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它在里兰,而第四基地是执行政策最严格的部队。半年内,小楼修整了,院里的游乐设施焕然一新,主屋也有了正儿八经的食堂。
  同托养所一起出名的,还有它的所长。
  林弋阳照顾了两代军人遗孤,而这些孩子长大后,又成为了新的军人。这样为国家培育有生力量的所长,自然应该大力表彰。
  江印白将名片递给所长,她礼貌接下,神情却透出疲惫。
  “已经有其他媒体来过了?”江印白问。
  “得有七八家吧。”林弋阳说。
  “采访很耗费精力的,”江印白说,“累了吗?”
  林弋阳摇摇头:“军队给了钱,配合宣传也是应该的。更何况,我们出名之后,社会捐款比之前翻了几十倍。”
  现在物价这样高,没有专门的经费来源,恐怕连温饱都保持不了了。
  可是……总有哪里不对。
  “这儿也被称为战士之家,”江印白说,“你就是那些战士的母亲。”
  是的,这里的孩子成年后,很多都上了战场。这并不是她的“精心培养”,相反,是她没有资源精心培养。
  入伍有补贴,更重要的是,如果几年后,你能活下来,就有资格去大学念书,国家公费的。
  每次谈起那些孩子,林弋阳都感到浓重的悲哀。他们没有亲人,讣闻也只能发到她这里。世界上没有比她接到过更多孩子死讯的母亲。
  恍惚间,她听到对面说:“你一定很难过。”
  她回过神,望着年轻的记者。
  “把他们养大,又送他们离开,”江印白说,“那么多生离死别。”
  她知道,他已经懂了。即便她什么都没说,他也一切都明白。
  “你不会把报道重点放在这儿吧?”林弋阳说。
  “当然不会,”江印白低头看了眼稿子,“在拿到军队资助之前,你是怎么维持运营的呢?”
  “把孩子送来的父母会按月打钱,政府有一点补贴,不过要看财政情况,之前经常拖欠。”林弋阳说。
  “没有捐款吗?”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地方,”林弋阳说,“哦,有时候,以前的孩子回来,也会留下一点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