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华国公布的数据是真的?
  几天之后,Y国的《泰晤士报》和M国的《M国邮报》几乎同时刊登了一篇和华国大地震有关的报道。
  报道中都提到了一个词——真相。
  “编者特别前往华国调查后得出的真相”,因打出了这个标语,报纸一出来,便引起了不少人注意。
  肯定要戳穿华国的假话了!
  绝大多数人都这么想,直到他们看完报纸——
  “什么?这不可能?!”
  第118章 查探
  出乎绝大多数人预料,报纸上爆出的真相和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竟然说华国的数据是真实的!
  What?
  《泰晤士报》和《M国邮报》是被华国收买了吗?连这样的假话都说得出口?还好意思宣称亲自去华国调查?去梦里调查的吧!
  两家报纸预料到会有很多人不相信,特地放出了大量照片。
  有忙着重建房屋的民众,有正在修路架桥的华国军人,有某个居民区房屋倒塌的前后对比,还有在教室中读书的一个个孩子……
  照片中涉及的人员很多,包含各个年龄阶段,有老人、中年人、小孩,甚至还有几个月大的婴儿。
  婴儿身上裹着一件华国军装改的襁褓。
  图片旁边有备注,说这件“襁褓”来自一个素不相识的救灾战士。
  《泰晤士报》的风格较严肃,报道也偏正式,文中他们列举了更多准确的信息来证明这篇报道的真实性。
  报道中就提到,据当地民众回忆,地震发生于华国时间7月28日凌晨2点多,天还没亮,华国的第一批救援部队便已经到达灾区。
  在之后的几天内,约有数十万的华国军人进行救援工作,更有十几万的普通民众参与其中,他们带来了大量的救援物资,在政府没有要求的情况下。
  短短的时间内,经历过重大自然灾害的当地居民便已经开始正常生活。
  难得有国外的媒体站在公正的角度对华国发表评价。
  “……此次事件证明了华国政府具有强大的领导力、组织力,华国的军队具有优秀的执行力,而他们的人民几乎‘无条件’信任政府和军队。”
  “这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更可怕的是,据探访,在地震发生的前一天晚上,华国政府巧合地组织活动,巧合地让当地人民走出建筑,来到户外停留,一直到地震发生……”
  报道中一连用了两个“巧合”。
  “笔者认为,这就是这次华国大地震伤亡人数如此之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笔者在华国学到一个词,一个成语,‘未卜先知’,意思是不用占卜,就能知道未来发生的事……”
  
   <a href="https:///zuozhe/PtD.html" title="醉鱼仔" target="_blank">醉鱼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