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专业亏钱人 第12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们来这里是来做生意的,是来赚钱的,不能这样定价。”老阿婆就是早上帮助佩佩煮馄饨的阿婆,整个人小小只,气场却很强大,站在那里石大少爷和佩佩感觉对方说什么话他们都应该要点头答应。
  “我们不能让你们亏本,两块五肯定是不行的,你们这个价格要重新给我们一个真实的价格……前几年我们村是苦,但现在已经很好了,家家户户每天都吃得起鸡蛋,每个礼拜都吃得上肉,你们不要觉得我们穷,那是我们不露富!我儿子就在镇上最大的那家工厂里当车间主任呢!每个月好几千块钱,我们家不穷!”她用各种数据试图说服二人。
  其他几户家庭也跟着在后面点点头,表示他们这位阿婆说得非常对。
  石大少爷和佩佩面面相觑,然后在众人的要求下重新更改了这个很明显不正常的鸡蛋饼的物价——
  普通的鸡蛋饼什么都不加,虽然成本价就是两块钱,但你真的定价两块,那是无视了人力费用和炉子这个固定资产的成本的,所以在众人的要求下,改成了三块钱。
  加了里脊肉的鸡蛋饼因为里面有肉,就加五毛钱肯定也是不合理的,于是在经过讨价还价之后,众人认为五块钱是个合理的价格。
  众位家长在心满意足付了该付的钱之后,不知道是为了照顾生意,还是真的石大少爷那个鸡蛋饼很好吃孩子们很喜欢,又掏钱支付了孩子接下来两天的伙食费,希望大少爷能够明后两天早上给孩子准备鸡蛋饼。
  走的时候,这六家人还顺带手的把水泥广场上那些还没来得及收拾的碗筷酒瓶给整理归集好,该洗的洗该擦的擦,然后才走的。
  节目组趁着这个事件的发生,绑架似的把两人塞到了小黑屋,分别对他们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关于今天一整天从早到晚的心情,工作的难度、强度,以及刚才发生的这件事给自己的触动。
  这主要是一个展示各自性格特征的片段,可以让观众在看到这一段的时候,能明白这两个嘉宾究竟本人是个什么性格。
  佩佩一开口就能让人看出,是个比较倾向于完美主义的人。
  她先是盘点总结了一下自己这一天里做得不够好的地方,特别对于早上没有把馄饨煮好这件事,她无意识地在采访里提了好几遍,显然是对于这些失误非常的在意。
  然后是对村子里居民的一些看法,她觉得非常触动,尤其是这些村民会在看到她有困难的时候帮把手上面。
  “我是在城里住的,搬进新的小区也有两年了,但说实话,我到今天……也不知道住我对门那个邻居姓什么叫什么,甚至不记得他们一家人长什么样子。”
  “但是这里给我的感觉特别不同,虽然才一天时间,我却好像,能记住好几个称呼比较特别的村民的长相和名字……我一直在拒绝和别人接触,拒绝和其他人展开联系……但实际上,这种相互链接的感情是很舒服的,很快乐的。”
  “我希望未来,哪怕这档节目结束了,我也可以和更多的人产生像这样的联系。”
  节目组很认同地点点头。
  原版的《偶然的社长》其实在主题里就有一个是呼吁越来越陷入城市化进程的人们加强与周边人的连结,不要当一个孤立的人。
  佩佩这段话,基本是对主题的概括和提升。
  不一定适合放在第一期节目,但放到后期是没问题的。
  而适合放在第一期的访谈内容他们也找到了,就来自于石大少爷。
  因为石大少爷对于今天晚上被家长找上门这件事情的感触是这样的——
  “我算是知道为什么明明我每次出去和人家吃饭玩耍都是我请客,但我姐却一直嘲笑我,说我身边没有一个朋友了。”
  “原来朋友……靠买单和送礼物,是交不到的。”
  他说起自己在听到老阿婆说不要认为他们很穷,以及怕因为他们让这家店亏本的这段话。
  “真正的朋友,应该不是就一味只等着我送钱,我请客,我买单的,他们应该会像阿婆他们那样,也会担心我的付出会不会对我造成什么危害……他们会希望在和我的交往过程中,哪怕我们可能经济实力不一样,却能够在每一次的接触中被平等地对待。”
  他反思着自己多年来的为人处事。
  “但是我还是会忍不住想要给我的朋友们优待,哪怕我会亏本。”
  为了践行自己的这句话,第二天一早,石大少爷从货架上捞出了两盒肉松,两盒花生米,打开摊在自己的鸡蛋饼摊位上。
  等到六个小朋友来店里认领自己的早餐的时候,石大少爷开始做起了他新的鸡蛋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