馍,都是极下饭的。
  众人听她这么说,都忍不住泛起了馋。
  苏老太欣然同意,听见摇篮里的小孙女儿发出的声音,她让大伙儿继续商量,转头去抱小苏欢哄了哄,随后将她的七宝项圈戴回她脖子上挂好,“五丫乖,奶奶说完话就来陪你玩儿。”
  说完,将小苏欢放下。
  小苏欢连忙拉住她的手,指了指项圈,又指了指她。
  苏老太逐渐回过味儿来,顿感惊愕的同时,心里跟着一暖,忍不住亲了亲她的小手丫,“乖宝儿,这是你王姨奶奶给你的,咱家就是再穷也不打它主意,况且你来了咱家后,咱家的运道也跟着变好了,你放心,奶奶和你爹娘,叔叔婶婶们一定能赚到钱!”
  小苏欢听了,只得打消把项圈交给她当了换成钱的念头,鼓励的攥起小拳头对苏老太打气,“咿呀!”
  苏老太忍俊不禁,把她放回摇篮里,又给她找了根磨牙棒,叫了晏兴来陪她玩儿,随后去餐桌上定好送孩子们去县学读书的事儿,便让众人散了,各自洗漱歇下。
  翌日一早,苏家人吃了一锅黍米馍馍配卤猪头肉,苏老太带着晏家、晏和、晏齐、晏兴四个拎了一篮子肉、蛋、茶叶和二十斤白面去拜访住在村尾的老秀才。
  老秀才姓江,媳妇死的早,家里有个女儿也嫁出去了,现在一个人在家过活,每年教教孩子认字儿,种几亩薄田,一个人也能度日。
  苏老太进了茅屋,先把拎的礼放下,和江老秀才寒暄几句,随后道明来意。
  江老秀才看着她送来的礼堆满了一桌子,笑得合不拢嘴,“这好说,你们找我算是找对人了,十里八乡凡是要去县学读书的人家都来找我写推荐信,我虽比不上城里那些举人老爷,但也有功名在身,你们拿着我写的推荐信去县学完全没问题!不过,我也不能什么人都写,老婶子若不介意,还得让我先考考你家这四个孩子。”
  第44章 交束脩
  “您给他们写推荐信也算领他们读书入门了,老先生尽管考校。”
  苏老太笑着说完,退去一旁。
  江老秀才对苏老太的态度很满意,先拿出一叠保存完好,平常舍不得用的纸笔出来,叫晏家、晏和、晏齐、晏兴四个小子们轮流磨墨。
  其中以晏家做得最好,晏和中规中矩,晏齐次之,晏兴最差。
  江老秀才不由多看了晏家一眼,又考校他们书法,叫他们写自己的名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