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怜见的。”太后听说了觉罗氏的来意,叹息一声,又觉不妥,“四福晋已经是郡王妃了,你品阶不够,恐怕不能为她加笄。”
  想到那孩子治好了自己苦夏的毛病,又在灾年试种出高产玉米,为皇上分忧,有大功于社稷,太后沉吟片刻说:“也罢,还是哀家走这一趟吧。”
  为女子加笄之人,要么是女子的母亲要么是儿女双全的正宾,太后固然身份尊贵,却一生未育,又是孀居,恐怕比她这个全福人还不合适。
  太后是蒙古人,蒙古没有汉人这些繁文缛节,太后感觉自己很有福气,硬要去,觉罗氏也没办法。
  “等到了地方,你先去与郡王妃说清楚。”不是她躲懒,而是太后自作主张,觉罗氏不敢劝太后,只能让女儿先去打招呼。
  等到了五所,舒心愁眉苦脸地把太后的决定说了,原以为小堂妹会介怀,谁知她却笑起来:“太后是大清最有福之人,我高兴还来不及。”
  嫁进宫,顶着皇后的头衔拿着皇后的俸禄,啥也不用干,咸鱼躺平,原地退休。
  丈夫有董鄂妃伺候,后宫有太皇太后操心,不用伺候男人,不用对付小妾,还不用受生育之苦。
  丈夫早死,白得康熙这么个好大儿,不是母子胜似母子,想尽人世繁华,尊贵无比。
  太后无子女,怕太后膝下空虚,皇上把宠妃生的儿子抱去给太后抚养,在太后跟前承欢。
  康熙几次外出游历,全都奉太后同行。
  太后七十大寿,康熙亲自下场在太后宝座前起舞,以此为太后祝寿。
  太后病逝,康熙悲痛欲绝,坚持行割辫礼,以尽哀思。
  别说养子,便是亲儿子也没有几个能做到。
  如果太后这样的,都不算有福之人,那么全天下恐怕都泡在苦水里了。
  行到阿哥所的大影壁前,太后才恍然,自己固然尊贵,但不适合给人加笄,当场要调头回去,却被姜舒月给搀住了。
  “皇祖母是全天下最有福之人,您能给我加笄,够我吹嘘一辈子了。”去年太后苦夏得厉害,姜舒月天天往慈仁宫跑,可不止混了一个脸熟。
  太后睨她一眼,说她贫嘴,到底没走成,给姜舒月做了一回加笄的正宾。
  觉罗氏从正宾沦落为赞者,从头到尾主持了雍郡王妃的及笄礼。
  舒心从赞者,变成来宾,与大福晋和几位公主站在一起,全程围观,心中五味杂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OsQ.html" title="蒹葭是草" target="_blank">蒹葭是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