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到底,那些在书店里卖咖啡的,大都也不是真把卖书当作自己的主营业务。
  曲向文闻言,倒是坦然:“我当然也是为了赚钱。”
  宋清诚心发问:“锦上添花?”
  曲向文回:“雪中送炭。”
  “不是说你书店开得很大,还时常生意爆满,甚至窗户上,地上都坐满了人?”
  这是宋辛明的原话,他有天突然心血来潮,想着好几年没看书了,就想去书店转悠一圈,买两本书回来陶冶陶冶情操。
  谁知刚踏进曲向文的书店,立马就被里面浓重的读书氛围给吓得连退好几步。
  只见上至七八十岁,拄着拐靠在窗边的老人,下至盘腿坐在地上的五六岁儿童,大家人手一本书,互不打扰,埋头钻研。
  宋辛明说,虽然他往前一步就能踏进书店,但他总觉得,眼前有一堵看不见的墙,俗称——壁。
  简言之就是,他不配。
  反正自那天后,他就再没去过曲向文的书店。
  “开书店也不是人多就有钱赚的,现在镇上好多书店应该都比我这个要赚钱。”
  宋清听他这么说,脑筋一转,也就品出个所以然来。
  镇上书店其实不少,但大多都是小小一间门店,里里外外摆满教辅书和作业本,说是书店,做的其实都是学生的生意。
  书籍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并非生活必需品,闲暇时看上几页陶冶情操,忙起来甚至连文字超过半个手机屏幕的微博都不愿意看。
  但教辅书不同,这是切切实实的生活必须。
  然而曲向文的书店里,教辅书却只占很小一块区域,而且哪类教辅书是真材实料,哪类纯粹是为了坑钱,他都提前找林静把过关,太贵的不进,如果学生来买,还给打折。
  偌大的门店里,数十个书架,摆满了文学,哲学,政治,历史,艺术,旅游,饮食等各类书籍,应有尽有。
  试读样书成百上千,卖出去的,却少之又少。
  “所以你是回家乡来搞慈善的?”宋清不禁问道。
  曲向文微微一笑:“慈善不算,你看我这不也是在想法设法地捞钱嘛。”
  “所以你这三年……真就年年赤字?”
  “差不多吧。”
  “店面一定要开这么大吗?”
  “小了,书就放不下了。”
  *
  当晚回到家,宋清在床上翻来覆去,半天没睡着觉。
  凌晨两点敲开了宋辛明的房间,让他帮忙订个花篮,明天早上送去曲向文的书店。
  宋辛明眯着眼睛,骂她有病,然后转手就在微信联系人里翻出个名字:“什么价位的,祝语写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