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带着幼弟出嫁后 第47节(1 / 4)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女人当了母亲以后,情感更加泛滥了,她觉得,这段时间,她更想念他了……
*
“我们现在采摘的,是下部分烟叶,等这一批全部采完上架烘烤后,下个月中部叶子支脉也就差不多变白了,再进行第二轮采摘。”
“上部分的叶子大概要等到八月左右,叶面微微带有黄斑时进行采摘,夏知青说,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批烟叶的质量……”
月湾队的烤烟房处,和田间地头一样忙碌而热闹,邵长弓正对着下来察看各队“三夏”进展情况的陈兴义侃侃而谈,不知道内里情况的,还以为他是个经验丰富的“烟把式”呢!
今天来月湾队的大队干部,是由陈兴义领头,大队支书方奇宝和干事马均奎都没来,他们对月湾队还心存膈应呢!
不过,邵长弓也不计较就是了,反正他就想着管理好月湾队这一亩三分地就好,对当大队干部没兴趣,所以,也不必要刻意拿热脸去贴方奇宝的冷屁股。
至于担不担心方奇宝免了他的职,呵,这事还真不太容易,公社那边也不是他方奇宝说什么就信的。
今天这趟月湾队之行,陈兴义的心情很特别。
其实,在月湾队的烤烟种植前期,他也来看过一次,不过,他当时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毕竟,一是亩数太少,二是种得成不成的还难说呢,他当时比较感兴趣的,是他们那三亩长得异常突出的水稻试验地,听说是采用了新的催芽、炼芽方法,他还拍了拍邵长弓的肩膀。
“不错,你们队今年要是能继续再接再厉,把粮食产量再往上提高一些,年底‘农业学大寨’先进生产队的评选,我就推荐你们队!”
但老话说得好,此一时,彼一时。
此时此刻的陈兴义,看着眼前那一排排编杆好的整齐晾挂的烟叶,青烟袅袅的烤烟房,再回想到之前看到的连成一片的微风中荡起层层绿浪的齐人高烟叶,又有了不一样的感触。
他拿起一把烤好的烟叶,放在鼻子下面使劲嗅了嗅,把邵长弓的肩膀拍得更加用力了。
“老邵啊,你们队这两年,是厚积薄发啊!”
心里想的却是,这夏知青果然还真有两下子,以前还真是眼拙了!
陈兴义的这番感慨,邵长弓不知,夏居雪也不知,自从她肚子越来越大,天气又越来越热后,邵长弓就给她重新安排了一个轻松的活计,到仓库帮忙登记粮食入库情况。
所以,这个时候的夏居雪,正闲闲地坐在坝场的阴凉处,看着一担担玉米、麦子被社员们喜笑颜开地挑进仓库……
来月湾队四年,第一次深切体会到“磨洋工”感觉的夏居雪:就,还挺惬意的,哈哈!
*
月湾队一片繁忙景象,邵振洲所在的大山深处,工程也是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各个连队的哨音此起彼伏,夹杂着炊事班的锅碗瓢盘和炊烟袅袅,是另一种不同于月湾队的热火朝天和炊烟袅袅。
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于明山把信给邵振洲带过来时,他还只能待在医院里“压床板”。
“喏,你媳妇又来信了,这事,你真不打算告诉她啊?”
“就一点小伤,养养就好了,她怀着孩子呢,跟她说了,还得让她担心。”
“啧,就这腿,现在还动不了呢,还小伤啊,而且,这次得多亏了那安全帽,要不然……那天,真是吓死老子了!”
想到那天的情景,于明山仍心有余悸,这几年,为了“打山洞”,多少战友牺牲了,那天看着浑身是血的邵振洲,他眼睛都直了,声音都是抖的。
旁边黑乎乎的小战士抽了抽鼻子:“连长,那天要不是你,我就光荣了……”
他就是邵振洲那天推开的小战士。 ↑返回顶部↑
*
“我们现在采摘的,是下部分烟叶,等这一批全部采完上架烘烤后,下个月中部叶子支脉也就差不多变白了,再进行第二轮采摘。”
“上部分的叶子大概要等到八月左右,叶面微微带有黄斑时进行采摘,夏知青说,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批烟叶的质量……”
月湾队的烤烟房处,和田间地头一样忙碌而热闹,邵长弓正对着下来察看各队“三夏”进展情况的陈兴义侃侃而谈,不知道内里情况的,还以为他是个经验丰富的“烟把式”呢!
今天来月湾队的大队干部,是由陈兴义领头,大队支书方奇宝和干事马均奎都没来,他们对月湾队还心存膈应呢!
不过,邵长弓也不计较就是了,反正他就想着管理好月湾队这一亩三分地就好,对当大队干部没兴趣,所以,也不必要刻意拿热脸去贴方奇宝的冷屁股。
至于担不担心方奇宝免了他的职,呵,这事还真不太容易,公社那边也不是他方奇宝说什么就信的。
今天这趟月湾队之行,陈兴义的心情很特别。
其实,在月湾队的烤烟种植前期,他也来看过一次,不过,他当时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毕竟,一是亩数太少,二是种得成不成的还难说呢,他当时比较感兴趣的,是他们那三亩长得异常突出的水稻试验地,听说是采用了新的催芽、炼芽方法,他还拍了拍邵长弓的肩膀。
“不错,你们队今年要是能继续再接再厉,把粮食产量再往上提高一些,年底‘农业学大寨’先进生产队的评选,我就推荐你们队!”
但老话说得好,此一时,彼一时。
此时此刻的陈兴义,看着眼前那一排排编杆好的整齐晾挂的烟叶,青烟袅袅的烤烟房,再回想到之前看到的连成一片的微风中荡起层层绿浪的齐人高烟叶,又有了不一样的感触。
他拿起一把烤好的烟叶,放在鼻子下面使劲嗅了嗅,把邵长弓的肩膀拍得更加用力了。
“老邵啊,你们队这两年,是厚积薄发啊!”
心里想的却是,这夏知青果然还真有两下子,以前还真是眼拙了!
陈兴义的这番感慨,邵长弓不知,夏居雪也不知,自从她肚子越来越大,天气又越来越热后,邵长弓就给她重新安排了一个轻松的活计,到仓库帮忙登记粮食入库情况。
所以,这个时候的夏居雪,正闲闲地坐在坝场的阴凉处,看着一担担玉米、麦子被社员们喜笑颜开地挑进仓库……
来月湾队四年,第一次深切体会到“磨洋工”感觉的夏居雪:就,还挺惬意的,哈哈!
*
月湾队一片繁忙景象,邵振洲所在的大山深处,工程也是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各个连队的哨音此起彼伏,夹杂着炊事班的锅碗瓢盘和炊烟袅袅,是另一种不同于月湾队的热火朝天和炊烟袅袅。
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于明山把信给邵振洲带过来时,他还只能待在医院里“压床板”。
“喏,你媳妇又来信了,这事,你真不打算告诉她啊?”
“就一点小伤,养养就好了,她怀着孩子呢,跟她说了,还得让她担心。”
“啧,就这腿,现在还动不了呢,还小伤啊,而且,这次得多亏了那安全帽,要不然……那天,真是吓死老子了!”
想到那天的情景,于明山仍心有余悸,这几年,为了“打山洞”,多少战友牺牲了,那天看着浑身是血的邵振洲,他眼睛都直了,声音都是抖的。
旁边黑乎乎的小战士抽了抽鼻子:“连长,那天要不是你,我就光荣了……”
他就是邵振洲那天推开的小战士。 ↑返回顶部↑