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曾照小重山 第12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昭宁笑着行礼道:“我今日已经是迟了,本还要请母亲见谅才是。”
  贵太妃的眼眸中却是慈祥而温柔的光,她道:“我这里随意你来,什么时辰都可以,千万不要拘泥了!”又问她,“可是还没进早膳?”
  昭宁有些不好意思,她怕来晚了,的确还没吃,但这时候吃是不是也不太庄重。
  贵太妃却直接叫身边的何姑去将她早已准备好的点心端了上来,昭宁看是一碟龙眼包子,芙蓉饼,藕粉菱乳糕,酥胡桃,一盏热气腾腾的油茶,再一碟切好的酥梨。
  想着今日要带着昭宁熟悉宗务,年关可越来越近了,也并不废话,拉着昭宁坐在了殿正中的鎏金扶手椅上,细致地与她大略解释道:“你边吃着,听母亲先给你粗略讲讲这皇室宗务之事。”
  说着用银筷子给昭宁夹了只龙眼包子,让她一边吃一边听自己说:
  “……一是管理宫中大小事宜,诸如各宫的开支用度,对外采买,女官任用。这块现如今最是轻省,宫中人实在不多。第二则是各个节气庆典,祭祀宴席,亦要主持安排,这方面礼部会协助于你。”
  贵太妃说到这里顿了顿,喝了口茶才继续:“第三,便是最麻烦之处,就是管理各皇族,大乾朝绵延至今三百年,皇室与旁支已有几万人,这些人举凡封赏俸禄,婚丧嫁娶,或是作奸犯科,都要先交到宗正寺管。若是无法处置的大事,便要交到你这里决断。这些人可并不好管,但如果管得好了,也对你颇有裨益。”
  龙眼包子竟是羊肉馅儿,还有茱萸的辛辣之味,极合昭宁的胃口,她吃得口齿留香,再多进几块饼子,喝了油茶,她已是差不多饱了。便放下筷子仔细听贵太妃讲宗务之事,听着果然是事务颇多。
  贵太妃粗略说完,又一一指着殿中站着的人与她说:“这便是宫中尚药、尚食、尚辇、尚醴、尚舍、尚衣六局之管事内侍官,还有内香药库,后苑作等掌事女官。”又指了站在最前面的二人,“张祥是六局的提举,总管六局。而李宜是宗正寺的少卿。日后他二人便是你的左右手,协助你管宗务事宜。”又笑着指了站在昭宁背后的芳姑,“至于女官处的总管,君上早已经放到你身边了,便是芳姑。你以后要提拔或降职女官,告诉芳姑即可。”
  芳姑笑着屈了下身。
  昭宁心中微微一惊,她知道芳姑脾性温柔,能干又亲和。只当是师父给她挑的好姑姑,却不想,人家竟然还是这宫中的女官总管!师父竟随便让人家到谢家来同她住了这么久。
  众人皆向昭宁下跪行礼。
  昭宁看这乌泱泱的一大群人,旁边摞起十几大箱子的账簿,还有位内侍官抱着个檀木的盒子,里头各库的钥匙都是几十把,她眉梢动了动,这皇室宗务果然是不同凡响!只这些人事、账簿就足够庞大复杂了。她不是没有管过家,但是与这个相比,不过是孩子过家家的玩具而已。也难怪朝中大臣们阻止她管理宗务,倘若是个普通的小娘子,这如何能管得过来,恐怕一听这么多人事便头都大了。
  贵太妃也怕为难了她,让这些人先退下,拉着她的手道:“你接手得有些紧张,眼下马上就是年关了,你要准备正旦祭礼,朝会,还有皇城灯节,这些都是麻烦事。随时有不懂的,便来问我与淑太妃,淑太妃人也不错。只是还有一桩最为难的事,你需要马上将各宗族的契税收起来。这是个极难的差事,不过你若实在是做不到,便来告诉我,我们再一起想法子……”
  昭宁疑惑,其他的她都理解,只是这各宗族的契税是怎么回事?
  芳姑在一旁解释道:“娘娘有所不知,正旦祭礼是祭奠赵家列祖,大赦天下广济穷人,花销十分巨大,这笔银子原本都是皇室各宗族的契税中出的,以示皇族广济天下之心。契税三年一收,但是从许多年前,各宗族便开始不交契税了,祭礼便从宗正寺走账开销,但是今年已经实在是支撑不住了,若是再收不来契税,宗正寺也难以为继……朝廷为这事也是争论不休,想要强逼宗族交契税,但是没用。”
  贵太妃也道:“其实各皇室宗族享朝廷俸禄,又无需交任何苛捐杂税,本就很是富裕,只是出些契税,并不算什么。偏生每次都哭穷,我们拿他们也无办法。”
  这般一说,昭宁便立刻听出来了,恐怕是从太上皇一朝起,这契税便再没收上来的。皇室宗亲皆是免除赋税的,还能享受各种优待,有万亩良田的大财主都不鲜见。就这样还每年哭穷不肯缴纳赋税,的确不应该。可是皇室宗族实在是太多了,又不能去查人家的账目,只要有一个不肯交,最后就变成了一片都不肯交。太上皇就是气也拿他们无可奈何。
  今年是君上继位后第一次收契税,倘若这次收不起来,日后恐怕也很难收起来了!
  若换做是一般人,听着这么多又这么繁杂的事,自然都觉得麻烦难办。但是昭宁是何人,谢氏药行大大小小也是十多个分行,她也管过来了。虽然管皇室宗务的难度怕是管药行的数倍,但她就不信自己管不好宗务!
  事情虽然又多又难办,但是她一点点去办就是了。
  昭宁当然猜到了为何大臣们又都同意了她管理内务,不就是觉得她定是做不好的,而君令难违,他们便采取迂回战术,任她来管。
  只要他一个管不好,他们便能上书朝廷,到那时候她自然是没脸面再管。昭宁知道朝臣们都不喜欢自己为皇后,更加不相信自己为皇后,她便偏要做给他们看看,证明她能行,也要替师父证明他的眼光并无问题!
  她撸起袖子,打算从今日开始加班加点地干,定要让那些人好生看看,她决是能够做好的!
  第134章
  昭宁是说干就干的性子, 从贵太妃那里之后,便去了庆寿殿旁的睿思殿,准备立刻上手皇室宗务。
  睿思殿本就是皇后处理宗务之处, 因此修得并不大,三间的主殿,两侧抱厦为六局二十四司的值房,女官们已经将主殿收拾妥当,只见正中是一张大书案, 备了一把垫了软垫的太师椅, 两侧各六张桌子, 每张桌子堆着厚厚一摞账簿, 另备一把黑沉沉的算盘。
  昭宁看到这样的场景觉得熟悉, 她处理家中药行事务时, 都是这样听管事汇报的。
  陪着她进来的六尚局总管张祥生得圆胖脸,很是福气的长相, 恭敬道:“娘娘,眼下最要紧办的就是正旦祭礼, 因今年是咱们君上执政以来第一个正旦祭礼, 规模、人数恐怕都与前不同,各细节都要您拿主意。还有年终六尚局的账目也需要您一一对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