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胤祝让他去:“绝对不坑你。再让他们准备一只鸡一排猪肋排,不需要加任何精心的调配,用农家大锅饭的手法给炖出一锅来。再看看御膳房有没有芋头粉,大白菜,豆腐也放一块,反正是农家地头能见到的材料都给铺在鸡肉猪排上面,就这么用劈柴火炖。”
  加上一圈贴饼子,这就是东北大菜铁锅炖了。
  一个时辰后所有玉米从棵上入筐,黄澄澄白亮亮的塞满了一个又一个大藤筐,成排的摆放在地头的空地上煞是喜人。
  康熙看着这一排,心情非常激动,连越来越浓郁的炖肉香味是怎么回事都没问,叫人来称玉米。
  两个侍卫抗来一支称猪的大称,将那一筐沉甸甸的玉米挂在称勾上,秤砣一直往下打。
  康熙大马金刀的坐在旁边的石凳上,后面是站成两排的臣子,有人在擦汗,有人在眼神如灯的看着那些大筐。
  只是两亩地而已,竟然收了这么多的粮食。
  其实有一亩,康熙没有用化肥,他得看看不用化肥和用了化肥的到底有多大的差。
  化肥难制,他为了制出来这么个东西,在畅春园又辟一斋为农研斋,不仅让经验老农尤其是擅长沤肥的来担任农官,还找了会种中草药的,文人中喜好研究花草的担任斋长。
  胤祝那天用积分兑换的化肥都各样给了农研斋一袋,然而到现在做出来的只有分清了具体效用的沤肥。
  康熙当然要知道,玉米若普及全国,农人用家肥自己种一亩地能打多少。
  不过显而易见的,用了化肥的比没有用化肥的要多大一半还多,棒子大籽粒密实,一颗都得有一斤。
  康熙想知道的是这么一亩地,具体能打到多少斤。
  称完所有筐,加起来再刨除藤筐的重量,御前侍卫岱海上前回话时脚步都是飘着的:“万岁爷,这边一亩打了足有一千三百六十九斤。”
  胤祝掐指一算,按照现代的斤两,这个产量不如普通玉米的糯玉米,岂不是有一千四五百斤?
  这是人家实验田能中出来的产量吧。
  老头还有这本事呢。
  不对,主要功劳是经常照顾玉米田的太监们的。
  康熙顿时大笑起来,将近一千四百斤,竟然真的能种出来,然后赶忙问:“那一亩呢?”
  岱海回说:“四百八十八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