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缠绵怜惜(6 / 7)
“嗯?”
“现在殿下的心思我们是知道,就只有皇上心思猜不透。要实在不行,我为姐姐顶罪。”姚官保的声音在静夜里分外清晰。
姚兴献对儿子也又怜又爱,道:“以我看皇上不是无情意的人。睡吧,你我往最坏处想,却不能一直钻牛角尖在最坏的地方。”
“那想想好地方吧,姐姐嫁给太子,宦保还能尚主吗?”
这句话把姚兴献提醒,他兴奋地一下子坐起,对着抵足而眠睡在对面的儿子笑了两声:“官保,你真是聪明孩子。”
“怎么了?”姚官保也急忙坐起,见父亲只着里衣,忙取来他锦袄给父亲披上,再喊一声冷,钻回被窝里问:“您想到了什么,依我看一定是好事。”
父亲满面春风。
“官保,去年皇上有让你弟弟尚主的意思,那是他顾念我姚家,心里有我。去年皇上心里没忘记我多年跟随,今年怎么就会忘记呢?”姚兴献兴高采烈,想到这个让他一下子年青好几岁:“你姐姐的事,只怕能成真。”
他甚至道:“宦保不尚主没什么,只要你姐姐这事能成就行。”姚官保更笑:“宦保不尚主最好不过。他要是配了三团四团,还能看得起我这当哥哥的?”
隔壁的姚宦保在梦中:“啊嚏!”没感觉又睡了。
这一夜雪静人梦圆,第二天早早起来赶路。袁家栋先赶去见父亲袁朴同,告诉他母亲昨天说的怪话:“父亲您想,皇上手下的人大多看不上你我父子。要没有姚家这亲事,我们回京千难万难。好容易父亲能回京安养,我以妻为妾再娶妻,天下人都要看不起我,还把父亲也连累。”
“亲家姑娘?你母亲真是心不死啊。”袁朴同嗤之以鼻,又见左右无人,同儿子说私房话:“你母亲倒是想照顾亲家姑娘的好心,只不过她就没看出来,亲家姑娘只怕照应我们,不用别人照应。”
袁家栋在路上是前后照顾这上千人不要有掉队的,雪深难走的,他不在女眷车队里,什么也不知道。见父亲话中有话,忙问:“父亲这话又有故事?”
“从我们上路,太子殿下就在姚家女儿车旁。姚家女儿下车骑马,也是太子陪着。京里,还在为太子选妃呢。”袁朴同一双眼睛全看得清清楚楚,不过他没有想到太子殿下要明媒正娶亲家姑娘。
袁家栋一喜。头一喜是他也很怜惜映姐儿,认为她是个好姑娘,可怜没遇到对眼的。以姚副帅的家世,亲家姑娘的品貌,至今不嫁,只能是她挑对眼的人。
换成几年前,袁家栋没成亲,也想挑个对眼的。事隔日子并不久,袁家栋也还年青,因此记得挑个对眼的难于上青天。
只怕青天上去三、五回,那对眼的人也找不出来。
他不会像有些闲人诋毁映姐儿,说她是嫁不出去。
这是头一喜。
第二喜,是姚家从此富贵长久,更可以照应到自己家。
第三喜,才是母亲可以放心,不会再乱想主意。
有这三重喜,激得袁家栋再问父亲:“您没看错吧?”袁朴同稳稳一笑:“事关我们家前程,我怎么能看错!亲家姑娘虽大上殿下几岁,可殿下不止娶一个,大婚前纳偏妃,年纪虽大几岁有姚家的功劳在,又有何妨?”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袁家栋欢欢喜喜,不再为母亲烦恼。他见到姚官保更加亲切,自己没功夫,让二弟三弟特地去给姚宦保钱,让他买鞭炮。晚上妻子还是忧愁,袁家栋把她取笑一通,不过没有告诉她原因。
京外五十里长亭,萧护先让人到了。平江侯梁源吉奉旨迎接太子,又和姚袁两家见礼。袁朴同知道这就是京中出名的铁杆御史,吩咐儿子们不要怠慢。见梁源吉得体而客气,袁家父子的心又放下去几分。
梁源吉来接太子,可见皇上心爱太子不是虚话。
梁源吉独嘲笑伍大郎:“你母亲三天两头进宫问你哪天回来,皇后娘娘不肯告诉她,怕说出来她迎出五百里。你回来了,赶快先回家吧。”伍大郎不上当:“这个钟点儿母亲一定在宫里陪姑母,我回家也见不到她。”
平江侯大乐:“出去没两年,你还真出息了。”伍大郎洋洋得意:“本来我就叫骗不倒。”
没行几里,几匹马过来,有人在前队就叫:“大郎哥哥在不在?”太子扑哧一笑,映姐儿奇怪地往车外看看,太子有感觉,隔车厢告诉她:“伍家皮猴子来了,保你笑到肚子疼。”映姐儿道:“是吗?那我看看。”自己卷车帘。
“披好雪帽再卷。”太子在车外关切。
见车帘卷起,映姐儿长长的眼睫微闪,含羞轻笑的面庞比最好的红梅还要晕红。太子微笑手指:“那边,” ↑返回顶部↑
“现在殿下的心思我们是知道,就只有皇上心思猜不透。要实在不行,我为姐姐顶罪。”姚官保的声音在静夜里分外清晰。
姚兴献对儿子也又怜又爱,道:“以我看皇上不是无情意的人。睡吧,你我往最坏处想,却不能一直钻牛角尖在最坏的地方。”
“那想想好地方吧,姐姐嫁给太子,宦保还能尚主吗?”
这句话把姚兴献提醒,他兴奋地一下子坐起,对着抵足而眠睡在对面的儿子笑了两声:“官保,你真是聪明孩子。”
“怎么了?”姚官保也急忙坐起,见父亲只着里衣,忙取来他锦袄给父亲披上,再喊一声冷,钻回被窝里问:“您想到了什么,依我看一定是好事。”
父亲满面春风。
“官保,去年皇上有让你弟弟尚主的意思,那是他顾念我姚家,心里有我。去年皇上心里没忘记我多年跟随,今年怎么就会忘记呢?”姚兴献兴高采烈,想到这个让他一下子年青好几岁:“你姐姐的事,只怕能成真。”
他甚至道:“宦保不尚主没什么,只要你姐姐这事能成就行。”姚官保更笑:“宦保不尚主最好不过。他要是配了三团四团,还能看得起我这当哥哥的?”
隔壁的姚宦保在梦中:“啊嚏!”没感觉又睡了。
这一夜雪静人梦圆,第二天早早起来赶路。袁家栋先赶去见父亲袁朴同,告诉他母亲昨天说的怪话:“父亲您想,皇上手下的人大多看不上你我父子。要没有姚家这亲事,我们回京千难万难。好容易父亲能回京安养,我以妻为妾再娶妻,天下人都要看不起我,还把父亲也连累。”
“亲家姑娘?你母亲真是心不死啊。”袁朴同嗤之以鼻,又见左右无人,同儿子说私房话:“你母亲倒是想照顾亲家姑娘的好心,只不过她就没看出来,亲家姑娘只怕照应我们,不用别人照应。”
袁家栋在路上是前后照顾这上千人不要有掉队的,雪深难走的,他不在女眷车队里,什么也不知道。见父亲话中有话,忙问:“父亲这话又有故事?”
“从我们上路,太子殿下就在姚家女儿车旁。姚家女儿下车骑马,也是太子陪着。京里,还在为太子选妃呢。”袁朴同一双眼睛全看得清清楚楚,不过他没有想到太子殿下要明媒正娶亲家姑娘。
袁家栋一喜。头一喜是他也很怜惜映姐儿,认为她是个好姑娘,可怜没遇到对眼的。以姚副帅的家世,亲家姑娘的品貌,至今不嫁,只能是她挑对眼的人。
换成几年前,袁家栋没成亲,也想挑个对眼的。事隔日子并不久,袁家栋也还年青,因此记得挑个对眼的难于上青天。
只怕青天上去三、五回,那对眼的人也找不出来。
他不会像有些闲人诋毁映姐儿,说她是嫁不出去。
这是头一喜。
第二喜,是姚家从此富贵长久,更可以照应到自己家。
第三喜,才是母亲可以放心,不会再乱想主意。
有这三重喜,激得袁家栋再问父亲:“您没看错吧?”袁朴同稳稳一笑:“事关我们家前程,我怎么能看错!亲家姑娘虽大上殿下几岁,可殿下不止娶一个,大婚前纳偏妃,年纪虽大几岁有姚家的功劳在,又有何妨?”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袁家栋欢欢喜喜,不再为母亲烦恼。他见到姚官保更加亲切,自己没功夫,让二弟三弟特地去给姚宦保钱,让他买鞭炮。晚上妻子还是忧愁,袁家栋把她取笑一通,不过没有告诉她原因。
京外五十里长亭,萧护先让人到了。平江侯梁源吉奉旨迎接太子,又和姚袁两家见礼。袁朴同知道这就是京中出名的铁杆御史,吩咐儿子们不要怠慢。见梁源吉得体而客气,袁家父子的心又放下去几分。
梁源吉来接太子,可见皇上心爱太子不是虚话。
梁源吉独嘲笑伍大郎:“你母亲三天两头进宫问你哪天回来,皇后娘娘不肯告诉她,怕说出来她迎出五百里。你回来了,赶快先回家吧。”伍大郎不上当:“这个钟点儿母亲一定在宫里陪姑母,我回家也见不到她。”
平江侯大乐:“出去没两年,你还真出息了。”伍大郎洋洋得意:“本来我就叫骗不倒。”
没行几里,几匹马过来,有人在前队就叫:“大郎哥哥在不在?”太子扑哧一笑,映姐儿奇怪地往车外看看,太子有感觉,隔车厢告诉她:“伍家皮猴子来了,保你笑到肚子疼。”映姐儿道:“是吗?那我看看。”自己卷车帘。
“披好雪帽再卷。”太子在车外关切。
见车帘卷起,映姐儿长长的眼睫微闪,含羞轻笑的面庞比最好的红梅还要晕红。太子微笑手指:“那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