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专业亏钱人 第13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考试吧》系列节目是秦贝当时为了能够满足艺人部的艺人们的签约合同条件所专门录制的综艺节目,旨在通过让艺人们参加各种能力测试、证书考试,实现转行这个目标,人家当时确实是没想着能赚钱。
  但最后,当系列中的《考公吧》这档节目播出的时候,却受到了不少备考党的关注,成为一档虽然小众但口碑极佳的学习类综艺节目,靠着教辅书籍赚了钱不说,甚至还捧红了艺人部的两个艺人,创造了一个业内小奇迹——头一次看到一档节目播的时候热度一般般,但居然还赚得比那些大热综艺还要多的。
  这个系列的第二部 《考研吧》,虽然播出热度完全不如《考公吧》,但已经入坑的观众对于这档节目还是评价觉得很良心的,让他们怀念起了自己以前备战高考和研究生考试的那些岁月。
  当时整个带节目组tag的围脖,全部都是一些考研新手党在问自己在现在这个备考阶段应该看哪个老师的课,买哪些资料,跨专业考研是否可行,以及我应该先学哪门课,再学哪门课之类的问题。
  而评论区,也基本都是一些过来人在给新人做考前辅导。
  如果说《考公吧》是一名给人打鸡血的老师,一群人感受到了艺人的努力,于是自己也重拾考公信心,继续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话,那么《考研吧》就是一个学习群,主打一个老带新,主打一个大团结。
  加这个群的人是少,但是加了之后,你就感受到了温暖,然后积极发言,怎么也不愿意退群了。
  可想而知,当观众之间形成了这样的羁绊和这么温暖的氛围,第二部 《考研吧》在狗屁倒灶上的观众打分自然是高于《考公吧》的。
  如果按照这样子的趋势发展,讲道理,《考证吧》这档节目的好评率应该更高才对。
  但事实却相反。
  当《考证吧》这档节目播出,仅仅上架了第一期,这档节目就被骂上了热搜——
  #《考证吧》想钱想疯了#
  有之前两档节目的积累,《考证吧》当初也是刚上架,就迎来了不少喜欢前两部的观众去订阅追看,结果才看了个开头,观众们就发现这个系列三和前面的两部差距特别大。
  这个系列三,广告和赞助商非常多。
  之前也有提到过,由于《考公吧》节目的胜利,让不少有意赞助节目的赞助商们都非常心动于这个系列节目,认为与其赞助那些不知道能不能火的节目,不如赞助这档已经证明了能赚钱的节目。
  而相比于明显更适合教辅机构和学习机赞助的《考公吧》《考研吧》,《考证吧》显然能出现的赞助商范围更大一点。
  你想,当初可是连拖拉机厂商都来找贝总,表示自家拖拉机可以赞助《考证吧》这档节目的!
  所以当秦贝宣布折腾季开始,综艺节目和影视剧之类的不再限制广告赞助,《考证吧》节目组可以说直接就被捧着钱来的赞助商给淹没了。人人都想来分一杯羹,人人都想来看看能能掺上一脚。
  而导致的最后结果,就是观众给这档节目的评价——
  “我特么觉得自己是在广告里面找主线剧情!一期节目一个多小时,感觉里面一个小时都是广告,这能忍?!这特么忍不了一点!”
  不仅仅是广告多,还因为赞助商太多,原本在《考公吧》和《考研吧》两档节目中已经基本成熟定型的节目录制剪辑方式,到了第三部 里,因为不同的赞助商不同的要求,很多剪辑全都跟着做了修改——
  比如以前艺人晚上直播自习的时候,休息时间都是抽出来和直播间里的考友一起聊天,解题,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之类的,现在,因为赞助商合同的关系,其中还得每半个小时暂停下来念一次口播!
  就问你这种学习体验还能让人沉浸下去吗?
  观众还会有代入感吗?
  对于你里面展现出来的那些赞助产品、学习资料,他们还愿意买吗?
  再说得悲观一点,你让艺人在晚上自习的时候时不时就要从学习当中抽离出来,重新念一遍口播,然后再学习,他们还能学得进去吗?
  而导致的结果也就显而易见,不仅观众口碑下滑,节目才上架了三期,观众的打分就已经创了双黄丸所有项目中的最低分,赞助商在里面出现的商品,观众们出于逆反心理,也完全没有要在周边商城购买的意思。
  本身这个系列的节目就是靠周边商城在盈利,如今没人买这些看似是周边、实际就是赞助商的赞助产品了,自然这档节目就如同圈内所有人想的那样——大概率是要扑街了。
  毕竟真正的节目都已经剪完了,就等着排队上架了。
  所有的结果显而易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